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探读省会经济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聚焦大城管
 
标题导航
从“菜篮子”到“钱袋子”
取长补短
拉长农业产业链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2年7月1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菜篮子”到“钱袋子”
琼北需成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推动农产品由资源向品牌优势转化

  

  

  海口

  临高

  洋浦

  屯昌

  琼海

  定安

  澄迈

  文昌

  大产业②

  6月24日上午,烈日当空,在定安县定城镇多校村前的常年瓜菜基地里,梁忠平正忙着摘菜心。他的2亩菜地,去年收成2万多元。

  这片常年瓜菜基地面积有400亩,主要以叶菜为主,夏季日产量约4000斤,冬季日产量约2万斤。每天上午,农户把各自的瓜菜送到收购点,再由合作社统一配送到海口的农贸市场、超市、酒店。

  “丰富了海口的菜篮子,又让定安农户赚到钱!”定安县展望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定震看着这片绿油油的菜田,笑了。

  “争当海口的菜篮子基地”成为海口周边市县实现农民增收的手段,而海口与周边市县的合作也日益密切。成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琼北农业合作协调机制,推动农产品由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转化,把省会经济圈的菜篮子做大做强,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这是周边市县的共同呼声。

  □本报记者 陈敬儒 青云

  1

  争当海口“菜篮子”

  屯昌黄鸡定安粽澄迈鹅 专卖店抢滩

  屯昌黄鸡、黑猪专卖店,定安粽子专卖店入驻骑楼小吃街;澄迈白莲鹅专卖店落户海口金宇路……

  去年底以来,海口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强大消费能力引发了周边市县农产品的抢滩潮。

  6月16日,定安端午美食文化节定安粽子推介会在海口骑楼小吃街举行,定安县委副书记张忠惠亲自上阵推销美食,并坦言此举目的是借省会经济圈打造定安美食文化品牌。

  “富硒香米、圣女果、花生油”,定安县农业局负责人向我们历数定城名牌。他说,定安农业的定位就是依托海口、服务海口,目前已形成了以菜、果、鱼、肉为主,以鲜、精、活、新为特色的海口城郊菜篮子基地。据估计,定安每天销往海口等城市的农副产品近200吨。

  澄迈特产白莲鹅专卖店落户海口,这是澄迈县融入省会经济圈、打造中国长寿之乡健康餐饮新文化的具体举措。澄迈县副县长黄照良透露,白莲鹅的下一个目标是借海口飞向全国。

  “大丰种植的韭菜花占了海口市场的9成左右,”澄迈县农业局负责人颇为自豪。他说,海口是澄迈农产品的主要市场之一,老城一带种植的荷兰豆、甜玉米在海口市场也有相当份额,而海口近百万城市居民,为澄迈粮油瓜果肉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

  屯昌抢滩海口市场的脚步在加速。

  在屯昌县乌坡镇的一个养鸡场里,主人罗志华正忙着给黄鸡喂食。这几年来,他的养鸡场规模不断扩大,去年的黄鸡出笼量是4000只,今年的出笼量将达8000只,海口是他的主攻市场。

  继去年12月,屯昌黄鸡专卖店进驻海口骑楼后,今年,屯昌黄鸡和蔬菜将直供海口社区,供应范围达到2万户居民。

  依附海口近郊优势,发展城郊经济已成为海口周边市县“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

  海口市农业局局长张志坚说,在常年蔬菜基地建设中,海口面临着各种生产要素紧张,自我保供给能力较弱,缺口较大的问题。他认为,以省会经济圈为区域,统筹规划,发挥海口周边市县优势,共同打造海口常年蔬菜生产供应基地,这样就能很快地按保供应的要求,实现省会经济圈内,特别是海口市的常年蔬菜供应,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圈其他市县农民的增收。

  2

  缺乏合作难御风险

  香蕉喂猪瓜菜滞销难销 市场很无情

  2007年的那场“暴跌”,让秀英区永兴镇的荔枝种植大户苏光平记忆犹新:“海口、文昌、定安的荔枝一路暴跌,降到每斤1块钱,部分地区甚至降到了每斤3毛钱。”那年,他的10亩荔枝亏损6万元。

