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2015省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2015省两会特别报道

03版
2015省两会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老宅大院 古韵悠悠
重点抓好10方面工作
劳模驾驶员马建琼
“账本”支出重民生
立足优势做文章 更好更快谋发展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5年2月10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宅大院 古韵悠悠
  悠悠东寨港,浓浓海口情。图为红树林栈道。段万义 摄

  由海口市社科联主办的《海口人文大学堂》,将在今后的社科普及中,重点刊登海口市及全岛范围内与“人物故事”、“文化典故”、“历史传说”、“民间习俗”、“传统技艺”、“美食文化”、“地理名称”、“江河湖海”等有关的故事和由来,深度介绍和阐释“大美海口、人文海口”之最美家园,传递海口正能量,涵养公众人文智慧。稿件一经采用,按稿付酬并集结成书公开发行。来稿请寄:海口市龙昆北路31号三楼办公室或直接发邮箱hksk68531565@163.com。联系电话:(0898)68536020。

  时光荏苒,任凭外头繁华依然,藏在街区中的老宅深院,却返身归于平静。某一天,您选择涉足这些老宅,在古老的与现代的纠缠中,会有恍若隔世之感。您若能细细品味和回味,也许能体悟流淌其间的人文遗韵。

  在海口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究竟还有多少留下的老宅,我们很难一一列举。一些老宅因时代变迁,已永远地湮没于岁月的尘埃之中,一些则有幸存留了下来,其中一些仍为居民所使用。大宅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曾经居住此处的人家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正是它们,共同为我们照见这座城市曾经的轨迹,成为抹不去的记忆。

  进入我们视线的几个老宅大院,犹如一叶叶历史的碎片,为我们串起了海口变迁的情节,成为海口风情的标签,当然,也成为了海口历史合适的注解。

  海口义兴街178号的“海南云氏会馆”,俗称“八角楼”。这座建筑之所以被称为“八角楼”,是因为屋顶的平面呈八角型。此处曾经是最早的法国驻海口领事馆。

  “八角楼”占地700多平方米。经过百年的洗礼,“八角楼”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建筑特色,楼顶呈八角状,以瓦面盖顶,下面为二层砖木结构。

  据推测,“八角楼”可能建于1900年代,是一座典型的法式建筑,至1921年一直由法国驻海口领事馆使用。1921年,泰国侨领云茂修募集旅泰云氏族亲捐资买下了“八角楼”,以“云参政堂”名义登记,为族裔来海府地区求学发展与旅泰返里省亲临时居留和集聚所用。“八角楼”在革命年代也曾掩护和居住过地下党人。1928年底,中共广东省委将南路、琼崖两特委合并迁往海府,合并后称南区特委。南区特委秘密驻地即今义兴街178号和府城金花村吴宅。1929年2月13日,海口市委书记严鸿蛟被捕,叛变投敌。中共南区特委、海口市委遭到严重破坏。

  1950年5月,海南独立团二营四连进驻“八角楼”,之后交地方使用。1997年7月30日,海口市人民政府通知,决定将“云氏会馆”发还给海南云氏宗亲。

  最早的法国驻海口领事馆———

  八角楼

  琼台书院,位于琼山区府城文庄路,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楼内雕梁画栋,非常别致。

  书院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据传是为纪念明朝大学士丘浚而建的,因为丘浚世称琼台先生,书院由此而得名,遂成为清代琼州最高学府。

  创建之初,书院仅一亭二院,书籍不多,设备简陋,后经几次扩建,遂成为斋舍齐全、藏书颇多的大型书院,维新变法后,曾数度易名。民国后,书院办过中学、师范,1951年命名广东琼台师范学校,海南建省后改名为海南琼台师范学校。解放后,琼台书院曾几次维修装饰,基本保持原貌。

  清朝雍正年间,在琼台书院曾发生过后人广为传播的《搜书院》的故事。当时任掌教的进士谢宝,不畏强权,机智地放走遭受诬害的婢女和书生,严词拒绝镇台乱搜书院。粤剧、琼剧曾以此作为题材编成剧本演出,还拍成电影在海内外放映。

