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探读省会经济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从同质竞争到同城发展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2年7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同质竞争到同城发展
省会经济圈应贯彻同城理念 规划统筹、管理同步已成各市县的呼声与共识
  海口   临高   洋浦   屯昌   琼海   定安   澄迈   文昌   深思考   ③
  ②

  

  

  构建省会经济圈,意味着琼北8个市县要贯彻同城发展的理念。不论规划、管理、资源,不论产业、交通、城乡,在同一个大“城”中,跨越式的发展期待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7+1”要大于“8”。规划先行,协调发展。为推动省会经济圈的区域发展,规划统筹、管理同步成为圈内各市县的呼声与共识,而高层次的统筹与协调,也逐渐被提到更高的层面上来。

  □本报记者 吴跃 王绍兵

  A

  规划先行

  ———“画”出琼北秩序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琼北市县之间的产业雷同以及无序竞争,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系统的区域规划设计造成。

  “只有规划先行,才能确保省会经济圈各层面的协调统一。”省委党校教授唐镇乐说,对省会经济圈这一重大战略举措,需要省委、省政府牵头,进行谋划和部署,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为龙头,以制度作保障。在更高层面上,总体规划、制度安排、政策措施要高起点谋划,区域内各市县要把促进省会经济圈发展列入各自规划的重要内容,并搞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协调和衔接。

  俗话说,规划没有细化,只是挂在墙上的“画”。省会经济圈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样要有细化的规划。其中,重点要抓好产业布局、区域交通、信息共享、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旅游等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搞好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之间的衔接,明确规划实施步骤,划分实施阶段,探索建立规划落实的保障机制。

  从交通方面来看,现在的海文高速、东线高速、西线高速和正在修建的海屯高速,基本上把海口与其他7个地区连接在了一起,但这只形成了区域内的交通骨干,还需要完善市县之间的道路建设,比如琼海与文昌、定安与屯昌、屯昌与洋浦等等,实现区域内任何两点间都能1小时到达。

  产业规划是区域规划重中之重,目前省会经济圈最缺的就是产业规划。从现有各市县的资源特色和产业优势来看,可以用圈、片、带规划省会经济圈的产业。依托文昌火箭发射基地、琼海博鳌小镇、海口火山口和红树林等旅游资源,在文昌、琼海、定安、海口之间形成一个环形旅游圈;依托中心城市海口,在定安、屯昌、琼海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和常年瓜菜基地,培育壮大文昌鸡、加积鸭、定安黑猪、屯昌阉鸡等特色农业品牌,推进农业生产、运销和加工的衔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依靠琼海、临高、文昌等地捕捞业的发展,在琼海、文昌、定安、临高和海口发展水产品加工业;继续发挥海口国家高新区、海口综合保税区、老城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的优势,放大政策效应,大力发展工业,形成西部工业带;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海口则要继续发挥其人才、资金聚集作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总部经济。

  此外,还可以沿东线高速、西线高速、海口—文昌、海口—屯昌、海口—洋浦等五条轴线,有序推进卫星镇和旅游小镇建设,形成城镇密集带,构建“一核、五轴,扇面辐射”的省会经济圈城镇化格局,推动琼北城市集群的形成。

  在省会经济圈的范畴内,还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如研究出台促进生产要素跨城市流动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科技、人才、大型设备等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研究制定统一的劳动力培训、社会保障等政策,促进协调发展;研究制定有关财税支持政策,促进经济圈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有序流动,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

  B

  协调机制

  ———搭建沟通平台

  在省会经济圈内,8个地区既要各自发展,又要抱团发展,既要“单干”,又要合作。乍一看,两者之间是矛和盾的关系。用一位市县负责人的话说,制约与瓶颈客观存在。

  琼北旅游业是最早探索抱团发展的行业,但是,几年下来大家发现,连基本的旅游车的问题都不能解决。海口中国旅行社总经理高涛说,海南的旅游车都是由省交通厅统一调配,海口到琼北各市县根本调不到车,就算调到车了,往往也是大车拉小团,加大了旅行社的经营成本。即使公司有车,也只能在海口范围内运营,如果超出这个区域,将会受到查处。

  海南大学教授赵全鹏说,如果在省会经济圈的层面上有旅游协调机制,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走访8个地区发现,各自为政、恶性竞争的例子比比皆是。几年前发生了一件可笑的事情,一个企业已经在琼海举行了开工仪式,但是,琼北一个市县却以更优厚的条件挖了过去。“如果在省的层面上有协调运作体系,这些问题将得到极大缓解与有效解决。”唐镇乐教授认为,一定要建立协调运作体系,保证区域合作的顺畅性。区域协调机制不健全,往往是影响合作发展的瓶颈因素。

