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版:副刊·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标题导航
在不幸中寻找幸福的方向
▼孔见作品简介
海南省新闻界书画家协会成立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5年11月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不幸中寻找幸福的方向
——海南省作协主席孔见谈人生与哲学
孔见在开心演讲中。
孔见为读者签名

    日前,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家、学者孔见先生在海口知和行书局举办了“我们能否把自己看透?”主题读者对话暨作品签售会。当天,其文化随笔集《我们的不幸由谁承担》重点发售,馆藏图书——小说集《河豚》、诗集《水的滋味》重磅推出。面对众多读者和作家朋友,孔见别出心裁地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对读者从文学和心理角度的诸多提问,作了幽默风趣的回答。他坦露了自己“不幸的成长”,以及走进文学和哲学世界的奥秘。

    ■本报记者彭桐文/图

    从出世到入世对生存很惶恐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就以‘海南土人’自称,并且以此自豪!”但是,孔见讲起他出生地时,少了自豪的语气,多了几份忧虑。

    孔见出生在乐东的莺歌海与尖峰岭之间的一个小山村,是海南岛离海口最远的地方。海南岛看起来像个龟的造型,他的家乡刚好在龟的尾巴上。

    这算是海南岛最偏远的地方,用他的话说,“本来海南岛就是个天涯海角,我们家是天涯海角的海角!”

    “所以,我一生下来就有一种惶恐!”孔见说,这种不安不知道从什

    么时候开始,很早他就知道生活在一个岛屿上面,周围是茫茫的大海,头顶上是吞没一切的天空。

    邻居从南洋回来,说坐船离开海南岛出去时,看到海南岛就是一个小小的土堆,感觉这土堆随时都有可能被淹没。孔见当时对自己的家的感觉,就是这样子——随时有可能,家就会被大海所吞没。

    “在我从一生下来后,就感觉整个世界离我远去,一种宇宙中心的远离,就有一些权威和险恶的事情!”孔见说,所以他内心就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深深地藏在他的内心。后来他离开家乡

    时,祖父也对他说太孤单了。在其很长的生活历程里,他都觉得:“我是在被遗弃、被孤独的气氛笼罩下生活!”

    无疑,这种没法选择的出生地点和出生时间,对孔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那是种无助的状态,他觉得他内心有种非常悲凉的东西时时涌动。

    “周围的人除了忙忙碌碌之外,相互之间为了某种利益或意见不和,在吵闹,在互相地虐待,包括我的家族和亲戚之间都很多!”孔见说,看到这种情况,他内心是非常痛苦,有时真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从梦魇到现实对生命看不懂

    “那个时候,我就经常做噩梦,这个梦大约30岁才消失!”孔见说梦中他从很高的天空突然摔下,是自由落体,就像被枪击中的鸟,“啊啊啊,不断往下掉,就在身体离地面还有一尺的高度,突然醒过来,浑身大汗!”

    孔见所见所闻周边人的处境更为复杂和玄妙。从南洋回来的那位邻居家,一个房间里有两个女的自杀,先是老人的小老婆,后是他女儿没有嫁人就寻短见了。

    孔见有两个同学,在小学没上

    完人就没了。有一个是台风来临前,踩到钉子,破伤风。直到台风结束,也没见他再来;还有个同学,是没得什么病,可深更半夜就起来喝水,老觉得渴,就拿椰子瓢,一瓢一瓢地饮,但最后也还是渴死了。

    “莫名其妙的死,那时,随便都是!”孔见说,种种状况,种种现象,让他对生命、对人活在这世上到底怎么回事,有很大的焦虑和困惑。他小时在海边见到溺死的人,是被渔民网住的,村民们帮打捞起来,就放在沙滩上。这让他明白,美丽的大海也充满着恐惧,它有随意淹没和随意颠覆的阴谋,“类似的事情,

    还有很多。我后来勤学的道路,基本上是为着解惑而来!”

