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王哲林打爆印度内线
“蓝军”二次报价
曼联再次拒售鲁尼
徐晨/马晋逆转晋级
尚修堂:谁带孙杨待商量
女运动员收入榜
莎娃吸金全球第一
美职棒曝大规模兴奋剂丑闻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3年8月7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职棒曝大规模兴奋剂丑闻
13名运动员被禁赛

  据新华社电 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LB)昨日宣布,因为与兴奋剂有染,对包括3名全明星球员在内的13名球员处以程度不同的禁赛处罚。

  MLB总裁塞利格在声明中透露,纽约洋基队的38岁老将亚历克斯·罗德里格斯是该兴奋剂事件的核心人物,他不仅“大量拥有和使用包括睾丸酮和生长激素在内的违禁药物”,而且“在调查中故意将线索引偏,试图掩盖其违规行为”。罗德里格斯的禁赛期一直持续到2014赛季结束,禁赛场次达到211场之多。

  按照联盟现行规定,罗德里格斯将有机会对禁赛处罚进行上诉,在最终判决结果得出之前,他将可以继续参加比赛。

  被禁赛的全明星球员上德州游骑兵队的尼尔森·克鲁兹、圣迭戈教士队的卡布雷拉和底特律老虎队的佩拉尔塔。

  除罗德里格斯之外的12名球员被处以50场禁赛处罚,这12名球员已经放弃了上诉。

  美国职棒联盟此次大规模禁药事件始于2013年初,一家叫做“美国生物起源”公司的一名员工曝出该公司向一批运动员出售禁药,在2013年3月,MLB起诉了美国生物起源公司禁药事件的6名相关人员。7月22日,MLB对密尔沃基酿酒人队的布劳恩进行了禁赛处罚,禁赛期到2013赛季结束。

  塞利格表示:“这起事件对我们在反兴奋剂方面的努力是一种肯定,我们不仅完成了不定期检测、血检,构建了长期的纵向监测系统,而且还拥有了很强的调查能力。”

  相关新闻

  “苍蝇”怎会

  越赶越多?

  最近一年真是体育界的多事之秋,重磅兴奋剂丑闻层出不穷。从“车神”阿姆斯特朗坠落神坛,到牙买加短跑奥运冠军坎贝尔药检阳性,再到男子飞人鲍威尔、盖伊同时栽进“尿罐子”,兴奋剂丑闻曝光的频率越来越高,主角名气越来越大。这仿佛给人一种印象:兴奋剂怎么好像一群恼人的苍蝇,轰也轰不走,反有越赶越多的架势呢?

  造成这种印象,原因恐怕恰恰在于打击兴奋剂的力度加强,使得更多用药者被发现。而全世界普遍提升的反兴奋剂意识,令原先“被捂住的盖子”打开,反兴奋剂机构通过媒体释放的大量信息,让读者与观众都有些应接不暇。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兴奋剂的问题在过去甚至更加猖獗,只不过被“盖住”了。

  痛定思痛,包括国际奥委会在内的许多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家(地区)反兴奋剂机构十几年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打击兴奋剂,这些组织当然乐于向公众展示他们工作的成果。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鲍威尔和盖伊事件后曾说,明星卷入丑闻纵然令人遗憾,但也说明反兴奋剂工作卓有成效。   (据新华社电)

  前西德运动员系统服药

  德国联邦内政部昨日对外公布,原西德体育部门曾长期系统地暗中支持运动员为取得好成绩而有意识地服用各类违禁药物。内政部发言人宣称,希望该项报告的公开有助于澄清诸多存在于原东西两个德国体育系统滥用违禁药品的传言和揭开事实真相。

  土31名田径选手被禁赛

  土耳其田径协会和土耳其奥委会昨日对31名违规使用兴奋剂的田径运动员处以禁赛2年的惩罚。国际田联主席迪亚克上周表示,除非土耳其政府在打击兴奋剂问题方面扮演积极角色,否则有可能影响伊斯坦布尔对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据新华社电)

  “涉药第一人”:非常后悔

  据新华社电 美国职业棒球联盟(MLB)昨日开出了针对兴奋剂事件的最严厉罚单,13名球员遭禁赛。作为首名被查出使用兴奋剂的知名MLB球员,早已退役的马克·麦奎尔也针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使用兴奋剂真的很不值”,“真希望自己从未参与过”。

  麦奎尔说:“我只希望这是兴奋剂事件的终点。每个人,尤其是球员们,都不想成为兴奋剂事件的一部分。我希望不再有这样的事情了,我真希望自己从未参与过兴奋剂事件。”

  1998年,麦奎尔的储物柜中被发现藏有违禁药品雄烯二酮,随后,他本人也承认自己使用了类固醇类兴奋剂。在那个赛季,麦奎尔打出了70记本垒打,创造了MLB历史新纪录。

  退役后,麦奎尔成为了一名教练,曾经在圣路易斯红雀队和洛杉矶道奇队执教,他透露自己在执教期间反复跟队员们强调兴奋剂的危害,他说:“使用兴奋剂真的很不值。”

  在16年的MLB职业生涯中,麦奎尔打出了583个本垒打,是联盟历史上最出色的球星之一,但因为兴奋剂事件,他几乎铁定无缘MLB名人堂。

  “我知道自己不会有进入名人堂那一天了,我接受这个事实,”麦奎尔说。

  新闻分析

  兴奋剂,

  为何又是美国?

  据新华社电 从阿姆斯特朗到职业棒球,兴奋剂成为了笼罩在美国体育界上空挥之不去的阴影。作为奥运会金牌的第一大国,美国体育为何总与兴奋剂扯上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数美国体育的兴奋剂事件,不难看出这个体育毒瘤正有越打越猖獗的趋势。2003年“女飞人”琼斯兴奋剂事件败露,引发了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后来是加特林、兰比斯、阿姆斯特朗……从偶尔曝出的田径运动员个人丑闻到美国邮政车队的集体用药,可以发现一丝从“个体作案”到“集体作案”的脉络,兴奋剂“毒瘤”或许在慢慢成熟。

  作为超级大国,美国所拥有的强大科技、经济实力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使其研发高水平兴奋剂有了可能性;另外,美国体育产业强大的吸金能力在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千万富翁的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激烈的利益竞争,为了可观的收益,选择铤而走险的运动员层出不穷。巴尔科实验室等机构批量研发、生产、销售兴奋剂事件曝光后,美国体育界的兴奋剂也透出了冰山一角。

  运动员有需求,科技公司有能力和市场,面对巨大的利益,美国成为反兴奋剂“重灾区”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市民之声
   05版:都市新闻
   06版:国内新闻
   07版:国内综合
   08版:魅丽主张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新闻
   11版:国际新闻
   12版:体育新闻
   13版:文娱新闻
   14版:家居饰界
   15版:教育周刊
   16版:教育周刊
王哲林打爆印度内线
“蓝军”二次报价
曼联再次拒售鲁尼
徐晨/马晋逆转晋级
尚修堂:谁带孙杨待商量
女运动员收入榜
莎娃吸金全球第一
美职棒曝大规模兴奋剂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