  定安县负责人就建议,成立省会经济圈相关领导机构,搭建高层交流沟通平台。领导小组由省领导任组长,圈内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负责牵头制定经济圈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协调和商定经济圈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与此同时,省直有关部门明确一位领导负责经济圈的相关工作,并确定相关处室对口落实推进省会经济圈建设的工作任务;建立省会经济圈市(县)长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中的重大事宜及布局建设,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问题;建立专业委员会或专业工作组制度,由各成员城市共同成立贸易、投资、信息、环保、旅游、交通运输等专业委员会或工作组,负责运作市(县)长联席会议制订的发展规划与战略。

  此外,还可举办省会经济圈内各市县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论坛,通过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深入探讨,寻找市县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破解合作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C

  省会责任

  ———挑起“兄长”担子

  一个经济圈,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中心城市强,则区域经济强。在琼北,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经济发展情况,无疑只有海口能担任这个重任。

  构建省会经济圈,海口这个中心城市责无旁贷,首先要做大做强做优。

  “十一五”以来,海口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一个大台阶,5年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财政收入增长1.7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6倍。但是,有专家研究表明,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才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海口2011年GDP为712.75亿元,虽然占全省的近1/3,但要很好地发挥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有一定的距离。

  必须看到,这个距离正在缩短。“十一五”打基础、修跑道后,海口在区域中加快发展、率先发展有着充足的空间。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海口市将依托“两区八园”,继续做大汽车、食品饮料和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面向环北部湾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预计在“十二五”末工业产值达千亿元,形成5个产值过百亿的支柱产业集群和10个产值过10亿的新兴产业集群。通过推进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构建起具有海口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海口除了辐射带动周边市县的发展,还需要担当和包容。”唐镇乐教授指出,作为兄长,要把扶持弟弟妹妹成长作为义务。海口作为中心城市,做优一产、做大二产、做强三产,可以带动周边市县发展。

  安徽省会经济圈

  山东省会经济圈

  在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合作和中部崛起的黄金机遇中,合肥、淮南、六安、巢湖、桐城五市中心城区及环巢湖地区,构成“一小时生活圈”,城市“串门”只需20分钟。到2020年,合肥经济圈内总人口将达到约2400万人,城镇人口约为158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将达18000亿,成为安徽省对外开放的门户区、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核心区。

  2009年11月15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合肥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进行公示,并征求公众意见。这是“合肥经济圈”的全貌首次展现在公众面前。根据规划,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淮南、六安、巢湖四市及桐城市等周边地区,土地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合肥经济圈从以合肥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发展成为我国泛长三角的重点城镇群,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昌九城镇群、长株潭城市群等竞争合作,实现中部崛起战略。

  按照规划,合肥经济圈形成1小时通勤圈和生活圈,核心圈层实施“公交化”发展策略。同时,合肥经济圈将率先在全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区域统筹,推进五市间社保制度协调配合和社保关系无缝转移、接续。 

  山东省会经济圈

  《济南都市圈规划》2007年12月27日正式对外发布。其核心内容是,发挥济南对周边市乃至沿黄河中原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一个以济南为中心,包括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等6个城市在内的“1+6”都市圈。这个都市圈南承沪宁、北接津京、东接半岛、西起黄河中下游,总面积约5.3万平方公里,人口3300余万,地区年生产总值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强,风景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按现在的“1+6”方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内的城市经济各具特色,有较大的整合、对接及合作空间。济南是该城市群的“中心”,其他城市也各有优势。

  山东在“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要以加快省会建设发展为龙头,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建成发展活力充足、产业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圈。

  ①琼北交通网正在优化中,海口通过路桥与周边市县将实现更加便捷的连通。图为规划中的文昌铺前大桥效果图。

  本报记者 黄一冰 摄

  

  ②一些市县开始从琼北乃至全省范围布局产业。图为落户琼海的医疗旅游项目万泉乐城规划。

  本报记者 黄一冰 摄

  

  ③省会经济圈内产业须有序规划,让每个市县都有自己的优势产业,避免雷同,甚至恶性竞争。图为临高思远水产品加工厂生产线。

  本报记者 李汉仁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探读省会经济圈
   05版:海南新闻/时 评
   06版:市民之声/都市新闻·关注
   07版:都市新闻·综合
   08版:今日热读
   09版:尚游周刊
   10版:尚游周刊·推介
   11版:经济新闻·综合
   12版:国内新闻·聚焦/国内新闻·综合
   13版:国际新闻·综合
   14版:体育新闻·综合
   15版:文化新闻/海南地产·资讯
   16版:文娱新闻·综合
从同质竞争到同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