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今日热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海南黎村苗寨风情的忠实记录者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2年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黎村苗寨风情的忠实记录者
  胡亚玲和拍摄过的黎族文身阿婆是知心好朋友。
  ▲胡亚玲到黎家送温暖,给阿蕃丈夫和孩子送钱物。
  ▲胡亚玲的作品,在琼中拍摄的着盛装说悄悄话的苗族少女。

  □本报记者 彭桐 文/图

  1月6日至2月29日,澳州摄影巡展在澳大利亚海关图书馆举行。海口人胡亚玲以黎苗风情为主的海南民俗专题是此次巡展的一个亮点,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的眼球。13年来,胡亚玲不仅对黎家贫困户长期资助关爱,而且用镜头“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遗余力地通过专著和影展向海内外展现海南黎苗风情的独特魅力。她的足迹遍布海南百余个黎村苗寨,与黎苗百姓结下了不解之缘。

  贫困黎家的知心大姐

  胡亚玲在工作40年后,于去年夏天从海口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位置上退休。退休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专程赶往昌江县王下乡牙劳村看望阿蕃的3个未成年的孩子,并嘱托阿蕃的丈夫阿强千万别让梦想当漫画家的12岁大女儿辍学。

  去年大年初一,她接到阿蕃因癌症去世的消息后,频繁通过电话或上门给阿蕃的家人以精神安慰。早在1998年,她从家乡云南来海南的第六年,也是爱上纪实摄影的第二年,就与这个特殊而又不幸的普通黎家结缘,成为阿蕃夫妇最盼望见到的“城里大姐”。

  一次偶然的机会,胡亚玲碰到阿蕃的姐姐阿莲。长期在外打工的阿莲说,其家乡王下有“十里花廊小桂林”之称,还有风光迷人的皇帝洞。1998年“五一”放假期间,怀着对黎家人无比好奇的胡亚玲,便请阿莲带路第一次走进黎村。刚参加中国民俗之旅采风活动的她,在阿蕃家看到独木器具等,感到特别新鲜和激动。更让她震撼的是阿蕃家的贫穷,草房子里看不到像样家具,几乎是空无一物,阿蕃母亲多病,还有个八旬奶奶,家里女性多,缺少劳动力,只好招了上门女婿,但也只能勉强支撑。

  因为思虑如何帮助偏僻山村的这个贫困农家,胡亚玲在阿蕃的房间一夜辗转难眠。第二天,她在夫妻俩房门口拍下了夫妻俩此生最珍贵的一张照片,并掏出身上所有的钱留下后离开。

  此后,一连9年,胡亚玲多次来到阿蕃家,除了送钱送物,还帮助调解因贫穷而产生的种种家庭矛盾,并打消了这个家庭让大女儿不上学早早嫁人的念头。第一次见面,胡亚玲就留下了详细地址电话,让对方一有困难就随时联系。双方联络一直畅通,2007年后突然失去音信,胡亚玲在国内外忙碌,托人费尽周折找到阿蕃家,答复却说阿蕃不在。直到2010年,她才接到阿莲电话,说阿蕃生病多次,住在她那求医。

  在阿蕃患病期间,胡亚玲先后三次抽空去看她及其家人,每次都送上节省出的钱款及营养品。除了带影友不辞路途遥远曲折难行上门捐款送药,胡亚玲还组织了一批网友到家献爱心,整个村里人都以为她是阿蕃的表姐或其他至亲。

  正当胡亚玲想以阿蕃为契机更广泛地关爱黎家贫困母亲,动员一些爱心企业赞助成立一个专门基金会时,却得到阿蕃不幸离世的消息。因为感情太深,她忍不住泪流满面。记者日前采访时,刚从昌江归来的胡亚玲说:“现在最牵挂的是阿蕃的几个孩子,今年儿童节前无论如何我还要去看看。如果手头稍微宽裕一点,我就把他们领养到城里来。”

  冒生命危险艰难拍摄

  除了真实记录阿蕃家的生活场景,胡亚玲拍摄了十万张有关黎村苗寨的人物和点点滴滴的照片。几乎每张照片都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她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而完成的。

  2005年6月的一天正午,一行人冒着高温,跟着昌江七差镇机告村符亚劳老汉上霸王岭,拍摄制作树皮布的树木。

  走了一半路程时,只剩下胡亚玲一个人还跟着。符老汉说来回一个小时,结果因为她拖腿,两小时还没到。这时,乌云已压来,林子里已经昏暗。胡亚玲先是被闷晒得热汗淋漓,此时又脚抽筋不断被树根绊倒在地。符老汉让她停下,不用往上走了,他自己去把树砍来,可她坚持说要跟到底,看其怎样选树、砍树以及树生长的环境。

  胡亚玲先是一步步挪,最后手脚并用“爬”到目的地,在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打闪光灯拍摄了一组符老汉选树、砍树的照片。

  树刚倒下,七八个月不见的雷暴雨来了,轰鸣声就在身边,一件雨具也没有,又不敢靠近大树,胡亚玲只好弯腰低头保护相机。下山时,洪水不断冲刷腿肚子,让人打颤,胡亚玲没下完山,提前下山返回的符老汉拿来雨衣接她。

  浑身湿透的胡亚玲下山后,坐摩托车一路到昌江县城,回到海口家里大病了两个月,因风湿关节肿痛和两部相机套在脖子引发颈椎病发作,让她感觉到生不如死。后来每每听人说她这组照片没有光影效果,她就只能苦笑:“这不是艺术照,能拍到就不错了!”