  省农业厅种植管理处有关负责人分析认为,往年海南荔枝的成熟期都是从南至北逐个地区依次成熟,但当年却出现了全省南北各地荔枝几乎同时成熟的现象,大量果品的集中上市导致市场供应过足、价格走跌。因此,琼北农业建立防范和抵御市场风险有关机制问题,显得日益迫切。

  荔枝暴跌不是个例。近几年来,从琼海农民用香蕉喂猪,到澄迈毛节瓜难销,再到海口佛手瓜无人问津,我们在抱怨市场无情的同时,不得不去深思其中的原因。

  “这些事件折射出农产品行业协会的缺位,非常值得思索。”省委党校教授赵丽分析,琼北农业合作目前大多是生产与销售主体之间的民间对接,在产业布局、融资机制、新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营销机制、原产地保护制度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产规模不足,产品缺乏统一标准,销售上各行其事,缺乏有效沟通,无法共同抵御市场风险,这是制约琼北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走访省会经济圈市县,无论是农户、还是专家都发出这样的感叹。

  省农业厅一位相关负责人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合作,存在无序竞争。农户、龙头企业等生产主体对市场信息的接收、判断、预测能力参差不齐,多数依据往年行情安排来年生产,进而造成海南农产品的滞销。

  定安县展望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定震深有体会:今年种什么赚钱,明年大家就一窝蜂种植,大家种的东西基本上一样,到收割的季节,由于供过于求,要不就是亏本销售,要不就是无人问津。“琼北农业如果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就可避免同时成熟、供过于求、价低伤农等情况发生。”

  协调机制呼唤龙头

  跨市县行业资源大整合 出击岛内外

  海口马坡洋万亩蔬菜产业园年底就可出瓜菜;海口国家兰花产业园项目一期土地平整正在进行,全球最大兰花基地呼之欲出,将创造10亿元以上的兰花产值。

  屯昌与省级龙头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设年产2000万只黄鸡种鸡场,项目达产后,将实现产值16.2亿元。

  定安富硒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服务站今年3月份开张了,富硒特产琳琅满目,任游客选择。

  一个个项目落实,省会经济圈市县为做大做强农业加足了马力。如何依托项目建设,整合资源,把区域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让农民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

  成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琼北农业合作协调机制,成为破题的关键。

  农业协会一直是农民致富的好帮手。依托协会,海南文昌鸡、荔枝,飞出了国门;海南生猪、瓜菜、鲜花,走向了岛外。

  然而,农业协会离农民的期望还很远:开拓市场能力有限,抵御风险能力也有限。

  省委党校教授唐镇乐认为,省会经济圈农业产业要想开拓更大的市场,走向岛外,走出国门,仅仅依托目前的行业协会是不够的。现在省会经济圈内农业协会虽很多,但大多局限在单一村、行业和市县,省会经济圈要谋划区域发展,需要成立跨市县、跨行业的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区域合作协调机制。

  他说,海南农产品行业协会能力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一个为协会服务的组织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因。单个农业行业协会很难满足会员多个方面的要求,有的服务即使可以提供,但是成本太高。国外成功的经验是成立联合会。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的逐步调整和农民市场意识的增强,农民迫切需要一个合作经济组织帮他们解决政府部门不好办、办不好,单家独户办不到、办不了的问题。

  由零星农户的小打小闹到优势产业的规模发展,由坐等商户上门到有组织地挺进市场,合作经济组织将在广阔的天地里迸发出生机与活力。省会经济圈,农业方面的资源可谓最为丰富,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龙头,联合热作两院,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联合起来闯市场,才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①农民的菜椒喜获丰收。

  本报记者 李汉仁 摄  

  ②各市县产品纷纷入驻骑楼小吃街,抢滩海口餐饮市场。

  本报记者 李汉仁 摄  

  ③屯昌黄鸡是屯昌特色产品。

  本报记者 黄一冰 摄

  ④临高的鱼产品加工。

  本报记者 李汉仁 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聚焦大城管
   04版:探读省会经济圈
   05版:市民之声·问政海口/综合
   06版:都市新闻
   07版:国内新闻·综合
   08版:魅力主张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综合
   11版:国际新闻·综合
   12版:体育新闻·热点
   13版:文娱新闻·综合
   14版:家居饰界
   15版:教育周刊·校园播报
   16版:教育周刊
从“菜篮子”到“钱袋子”
取长补短
拉长农业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