  清代琼州最高学府———

  琼台书院

  义兴后街67号的何家大院,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当时海口市区规模最大、造型最奢华的豪门宅院,堪称海口第一豪宅。

  何家大院原占地面积近3000平方米,内有二个大花园,建筑风格体现为中西合璧,由三栋两层的欧陆风格、清末民初风格、南洋风格的主建筑,以及花园亭落、中式客房组成,彩绘玻璃是从国外购买运回海口的。

  何家大院的创建人何达启在1863年出生于今琼海市朝阳区南盈村。年少时期他曾随南洋商船经越南辗转至马来西亚,随后受到一位德国船商的赏识成为外商驻海南的总代理,由此踏上经商之路。1890年,何达启创办了海口首家远洋船务公司,代理海南石油并开展多种业务经营。据了解,他是光绪年间在海南购进远洋油轮的第一人,也是创办首个橡胶园以及最大菜市场的海口商人。他投资教育,建海口第一所民办学校华海中学,是海南早期的慈善家。

  清末民初海口第一豪宅———

  何家大院

  琼崖革命史上的丰碑———

  琼崖一大会址

  解放西路北侧的竹林村(里)131号,是清末海口绅士邱爵一修建的一座祖屋,人们习惯称之为邱家祖屋。整个建筑为砖瓦木结构,坐北向南,二进三间四合院式布局,东西厢房,具有典型的南方四合院风格。

  邱氏父子暗中支持革命。1924年,邱宅主人将宅院提供给琼崖中共党组织作为革命活动联络点。为了统一领导全岛的革命斗争,1926年6月,中共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竹林里邱氏祖屋内召开。80多年来,131号邱宅大院历经风风雨雨,最终成为琼崖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

  琼北传统民居群———

  邱家老宅

  中山路老街63号有一处清代琼北传统民居群———“邱家老宅”,藏身于老街骑楼中间,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邱家老宅坐南朝北,据说由邱家第一代祖先邱成顺建于咸丰七年(1857年),如今仍有五六户后人居住。老宅大门朝向中山路,后方通向义兴西路,南北将近100米,前后共有四进高大的正屋。老宅规模大,布局严谨,有中原文化遗韵,特别是房屋内的木雕工艺,技艺十分精湛。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古老的建筑对我们来说也许代表的更多是过去,就如同海口老宅的建筑样式。但是,走进后院,你看到的绝不是已显老的院落,而是那一个个立体而丰满的过去。

  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程当中,我们要熟知城市的过去。海口的老宅大院是前人遗落在街巷间的珍宝,等待我们尽心拭去岁月蒙尘,等待我们用心聆听它们述说。

  有奖征集

  大美海口

  海口市社科联与海口晚报报网联动,通过官方微博向市民发出征集令。读者、市民可将海口民俗、风光等美丽瞬间(文字+图片)记录下来,图片一经采用将获100元奖金。

  海口市社科联(海口社科网):www.hksskl.org

  海口网新浪官方微博:http://e.weibo.com/hkw66822333

  腾讯官方微博:http://t.qq.com/haikouwang2013

  电子邮箱:hkliyi@163.com    领奖热线:68536020

  地址:海口市龙昆北路31号3楼海口市社科联302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2015省两会特别报道
   03版:2015省两会特别报道
   04版:2015省两会特别报道
   05版:2015省两会特别报道
   06版:要 闻
   07版:都 市·现场
   08版:国内新闻·综合
   09版:尚游周刊
   10版:经 济·动态
   11版:国际新闻·综合
   12版:副刊·闲情
   13版:体育新闻·综合
   14版:副刊·文化
   15版:文娱新闻·综合
   16版:海南地产
老宅大院 古韵悠悠
重点抓好10方面工作
劳模驾驶员马建琼
“账本”支出重民生
立足优势做文章 更好更快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