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今日热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马牙古拜的一家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4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牙古拜的一家
  ▲马牙古拜一家。

  每天凌晨5点多钟,海口市秀英时代广场一家10多平方米的“清真兰州牛肉面馆”阁楼上,15岁女孩马忠梅披衣下床。她不是赶着上学,而是跟着父亲马牙古拜、母亲韩海拜,下楼点火烧水,开始锅碗瓢盆打理小面馆各种繁杂的活儿。不一会儿,炊烟在晨风中袅袅升起,连同马家新的一天新的希望……

  2014年3月14日中午,马忠梅在自家小店内捡到客人遗忘的一个背包,打开一看,内装6万多元现金和一台苹果平板电脑等。“人家挣的钱,也不容易。我们再苦再穷,也不能要别人的钱财。”等了3个多小时,马家最终将背包还给了失主,里面的财物分文不少。

  这一善行义举被当地媒体报道后,得到了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的深情点赞:“人性之美,海南之美!汇聚点滴,终成大海!”一家小面馆,被海口市民尊称为“好人面馆”,在琼州大地口耳相传……

  □本报记者 陈小毛 文/图 

  他们,来自穷苦家庭

  今年36岁的马牙古拜、32岁的韩海拜,老家在青海省化隆县谢家滩乡下河滩村。那是青藏高原上一个海拔近4000米的僻远贫困山村。马家在高原上以种植低产的青稞为生,居住泥墙土屋,生活十分艰辛。

  上世纪90年代,马牙古拜的父亲马二力,积劳成疾。从那年起,15岁的马牙古拜便拉着牛车驮着重病的父亲四处求医,前前后后向亲友借债10多万元。不久,父亲不幸病逝。

  为了还债,16岁的马牙古拜跟着表哥马海比到新疆蹬三轮车,为老板淘金卖苦力,每天劳动10多个小时。“每天起早摸黑卖苦力,也挣不到几个钱。借了亲友这么多外债,何时才能还上呢?”好几年过去了,马牙古拜苦苦寻思。

  为了帮助困难中的马牙古拜,表哥马海比等几家亲友又带着马牙古拜全家,从新疆辗转到江苏,并凑了20多万元,让他全家在江苏昆山市开设了一家“清真兰州牛肉面馆”。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那年,8岁的女儿马忠梅只上完小学二年级,就跟随父母到江苏昆山市开了牛肉面馆。由于父母不识字,店里买单结账算个数,就只能全靠马忠梅。到如今,马忠梅跟随父母起早摸黑开面馆已有7年。

  只可惜,马家在昆山开拉面馆的那几年,生意并不景气,如今,还欠下亲友共28万元外债。屋漏偏逢连夜雨。前几年,马家在青海农村老家的泥墙土屋在一场风雨中倒塌。

  尽管马牙古拜夫妇四处漂泊,做拉面小生意也非常艰难,但始终将年老多病的母亲马再乃拜带在身边。为了不让身患严重风湿病、心脏病的母亲劳累,马牙古拜夫妇不让母亲做店里的任何劳动,只让母亲在店里店外或亲友家,与能说上家乡话的家人和老乡高高兴兴地聊天。

  去年6月,由于生意不景气,马牙古拜全家从江苏昆山市辗转到了海口市,在秀英时代广场开设了一家10多平方米的“清真兰州牛肉面馆”。见海口气候较好,马牙古拜夫妇也将母亲带到了海口精心照料。他们还将12岁的儿子马忠海,转学到了海口玉沙小学读书。一家人老老少少欢聚一起,而拉面馆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善行,感动琼州大地

  今年3月14日,马家拾重金而不昧的善行义举被媒体广泛报道后,很多网民相约、市民自发经常前来这家“好人面馆”消费“捧场”。

  海口市政协主席韩美多次看望了马牙古拜全家,并带着自己的亲友到该面馆消费,还认购多份“爱心待用快餐”,提供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海口市妇联主席董孟清、市委统战部等多个部门领导,也前来看望这家“好人面馆”,并送上慰问金。

  海口市秀英区委和海口市工商局共同邀请马牙古拜夫妇,给广大个体工商户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演讲。

  海南省农信联社决定,可为马家无息贷款百万元,帮助其解决融资困难。

  海南省高级技校表示愿意让马忠梅去该校学习,免除这位贫困孩子的学杂费和伙食费。

  海南省福星相声社正组织创作人员,将马家拾重金而不昧的事迹编成相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向社会进行公益演出。

  海南微博网友会发起“待用快餐”公益行动,组织更多的爱心网友,花上几元钱,认购一两份面条存放在该店,免费提供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这样,既可帮助该店增加销量,又可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让爱心的滚滚暖流,在全社会不断传递。

  孝义,留下传奇佳话

  “这个时候,我更想念起曾无私帮助过我的人。”当得知曾借资帮助自己开店的表哥马海比、堂哥马成良在山东烟台市开设的拉面馆生意并不景气时,马牙古拜夫妇便积极主动邀请他们带着家人,加入到自己在海口日益红火的面馆。马牙古拜还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帮助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去物色合适的店面,与大家一起开分店,帮助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娘,这么多年,总让您跟着我们四处漂泊。因整天忙于开店,几乎没有陪您逛过街,看过公园。现在,难得堂哥、表哥几家在店里帮着打理,总算能抽空陪您逛逛海口,看看三亚的大海……”那天,马牙古拜高兴地告诉母亲。

  那天,马牙古拜夫妇带着女儿马忠梅陪着母亲马再乃拜高高兴兴地逛了一天海口。第二天,马牙古拜夫妇又陪母亲到了三亚。来到南山、天涯海角等几个景区大门口,一问门票,母亲怎么也不肯进去。全家就在不要门票的大东海和亚龙湾,高兴地看着蔚蓝的大海,母亲像孩子一样笑得合不拢嘴。

  “娘,如果我的牛肉面馆生意做好了,我就首先还掉借亲友的28万元外债。再有能力,要修复青海老家在前几年倒塌的泥墙土屋,兑现我们对父亲的承诺。”马牙古拜夫妇懂得母亲的心思。

  无论是历经千辛万苦,但苦而无怨的马牙古拜夫妇,还是年老多病,却教子有方的马再乃拜老人,抑或是从小漂泊,却乐于分忧的马家少女马忠梅,他们心中都有着自己坚定的信仰和美好梦想。穷苦人家,拾得重金而不昧,普通百姓,坚守孝义而不渝。孝的高洁,义的醇美,在经济大特区,留下惊绝动人的传奇佳话。

  如今,人们不断相约来到这家“好人面馆”,思索感悟,汲取的当是更多的精神养分,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民 生
   05版:都市
   06版:国内新闻·综合
   07版:国际新闻
   08版:文娱新闻·综合
   09版:今日热读
   10版:专版
   11版:广告
   12版:经 济·综合
   13版:体育新闻综合
   14版:汽车周刊
   15版:汽车周刊·资讯
   16版:广告
马牙古拜的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