    世事很迷茫,环境很逼人。孔见是在文革时期读完小学和中学的,那个时候读书基本就是自学。孔见的高中阶段,也都是在乐东黎族自治县的各个水利和建筑工地上度过的,“我那时才多少岁啊?很瘦的一个人!有时候在工地上,拉着东西,人都站不起来了!”回想这些,孔见有些后怕。

    “我想,讲这些,不是痛诉这个世界,而是这些经历,迫使我思考一些社会和人生的问题!”孔见语调平缓地,如是说。

    从文学到哲学找寻人生方向

    1981年从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当教师后,孔见的人生面临着很多问题,但他没能很好地面对。因为文学爱好,人变得多愁善感,那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来,就浮想联翩,容易流泪。文学将他的内心搅动,让他彻夜不眠,但文学似乎给他人生指明了一个方向,“那时候的身心状态,真是非常的不好。所以我决定必须转向,就转向哲学,我觉得只有哲学才能给我一条深远的人生道路!”

    两年本科时间里,孔见的学习取得很大进步。在阅读了大量尼采、萨特、康德等众多西方哲学家的书籍后,孔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我觉得西方的思想和哲学并没有真正为人的灵魂找到一条光明的通道!”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再次工作后,孔见重新返回到中国古典哲学和思想领

    域,并涉猎印度的哲学思想。在这些方面的学习和实践,让他觉得真正找到一个通往他所要去的地方,“我当时接触后,真的有找到光明的感觉!”

    孔见用新的眼光和态度看待世界和人生。他在一篇文章里的一句话,引起了作家杨沫的欣赏。他对世界的看法是,觉得海南岛是世界中心,世界的整个中心就在海南岛,其它是海南岛的延伸,“所以没什么特别重要的,一般我不想出去。我去美国,半途就想回来。美国有什么好看的?美国人也一样有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睡!”

    侃侃而谈中,孔见依然自豪他是海南人。他认为“海南土人”,有很多毛病需要改进,但海南人的质朴和宽厚,为别人着想,这是非常难得的。

    从演讲到答问坦露纯真心灵

    这是知和行书局“金秋艺文季”第六场活动,前面好戏连台,其中有几位都是在中国文学圈有影响的著名作家进行讲座,影响深远。孔见出场,让系列活动达到新的高度。

    “海南文学界对孔见先生非常熟悉。但是,在中国思想界和文学界,他又是被严重忽视、严重忽略的作家!”海南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梅国云在主持中说,这主要是因为孔见前几年没在文学界亮出他很多很多的作品。但是从去年开始,孔见的随笔集《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出版以后,在中国思想界和文学界均产生了很大影响,“应该说这部作品是当代、当下,中国作家在思想领域里的重大收获!”

    在活动伊始,梅国云详细介绍了孔见,并请朗诵艺术家罗大明,朗诵孔见的《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中的一篇文章《史铁生:文学的禅者》,称前来友情客串的罗是孔的粉丝。孔见接过话筒后,笑说梅国云那些话把他“架”出来,是把他“绑架”了,他感谢罗大明,说他其实是罗大明的粉丝,罗大明是海南非常优秀的知名朗诵艺术家。

    孔见的真性情获得了读者的热烈回应,层出不穷的问题不断抛出。《椰城杂志》主编韩芍荑向孔见大声地尖锐提问“是否把自个看透了?”孔见看着她,又看看大家,最后伴着那种淡淡的真诚的笑容,答:“我还没完全看透自己,还要继续看,慢慢看!”

    名家名片

    1960年12月生于海南岛,现为海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天涯杂志社社长,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主要从事随笔、小说、诗歌创作和哲学研究,兼习书法。作品以思想性见长,有随笔集《卑微者的生存智慧》、《赤贫的精神》、《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诗集《水的滋味》,评论集《韩少功评传》,以及小说《河豚》等,并有多篇论文发表,作品收入多种选本。主编的著作有《云起天涯》、《蓝色的风》、《对一个人的阅读》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04版:双创让我们更幸福
   05版:都市·关注
   06版:国内新闻·综合
   07版:聚焦国产C919大型客机
   08版:千年古丝路 又闻驼铃声
   09版:尚游周刊
   10版:经济·动态
   11版:都市·现场
   12版:国际新闻·综合
   13版:副刊·文化
   14版:体育新闻·综合
   15版:文娱新闻·综合
   16版:海南地产
在不幸中寻找幸福的方向
▼孔见作品简介
海南省新闻界书画家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