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副刊·骑楼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关注2017海南省两会

03版
关注2017海南省两会
 
标题导航
天后宫:33块石碑讲述传奇
海南北漂画家将 为阿曼国王画肖像
王明森幼教主题 摄影作品屯昌开展
“你是我最美的诗” 椰城浪漫派对举办
中国成为2018年 古巴国际书展主宾国
王芳教你最好的方法读唐诗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2月2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缮完毕对外开放 椰城又添文化风景
天后宫:33块石碑讲述传奇

    岁月可以将容颜带走,但也会把厚重留下。位于海口中山路骑楼老街的天后宫,建于元代,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海南规模最大的妈祖庙,更是海口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载体。

    天后宫曾一度破败不堪,多处残垣断壁。2013年9月,市文物局开启了天后宫的修缮保护规划。历经1000多个日日夜夜,近日,海口天后宫修缮以及布展完毕,并向市民免费开放。在修缮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珍贵文物,这也预示着海口天后宫的前世今生和传奇故事被更多的人所知道。

    □本报记者 吴雨倩/文 黄一冰/图

    A 修缮

    历时3年多正式免费开放

    2月17日,虽是冬日,海口依旧微风暖阳,骑楼老街游人如织。在骑楼老街上,占地600余平方米,庄严大气、古色古香的天后宫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的关注。来自江西的游客张先生说,数年前途经海口天后宫,残旧的木门和满是青苔的墙壁看起来非常简陋。但现今的天后宫焕然一新,房屋构建上的壁画、浮雕栩栩如生。房檐上的祥云、横梁上的官印雕刻、梁柱下的灵狮雕刻等活灵活现,木雕装饰工艺极为精湛。

    海口市文物局副局长蒙文雷介绍,2010年初,233名市民联名写信给海口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尽快收回天后宫,还庙于民;2012年2月,天后宫产权归海口市文物局;2013年开始,市文物局启动了天后宫的修缮保护规划,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于2015年修缮完毕,2017年1月底布展结束。

    作为中华妈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后宫承载着海口老城区不可割断的文脉。据史料记载,天后宫是目前海口市现有庙宇中最为古老的一间,其建筑材料上乘,工艺精湛。此庙一部分建筑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机炸毁、拆除,显得破旧,但其木雕装饰工艺较为完好,石柱底座的石雕花纹仍然完整,具有一定的研究参考价值。

    此外,妈祖文化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海南已有大小妈祖庙近200多座。2014年12月3日《海口天后祀奉》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名录,是海口市第7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天后祀奉》作为妈祖信俗的一项民间活动,具有极其鲜明的地域色彩,其厚重浓郁的古风与庄严肃穆的气氛已经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祭祀文化,经过700多年的积累如今更成为海口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俗。

    B 发现

    33块石碑呈现天后宫传奇故事

    一进门,一扇2米多高、有十余枚门钉的斑驳大门吸引了市民谢阿姨的注意。蒙文雷解释说,门钉是地位和级别的象征,这扇门于清代建造,说明了妈祖文化在当时的盛行和辉煌。“从损毁程度看,这扇门保存依旧相对完好,使用的不算多,应该只是侧门。”

    另外,天后宫展示区分为两个展厅。左展区展示妈祖其人、妈祖文化、妈祖庙在中国的分布、海口天后宫、天后祀奉等历史脉络、文化;右展区展示此次修缮过程中挖掘并收藏于天后宫的33块石碑以及石构件展品。展厅中还运用了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利用平面、空间、光影和色彩,勾勒出天后宫历史、民俗、艺术的精彩轮廓。

    一块写着“天妃庙田记”的石碑非常醒目。海南省道家协会秘书长刘聃说, “田记”意味着土地证,碑文上的意思写明海口天后宫的来历。“天妃庙田记”碑文讲述的是,明代时期,一名广西五品官李珊廷途经此地,突然患病,来到当时的天后宫求教道士治病。后来病治好了,为了酬谢道士,李珊廷特地购买了天后宫附近周边的土地赠送,扩宽天后宫,达到了14.7亩地。刘聃指出,此次的修缮,不光是对文物的清理和挖掘,也对之前海口天后宫的相关历史疑问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在此次的挖掘修缮过程中,共发现33块碑文,其中两件保存达到80%以上完整。其余31块石碑上刻着“永垂不朽”四个大字外,记录了1502年至民国时候,各大商铺的名号,用于记录他们捐赠整修天后宫的款项。

