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今日热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聚焦大城管
 
标题导航
公共场所急救设备缺失之憾
条款出台两年
每年50万人死亡
急救设备安装
死亡事故频发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2年7月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场所急救设备缺失之憾

  急救设备凤毛麟角

  为配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省人大常委会通过调研,于2010年将第一目击者的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和公共场合配备自动除颤器(简称AED)的条款,在全国率先写进修订的《海南省红十字条例》。

  条例中规定,县级以上红十字会可以在机场、港口、车站等公共场所配备符合国际标准的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急救设备。该条例于2010年10月1日实施,然而,近两年过去,省会海口的市区公共场所目前尚无一件此类急救设备。

  按有关标准,在人流密集场所,相距不到200米就应有个除颤器,以便人们顺手就能拿到,迅速对心脏骤停者施救。

  “这种救命设备,目前单在机场安装的数量都远远不够,更不谈其他公共场所。”省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文健夫坦言。

  安全意识依然淡薄

  今年5月10日,海口某实验学校初一学生程某在学校泳池上体育课学游泳时溺水身亡,校方负全责赔偿91万元。5月12日,海口南海大道一小区内的游泳池,一名由母亲陪伴的8岁男孩溺亡,小区负部分责任赔偿29万元。

  这两起溺水事故,都是等候120急救人员赶到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最终未能将溺水者从死神手中夺回。专家称,现场如果有懂得急救的人或除颤仪,悲剧或可避免。

  每年此类溺水事故发生后,教育部门都是发文要求加强安全教育,落实防控措施,相关文件中,几乎均没有提到现场急救设备的配备和相关人员的应急救护培训。

  省红十字会曾呼吁大型超市、学校和酒店等将除颤器作为必备用品购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之初,也曾吁请每辆旅游车上配备一个。然而,一直没有响应。

  此类工作难以推动,专家认为一是人们意识淡薄,二是宣传不到位。

  抢救关键在于速度

  市120急救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作为救护车上的必备品,每辆车上均配有专业AED,可调节能量大小。一般适合公共场所、普通人群所用的AED小巧轻便,而且有语音提示,使用直观,经过简易培训,即可轻松操作,能在关键时刻拯救生命。

  有关资料显示,每天全球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心脏骤停。我国2006年研究表明,我国每10万人中就有41个人死于心源性猝死,每年心脏骤停死亡为54.14万人,其中90%发生在医院外,医院外心脏骤停生存率不到1%。这意味着,每天有1500人死于心脏骤停,相当于4架波音747飞机坠毁,并且这一数据随着生活节奏和压力的增加还在不断增加。

  一些病例是发生在长期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身上,而另一些人则是因精神紧张或极度劳累所致。任何一种情况都是由于心脏发生无节律地收缩,从而使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不能得到血液供应。

  患者存活的关键在于抢救的速度。绝大多数的心脏骤停患者所需的是立即电击除颤,促使心脏恢复正常有节律的跳动。当患者在1分钟内接受电击除颤,存活率达到90%,而5分钟后则下降到50%左右,如超过10分钟则下降到不足5%。可是,在一座交通拥堵的大城市,急救医疗人员到达现场往往超过10分钟。

  期待与培训同步

  在欧美许多国家,公共场所安装救命设备和全民应急培训同步。政府出台政策促进公共除颤技术推广实施,在大型商场、机场、火车站、娱乐场所均安置AED,在人流大的地方人们一般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该仪器。我国内地不少省份,也已开始全力推动第一目击者的培训和AED的普及。

  我省近几年重视应急培训,省政府应急办从2010年开始,每年拨款90万元对公务员、学校师生和社区居民进行免费培训。按此标准,每年至少1万人得到应急救护培训。

  海南医学院院长吕传柱说,该校在全省率先对全校师生进行红十字救护培训,目前已有7000多名师生培训合格并获得证书,到今年9月,将实现全员培训的目标,届时该校将成为全国第一所全员救护培训的大学,可为社会提供1万多名紧急救援的志愿者。

  “虽然培训普及率越高,救命仪器发挥作用越大,但没有仪器,靠什么救命?”文健夫说,应急救护培训越来越有起色,也难令人乐观。美国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近30%,而我国则不到1%。究其根源,除了急救手段单一导致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缺乏必要设备配置以及公众缺乏心脏骤停的急救知识等也是重要原因。由于心脏骤停在短时间内具有高致死性,因此在专业救护人员赶到之前进行及时的救治具有重大意义。

  专家们建议,省会城市,除颤器应像消防设施一样放置在车站、码头、广场、步行街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

  针对我省公共场所欠缺救命设备的现状,省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首先将继续加大普及培训,让更多人学会自救互救技能;近期将组织专门小组赴港澳台等急救设备在公共场所设置比较完整、公共应急救护模式先进的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0月份就《海南省红十字会条例》颁布实施两周年,对一些重要场所进行执法调研,争取更多支持,增强人们应急救护意识提高,推动公共救护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聚焦大城管
   04版:市民之声·网络问政/综合
   05版:都市新闻
   06版:国内新闻·综合
   07版:国际新闻·综合
   08版:魅丽主张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综合
   11版:副刊·阅读/连载
   12版:体育新闻·综合
   13版:文娱新闻·综合/视点
   14版:家居饰界
   15版:教育周刊·校园播报
   16版:教育周刊
公共场所急救设备缺失之憾
条款出台两年
每年50万人死亡
急救设备安装
死亡事故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