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版:副刊·闲情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03版
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标题导航
耳环
照相秘诀
老年
●开怀大笑
一生时光换来瞬间辉煌
良苦用心
真实的快乐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天大的小事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5年8月2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

    ■ 汪品先

    这里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够得上一部小说,留给嫌生活太平淡的后人看,或者留给对这一片世界无法理解的外国人看。

    带着文件包坐上出租车,好事的司机会问:“老先生还没退休啊?”于是我立即语塞,感到一种窘态,反正再问“老人家多少岁啊”时我决不回答。其实老人忌讳讲年龄,我是从母亲那里懂得的。母亲从来不过生日,主要不是怕“折寿”,而是怕“露穷”,但是忌讳讲年龄则是到了老年以后。

    相信这并非“国粹”,而是一种国际现象。十年前回莫斯科大学到当年的俄文老师家里拜访,老太太兴高采烈地回顾四十多年前的往事,接着也抱怨随着岁月而来的疾病,但当我顺着她的话讲了句俄国谚语“老年不是福分”时,老太太几乎要跟我翻脸。

    恭维老年人的诀窍,恰恰是要“避老就轻”。“七十多啊?你骗谁去,哪像啊!顶多六十。”那就对了。但是再怎么恭维,千万不要设年龄上限,那又是忌讳。传说胡适先生说话向来谨慎,但有一回恭维齐如山身体好,说“您老一定可以活到九十岁”。不料齐老大发雷霆:“我又不吃你的饭,凭什么规定我活多少岁?”其实后来他在台湾去世时,离九十还差三年。

    大凡叹息“余生也晚”的人, 都是上了岁数的。可不,甭说孔夫子,连孙中山也没见上,当然“晚”了。在历史的长河里,活着的都是年轻人。其实历史上“老年”的标准也是变的:苏东坡说“老夫聊发少年狂”,陶渊明“策扶老以流憩”“聊乘化以归尽”的时候,都不过四十上下,摆在今天还可以申报“杰出青年”,而在宋、晋朝代已经属“老”年范畴。今天的标准全变了,上海人说“九十弗希奇,八十多来西,七十小弟弟”。

    但是长寿也有长寿的问题。路上碰到一位退休老同事,问他:“近来做些什么?”“等死!”他虎着脸回答说。

    退了休干什么,成了当前一个社会问题。我们这一代的老人,年轻时候忙工作,没有养成什么留到退休以后从事的“爱好”,社会上又缺乏相互交往的社团之类;没有家庭负担的老人,除了“太极拳”“大妈舞”,还真的没什么事干。这种现象在知识分子中尤其突出,退了还能再返聘几年、“软着陆”的人,终究是少数。尤其是做科研的,有人干了一辈子,到退休时才弄明白应该怎样研究。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同,智慧和年龄的相关系数并不清楚,成果和上班也没有固定的关系,达尔文就一辈子没上过班——当然今天不是19世纪,但是能不能开辟一些渠道,比如设个“夕阳基金”提供小额研究经费,让退休的科学家把题目做完?更多的人可以用其他的途径发挥余热、退而不休,比如已经出现的各种志愿者讲解员、辅导员,但是这些也需要在社会上提倡,制造舆论、创造条件。

    当前中国的退休一族,尤其是最可能读我这篇文字的老人,是非常特殊的——放在古今中外,都是特殊的。他们经历得实在太多了,很少有一代人,能亲身经历过如此不同的时代;很少有一个国家,会在人的一生期间发生如此频繁的价值观念翻盘。这里每一个人的经历,都够得上一部小说,留给嫌生活太平淡的后人看,或者留给对这一片世界无法理解的外国人看。可惜没有那么多的出版社,但是我奉劝各位学计算机上网。你没有明星的人气和财气,出不了“回忆录”,但你也着实憋了一肚子的“才气”或者什么气,不妨通过“博客”之类在网络世界里“出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03版: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04版: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05版:要闻
   06版:民生·服务
   07版:都市·关注
   08版:今日热卖
   09版:尚游周刊
   10版:经济·财富
   11版:国内新闻·热点
   12版:国际新闻·综合
   13版:体育新闻·综合
   14版:副刊·闲情
   15版:文娱新闻·综合
   16版:海南地产
耳环
照相秘诀
老年
●开怀大笑
一生时光换来瞬间辉煌
良苦用心
真实的快乐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
天大的小事
07——校车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