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版:副刊·博阅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新书
过眼
金秋, 许江绽放“东方葵”
写给年轻人的暖心散文
向日葵们百感交集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4年10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日葵们百感交集

  ■ 余华

  我在初春里走入许江租来的画室,某种强烈的气息迎面而来,瞬间笼罩了我的身心。我心想,是油彩的气息吗?可能是。我的感受是气息在那一刻出现了形象,仿佛是一堵沉默的高墙,或者是一排无声的巨浪。

  我记忆中的向日葵蜂拥而来了,我的童年也跟着它们回来了。1955年出生的许江,1960年出生的我,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素不相识的人们,向日葵是我们共同的一个记忆,是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热泪盈眶的一个意象。它们散落在我们记忆的土地上,一两株,两三株,在墙角,在田边,在树旁,害羞胆小,可是内心纯洁,一生的努力只是为了仰望太阳。

  然后我们长大了,我们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日葵曾经有过的辉煌象征意义也在逐渐的陈旧里失去了,它们现在以一种可怜巴巴的方式显示自己仍然存在,在超市的货架上,葵花子被装在透明的和不透明的袋子里。向日葵在中国的命运,就是一个时代消失在地平线上的命运。今天还有谁记得它们昔日的光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在吃着葵花子时,也没有因此记起自己童年里激动人心的向日葵。我们的向日葵,已经没有了强大的精神意义,只剩下渺小的食物价值。

  很多年过去了,终于有一个人让我们的向日葵复活了。这位被称为中国表现主义代表人物的许江,历时近五年,完成了这组《被拯救的葵园》巨型作品。在许江的画室里,在3米乘6米、3米乘8米、3米乘10米的巨幅画布上,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我感到仿佛是世界各地的向日葵团体都派来了它们的代表,这些代表们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历经沧桑,汇集到了这里,它们疲惫的神态里洋溢着兴奋,而在兴奋里又表达了忧心忡忡……

  向日葵们百感交集地聚集在许江的画布上。看着它们,我感受到了难以言传的和谐,这样的和谐不是小桥流水或者阳春白雪的和谐,而是类似瓦格纳音乐的和谐,是强化了再强化之后达到的和谐。

  看看许江创造作品的右手,这家伙的手心里有一块又圆又厚的老茧,像是子弹击穿过后留下的伤疤;再看看许江创造作品的画笔,这家伙折磨它们,故意将精细的笔毛打磨到粗粝,像是一把微型的扫帚。我可以想象这家伙在创作时内心的汹涌澎湃,每一笔仿佛不是抹上去的,而是刺上去的。

  今年4月3日,《被拯救的葵园》在上海美术馆展出时,我在纽约,在高楼林立的曼哈顿,当我在曼哈顿峡谷般的街道上行走时,我会想象上海美术馆里的冲击感,比我在许江画室里的感受强烈得多。

            

  ■摘自《葵园手札·葵园》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要 闻
   04版:要 闻
   05版:国内新闻·综合
   06版:副刊·文化
   07版:民 生·互动
   08版:今日热读
   09版:尚游周刊
   10版:经 济·动态
   11版:都 市·现场
   12版:国际新闻·综合
   13版:文娱新闻·综合
   14版:体育新闻·综合
   15版:副刊·博阅
   16版:海南地产
新书
过眼
金秋, 许江绽放“东方葵”
写给年轻人的暖心散文
向日葵们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