  2003年8月27日,胡亚玲从报纸上获悉五指山发现原始黎村,便找到酷爱民俗的铁杆影友李荣,说要第一时间赶去拍摄。李又拉了两位摄影发烧友,从朋友的修理厂借了一辆越野吉普车。因为当时气象台预报科罗旺大台风将在陵水一带登陆,全省14个市县将遭遇八级以上大风,因为担心强台风将破坏这个原始黎村,胡亚玲等人决心一定要赶在台风登

  陆前,去将其原始面貌记录下来。在胡亚玲不断催促声中,几个人顾不上吃饭带着几包干粮就出发了。

  几个人冒雨赶到了五指山市初保村,站在对面的山野间拍摄了整个村貌,见雨越来越大,大家不敢多逗留,急往回撤。天色已晚,加上雨雾影响看不清路,不断打滑的越野车一头撞上路边的山体,深陷泥潭。胡亚玲返村找村长,叫来一二十个村民帮助推车。当他们走完泥泞不堪的山村路,准备上高速路时,车因无电熄火,又打手电找到陵水修理厂帮忙。车子重新启动驶上高速路后,强风伴着倾盆大雨袭来,几次险情让胡亚玲吓得闭上了眼睛。如同战斗般回到家中,胡亚玲脱下摩托车帽和两层雨衣,身上无一处是干的,但她却为记录到了这个原始村落而欣慰不已。

  13年来,胡亚玲利用业余时间和退休后的闲暇时光,去了数百个黎苗村,几乎较为有特色的海南黎村苗寨都走到了,已拍摄10多万张照片。

  很多村子在她刚完整地记录后,随即因社会发展等因素而失去了原貌。她在三亚拍的一些黎苗村庄,拍完之后几个月就搬迁了。她1999年拍摄的土眉黎村、布温村、国界村等,先后“消失”,最早于1998年拍摄的牙劳村,村庄虽然还在,但传统的船形屋已不见了。船形屋目前在东方江边乡俄查村还保存比较完整,但去年全村人几乎都搬进了新村新房,老村只作为黎族干栏式船形屋记忆培训基地,那些无人居住的船形屋缺少了往日的生气。

  胡亚玲在一边庆幸有照片留下来见证变迁的同时,一边时时关注各村,对黎苗新村新居和新人新事一样全方位拍摄记录。

  大碗喝酒换来珍贵资料

  在中西部地区拍摄艰难,而获取第一手黎苗民俗文化知识和民间相关资料同样也不容易。在深入黎村苗寨的拍摄过程中,胡亚玲遇到很多既有趣又令人感动的事情。

  在海口的一场演出中,胡亚玲拍摄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黎族民间舞蹈《咚铃伽》,同时拍到一位叫王兴真的传人。

  两个月后,她获悉这位年迈的老人因病去世,深为惋惜的同时,想到如不抢拍这类遗产的传人将再也拍不到了,于是,她立马赶往琼中上安乡什况村,寻找与王兴真同台演出的另一位传承人王中信。

  什况村在五指山脚下,是最古老而又偏僻的的一个黎村,路况不好,汽车进不去,胡亚玲租了一辆摩托车,几十里山路腰都快颠断了,又没办法接听电话,留守的影友以为她出事失踪了,差点报警求助。

  胡亚玲忐忑不安地摸到位于山沟里的什况村,受到村民热情接待,都抢着给她倒水拿饭,素不相识的大人小孩一起帮她找人。80多岁的王中信为胡亚玲精神感动,不仅让她轻松拍到了他教孙子学练咚铃伽舞,和村里人比试的情景,还给她讲述了民间流传的咚铃伽舞的由来。

  有一次,胡亚玲独自进黎村,住在昌江王下乡牙劳村一户人家的“隆闺”里,晚上借着微光看到四壁泥巴墙和茅草屋顶,想到传说中的山区治安不好。夜晚的寂静加上不熟悉的环境,让她无法入睡,到半夜时她想到热情好客的黎家人,悬着的心终于安定下来。

  当天晚上,她刚到黎村就受到韩老伯一家人的热情款待,并不宽敞的茅草屋里灯光昏暗,可是坐满了他家的亲朋好友,大家一边喝酒一边唱山歌,歌词都是即兴发挥,说她来黎家做客,可是没有好酒好饭招待她,没有好地方给她住等等之类的词语。尽管她听不懂,但是他们的声调很好听,非常有韵味,而且不管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是张嘴即唱。当即胡亚玲就用手机录音,后来这些歌声便成了她去其他黎村的

