11版:经济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抗风救灾 生产自救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9000万风险保障化解稻农风险
油价下调对股市利大于弊
我市今年无偿
造林百万株
银行理财产品风光背后暗藏风险
海口千足金
跌至418元
网购黄金便宜未必保险
长假过后海口
机票价格跳水
黄金周海口消费品
销售超10亿
我国将进行
海油开发大检查
海口3年繁殖
寄生蜂3.5亿头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1年10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银行理财产品风光背后暗藏风险
业内人士:风险评估必不可少

  本报10月10日讯(记者李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存款性金融机构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14751款,发行规模超过11万亿元。而数量井喷只是一方面,收益率的节节攀升更是引人注目的关键所在。记者了解到,因银行工作人员夸大收益、淡化风险而导致投资者错误地选择理财产品的现象屡见不鲜。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投资理财产品要慎重,进行风险评估必不可少。

  理财产品受热捧

  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几近疯狂,记者从市区多家银行了解到,一些低风险短期品种炙手可热。据来自工行等多家本地银行网点的理财经理反映,近期,选购理财产品的客户量同比大幅上升,一些低风险短期品种更是销售火爆。工行文明东路支行客户经理王先生告诉记者,个人资金集中流入一些新的或较为稳妥的投资领域,使得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水涨船高,致使个人投资者购买热情高涨。

  市民刘小姐这两个月来热衷于跑各家银行,手机上存着好几个银行的客户经理电话,一有好产品出来就会发短信通知她。刘小姐说:“现在买银行理财产品就跟逛菜市场似的,各种不同期限的产品随便挑选,预期收益都很诱人。”

  风险评估不可少

  根据银监会规定的“风险匹配原则”,即销售理财产品前,银行要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评估,以此对投资者风险承受等级进行划分。但是在实际销售过程中,一些理财产品销售经理,为了提高销售业绩,编造和改动客户风险评估报告的情况屡见不鲜。

  一位银行人士表示:“银行高层很希望推行风险评估,但是由于风险评估报告会涉及一些客户的隐私,所以很多客户不愿意填,银行没有办法,可能慢慢的就会不去对客户讲风险评估。”该人士同时提醒道:“既然选择在银行开户,那么很多对投资者来说是隐私的东西,在开户的时候都已经填写了,所以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过分追求隐私保密,要客观真实地进行风险评估报告,才能更好地看出投资者和理财产品的匹配度,才能更有效地避免一定风险。”

  理财谨防两大陷阱

  市场的火爆必然伴随着风险的高涨,理财品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一些跟风的投资者也由此品尝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苦涩。个人理财如何防备风险?业内人士提醒广大市民,投资者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时,需要投资者填写风险承受能力调查问卷,投资者可以通过填写问卷,减少购买理财产品时的盲目性。

  另一方面,专家建议,投资者应当选择正确的投资领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应有不同的选择。时下商品价格飞涨,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以及一些稀有金属的价格。因此,购买一些与商品价格挂钩的理财产品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另外,个人投资的理财产品期限不宜过长。如产品到期日为2-3年,建议投资者认真考虑流动性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抗风救灾 生产自救
   03版:要 闻
   04版:市民之声
   05版:都市新闻·综合
   06版:要 闻
   07版:国内新闻·综合
   08版:今日热读
   09版:尚游周刊
   10版:尚游周刊
   11版:经济新闻·综合
   12版:国内新闻·社会
   13版:国际新闻·综合
   14版:副刊·阅读
   15版:体育新闻·热点
   16版:文娱新闻·视点
9000万风险保障化解稻农风险
油价下调对股市利大于弊
我市今年无偿
造林百万株
银行理财产品风光背后暗藏风险
海口千足金
跌至418元
网购黄金便宜未必保险
长假过后海口
机票价格跳水
黄金周海口消费品
销售超10亿
我国将进行
海油开发大检查
海口3年繁殖
寄生蜂3.5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