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普及社科知识 弘扬中华文化
三家的士企业
司机资格初审
海贝思不作美
热气球节收官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4年6月1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及社科知识 弘扬中华文化

  普及社科知识

  弘扬中华文化

  A

  苏轼何以号东坡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人人皆知的事。他为什么取这个号而且十分喜欢这个号?原因有二:一是与地名有关,二是与苏轼对白居易的敬慕之意有关。

  一说苏轼因“乌台诗案”而坐牢,出狱后又被流放到黄州(今湖北黄岗)。在黄州期间,他最初寓居定慧寺,随后迁居临皋亭,并在一个名叫“东坡”且风景秀丽的山坡修筑“雪堂”,名之曰“东坡雪堂”。他有一首词:“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如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讲的就是在“东坡雪堂”夜饮,醉归临皋亭寓所的事。苏轼由于喜爱这个地方,遂以“东坡”自号。

  二说,苏轼取这个号,与他十分敬慕白居易有关,苏轼一生与白居易有类似的遭遇,有共同的志趣,因此,经常以白居易自比,曾有“出处依稀似乐天(白居易的号),敢将衰朽较前贤”等诗句。公元820年,白居易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时,常在忠州城的东坡植树,曾赋有“东坡春向暮,树木今如何?”“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等诗句。出于对白居易的仰慕,苏轼取白居易诗中给自己留下美好记忆的“东坡”作为自己的号。

  另:白居易后来到了杭州任职,并在西湖修了“白堤”,巧的是苏轼后来也到了杭州任职,也在西湖修了“苏堤”。

  这真是:

  两说归一巧与缘,

  都是东坡一线牵。

  白堤苏堤今犹在,

  不号东坡实则难。

  “华表”与现代“意见箱”

  B

  北京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华表”的柱身上雕刻着盘龙,柱头上立着瑞兽,它们和天安门前的石狮以及两侧的金水桥一起烘托着这座皇城的威严气势。古朴精美的“华表”,与巍巍壮丽、金碧辉煌的故宫建筑群浑然一体,使人既感到艺术上的和谐,又感到历史的庄重和威严,也是我们民族的一种标志。

  但在古代,“华表”的作用则大不相同。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唐尧、虞舜时代就出现了。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当时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十分相近,所以慢慢就读成了“华木”、“华表”。在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它又叫“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或叫发表不同意见,就是现代的“提意见”。所以,它又具有现代“意见箱”的作用,目的是开门纳谏,鼓励人们多提意见。到了晋朝,“华表”的“谤木”作用已消失,上面不再刻写谏言,而以象征皇权的云龙纹所代替,成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我们今天看到的精美壮观的华表,是我们祖先一代代心血和才智的结晶。

  “座右铭”原来是个酒具

  C

  大家都知道“座右铭”,是将格言警句写出来放在座位右边(或适当、显眼的位置),作为自己工作、学习、办事的行为准则和力量的源泉,用来时时警戒自己,鞭策自己,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座右铭”。但很少有人知道“座右铭”最初并非是置于座位右边的铭文,而是一种装酒的器皿,被称为“攲(qī)器”的酒具。“攲”的字面解释是倾斜,歪向一边(在古代,“攲”通“欹”)。“攲器”空着的时候往一边斜,装了大半罐酒时则稳稳当当地直立起来,待装满后则一个跟头翻过去,于是酒就洒出来了。“攲器”给人以不能自满、自满就要翻跟头的启迪。相传在春秋时期,齐人为死去的齐桓公修了一座庙,里面摆放着一个装酒的器皿。一次,孔子与学生拜庙时,对学生说齐桓公生前非常喜欢这种“攲器”,总是把“攲器”放在他座位的右边,用来警示自己不可骄傲自满。孔子又对学生说:“读书也是一样,谦受益,满招损,你们一定要牢牢记住。”可能是后人感到用文字更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于是“攲器”被刻在金属上的文字所替代,放在自己的座右了。

  “座右铭”一词,最早来源于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昭明文选》中崔瑗的文章《座右铭》,开始只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自勉自戒。后来泛指,凡是把自己最喜爱、最能寄托自己情绪、抱负的字句、短文、写在书本扉页或笔记本上,或写成条幅挂起来,或铭记心里,都可作为“座右铭”。

  D

  “鼻祖”与“鼻子”

  是什么关系

  人们喜欢把创始人称为“鼻祖”,这跟鼻子有关系吗?要解释“鼻祖”的来历,首先还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时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写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样,那时候,“自”的读音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自,读若鼻”。

  应该说,“自”的本义就是鼻子,人们在说到自己的时候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因此,“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称代词。“自”的这个意思后来被广泛运用,结果反而不方便指它的本义———鼻子了。因此,人们后来就另外造了一个形声字:在“自”字下面加了一个声符“畀”,形成了一个新字“鼻”,其中“自”表形,“畀”表声,从此,“自”和“鼻”就有了分工,各指各的意思了。因为“自”的引申义有“从”的意思,再引申为“开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继承了创始、开始的意思。《汉制考﹒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意思是把第一个出生的儿子称为“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因此,最早的祖先或创始人就被称为“鼻祖”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海南新闻
   05版:民 生·热线
   06版:都 市·社区
   07版:国内新闻·综合
   08版:今日热读
   09版:尚游周刊
   10版:尚游周刊
   11版:经 济·综合
   12版:国际新闻·热点
   13版:文娱新闻·综合
   14版:巴西世界杯
   15版:巴西世界杯
   16版:海南地产
普及社科知识 弘扬中华文化
三家的士企业
司机资格初审
海贝思不作美
热气球节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