  敲门砖。

  有一次胡亚玲去乐东的一个黎村,看到很多人在一起喝酒,可是她过去与他们打招呼对方都不理她,当她把录音的黎歌放给他们听,并跟着轻声哼唱时,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的距离。黎村人说这是黎族音调,他们也会唱,于是就邀胡亚玲就坐,开始相互敬酒一边唱一边喝,这时她就开始“零距离”拍摄,并倾听他们讲述黎村苗寨里的民间故事。

  2002年的一天,胡亚玲探访东方市江边乡营黎村。在村里没有看到人,当她走进一个茅草屋里,看到一个中年男子趴在桌子上,她就连叫“老乡”,对方抬起头盯着她问哪里来的,干什么的,她直接回答说是热爱黎族文化,想要拍一些黎族乐器,希望能帮忙找一下。中年男子顺手拿起满满一碗地瓜酒,叫她喝了再说。她说,她不会喝酒,对方说那就别跟他说话,并让胡亚玲快点走开。胡亚玲当时很害怕,担心酒里有什么东西,但一转念她就认为,这是黎家人对客人表达的一种方式,于是她端碗将酒一饮而尽。

  第二天一大早,她按对方所说去找人,在村口看到躺着一个人,一叫醒正是那男子。该男子说头晚喝醉了,记得有约就晕晕乎乎到村口来等,胡亚玲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男子带胡亚玲进屋,翻出一个祖传大鼓,任其拍摄,并给她讲了很多有关黎族的传说。

  就在这类离奇的境遇中,胡亚玲成为不少黎村苗寨的熟人,村里人遇到红白喜事和民间隐藏的秘密,都喜欢跟她说。她记满了10多个厚厚的笔记本,并出版了第一本《海南黎族风情》。

  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黎族文身,是黎族人民审美情趣的体现和族群的标志之一;早已闻名于世的黎族织锦,是黎族文化绽放出的绚丽奇葩;黎族的泥条盘筑原始制陶技艺和树皮布制作技艺,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活化石”;黎族和苗族的劳作方式、婚礼和祭祀习俗以及民间音乐和歌舞等精彩纷呈的民间艺术形式,都极大地丰富了海南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宝库。这些题材都是胡亚玲挖掘的对象和内容,在她拍摄了大量黎苗风情照片面世后,引起一些社会组织、媒体和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学者的关注,这让她感到十分自豪。

  “吃多少苦没关系,对黎苗族和山区劳动人民的深情,以及对海南本土文化的衷爱,还有摄影人的一种坚韧,多种感情揉合在一起,使我要做些事,做别人没做或不能坚持的事!”胡亚玲说,海南黎族和苗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乐观豁达,至今仍保留着质朴敦厚的民风民俗,这让她从中学到了很多,增添了勇气和力量。

  沥血专著传播黎苗风情

  德国人类学家史图博曾长期居留中国,抗日战争前在上海吴淞同济大学任教。他曾于1931至1932年两次到海南岛调查黎族和其他民族,拍摄过黎族现状,并在调查所得材料的基础上,用德文写成了一本《海南岛的黎族———为华南民族学研究而作》,日本1943年作了译文《海南岛民族志》。

  胡亚玲说,原著508页附图版91张及地图一幅,她翻阅了数遍,从中汲取了精神,想到外国人那么早就关注海南黎族,她作为当地和当代摄影人,更有责任和义务,要把发展变化中的黎族拍摄记录下来。

  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胡亚玲坚持拍摄黎族和苗族,关注黎苗族各种变化,并从传统生活到现代生存状态都做了记录。为此,她几乎花光了积蓄,单是用胶片相机和数码相机就花费20多万元,先后购买了6套。

  胡亚玲2005年在昌江石碌镇保突村拍摄的,原始制陶技艺代表性传人78岁阿婆杨拜亮制陶组照,成为海南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黎族原始制陶项目图片。2007年,她在海南书画院举办了共33个专题、640幅图片的“海南黎族苗族风情”摄影展,图文并茂地展示了海南黎族苗族的生产生活现状与海南建省以来的发展变化,此类大规模的展览在海南首次出现,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好评。

  近几年来,胡亚玲的作品不仅在本地电视台热播,而且参加了芬兰、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地的影展,成为国外了解海南文化的一扇窗口,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先后推出《海南黎族风情》、《海南黎族苗族风情》等两本个人专辑后,今年1月中旬得到批复,她的第三本书、中英文对照、全景式大开本的《海南黎村苗寨》也将于今年2月开印。

  胡亚玲是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海口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问及将来拍摄的方向、计划,她说,最开心的是见证了一个又一个黎村苗寨的变化,海南黎族苗族文化是她一直拍摄的主题,今后的长期拍摄仍是围绕海南的本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内容,还要更深关注黎苗文化的精髓,更精细收集可能被人遗忘和那些不起眼的黎苗同胞的活动及其风情物态。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要 闻
   05版:都市新闻/市民之声
   06版:都市新闻
   07版:海南新闻/时评
   08版:国内新闻·综合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综合
   11版:国际新闻·综合/聚焦
   12版:国际新闻·社会/文化新闻
   13版:副刊·城事/连载
   14版:文娱新闻·视点/综合
   15版:体育新闻·综合
   16版:海南地产
海南黎村苗寨风情的忠实记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