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关注2016年高考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 闻

03版
关注2016年高考
 
标题导航
相比“题海”战 当年的匮乏也是种痛
“互联网+”模式 走出农业转型新路
高考微直播
当日话题 阅读量破140万
感受海口“双创” 感叹“海口速度”
市政工人全力保障 考生回家之路
“只要不退休 我就在岗位上”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6年6月8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陪考家长回忆当年高考
相比“题海”战 当年的匮乏也是种痛

    本报6月7日讯(记者李银 实习生李珊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又称“高考”,于1952年实行,于1966年废除,于1977年恢复。是我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之一,也是国家教育考试之一。

    7日上午,2016年高考拉开序幕。9点钟,当第一科语文考试的铃声敲响,考生三年的付出就要得出结果。而在这些考生的背后,陪考家长们的辛劳也不容磨灭。趁考生们奋笔疾书之际,记者近距离走进那些陪考父母,去感受他们那时的青葱岁月,那时忙碌紧张的高考时光。

    市民詹红丽说,1988年参加高考,当回忆起多年前的高考时光,詹红丽表现得很平淡,但是也带有些许的遗憾。“虽然时隔那么长时间了,但对于高考时的情景还是记忆犹新的,毕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嘛!那时候报考的文科,有6门课程需要考试,每科100分,当时只有学校发放的复习材料,备考条件不如现在,备考压力也没有现在那么紧张。不过说到有什么遗憾的事情,以前可能感觉不到,但现在想想还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能再给我一次高考的机会的话,我也一定会加倍努力。”詹红丽说。

    刑誉敏是1986年参加的高考,当时考生也分了文理科,高考共考六科,每科100分。与现在高考不同的是,当时在高考前学校会举行“选拔考试”,只有进入拟定考试名单的学生才能参加高考,而并非所有的考生都能参加高考。

    据刑誉敏介绍,当年是先填志愿后揭晓成绩,记得高考结束后不久,学校就组织学生填报志愿。填报志愿时共分三个等级,分别为重点、本科以及专科,没有现在这样细分,“我觉得现在先知晓分数,后填报学校的方法更科学,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考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填报学校,不至于盲目的填。”

    “记得高考的第一天,我是自己走到考点的,距离还是很远。”回忆起当时的高考场景,刑誉敏脸上露出了笑容,深知高考机会来之不易的她,希望儿子在2016年高考中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儿子参加了2016年高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刘女士说,1989年对于她来说,是人生的转折点。她回忆里的高考,除了天气比较炎热外,还有家人的陪伴。1989年,刘女士进入高考复习的冲刺阶段。“那个年代,同学们家里条件普遍不算很好,即便是高考,也没有各类课外辅导资料和陪考。”刘女士说,班上同学都很努力,因为在那个时代孩子的心中,考上大学不仅意味着成才,更是一种荣耀。

    “当年考砸了一出考场就哭了”。刘女士1989年参加高考时父母既没有送考陪考,也没有特意准备什么,“现在很多家长会订酒店住在考场附近”。

    “1991年,参加了高考,当时根本就没有什么额外的复习资料,就是课本,还有几张老师油印的资料,看到最后,油印的字迹都模糊了。”市民方丽说。

    而如今,女儿从小就参加了各种课外辅导班,今年,女儿在四中高中部参加2016高考,女儿备考时,班里发了不少资料题,方丽也给她购买了多套历年高考资料题,孩子叫苦不迭,她也很心疼。“但跟女儿的‘题海’之苦相比,我当年的匮乏也是一种痛苦。”

    那年我们的高考——3+3模式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 闻
   03版:关注2016年高考
   04版:关注2016年高考
   05版:专版
   06版:双创新闻
   07版:双创新闻
   08版:国 内
   09版:尚游周刊
   10版:国 内
   11版:国 际
   12版:社 会
   13版:经 济
   14版:体 育
   15版:教 育
   16版:教育周刊
相比“题海”战 当年的匮乏也是种痛
“互联网+”模式 走出农业转型新路
高考微直播
当日话题 阅读量破140万
感受海口“双创” 感叹“海口速度”
市政工人全力保障 考生回家之路
“只要不退休 我就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