    此外,修缮中还挖掘出了一对门柱,“当时需要14人搬运方可,一对石柱重达4000多斤,上面刻有一副对联。写的是‘花香风浪静蜃楼月朗定禅心,海阔夜珠光天柱日高生汉色’,意蕴高远,心怀广阔。同时,挖掘出的其他石柱石础共十余件收藏于展示区内。

    C 保护

    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和珍贵文物

    天后宫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咸丰十年(1860年),2000年6月15日,海口市政府将其遗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不久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同年11月,海口市商贸企业改制时,将天后宫当作直管公房抵扣职工安置费,作价卖给原中山华侨商场职工,天后宫曾一度成了私人店铺的仓库。现存的天后宫主体部分,飞檐走壁间,依然可见当年建筑的恢宏气势。建筑专家对它的建筑风格赞叹不已,认为那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抬梁式结构,做工精细,雕工精美,亦可见妈祖文化在海南的源远流长。

    从宋元开始,我国的海上交通和贸易迅速发展,海南作为海上航运要地,以及本身拥有的珍贵热带作物货源和海产品,吸引了大量商贾。随着海运经济的发展,妈祖文化便随福建或广东商人落籍海南,他们乘船渡海而来,立庙拜祭妈祖,他们的行为深刻地影响了本地居民及其后人。

    修缮海口天后宫,最为困难的细节在哪里?蒙文雷回忆,应该是修旧如旧,保持原貌吧。“海口中山路的天后宫是目前国内留存规模较大、选材上乘、梁架木雕工艺精湛繁复的妈祖庙。抬头细看横梁上各种精美的雕刻,嬉戏玩闹的灵鸟、飒爽出阵的天将、翻腾怒哮的神龙……此外,壁画更是手工细致美轮美奂,人物表情和衣着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虽有受损痕迹,仍可见当年建筑的恢宏气势。”

    然而,修旧如旧并非说的这么简单。因为当时手工艺人的手艺精湛,在壁画和雕刻上栩栩如生,后人在有些损毁严重的地方,找不到原貌,难以完整修复和清洗。“有些浮雕上的鎏金画,只能先用喷漆加以保护,找到原貌图后再加以修复。”另外,海口天后宫虽然已修缮完毕,且向市民开放,但还有许多的文化内涵和珍贵文物还在继续挖掘中。“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是永远不会停歇的。”蒙文雷说。

    ■ 记者手记:

    天后宫的记忆

    对于土生土长的海口人而言,海口天后宫的记忆可谓深刻。农历腊月二十九,海口天后宫布展完毕,迎来了第一拨市民游客。有些老海口人听闻此消息,早早便进入参观。焕然一新的容貌,红瓦白墙和规划得当的展厅,让市民们有点“无所适从”。从前的破旧不堪,无人管理,到现在的庄严大气,古色古香。

    从一进室到过庭到二进室,再到正殿,新面貌满满当年的气息,精致的浮雕,美轮美奂的壁画,甚至石阶都是当年的样子,就像加了一层高级滤镜,将原来破旧的东西像变魔术一样崭新了。

    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从中挖掘出的文物,是对妈祖文化的深层次认识,也是更深层次的保护。东厢房是天后宫的展示区,也最为吸引市民游客,33块石碑和石柱等文物,记载了海口天后宫的传奇往事和前世今生,值得解读和研究。

    近日来,海口天后宫市民游客络绎不绝,此处不是简单的旅游景点,而是文化的驿站。如今,延续700多年的妈祖大巡游为民祈福活动依然在海口市中山路老街上演,已成为海口老城重要民俗文化活动。妈祖大巡游从中山路启程,天后宫不可动摇的神圣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该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妈祖文化,是我们一直探寻的话题。不可固守陈规,也不能任意思变,而是在一步一个脚印中稳步发展,不断弘扬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 (吴雨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关注2017海南省两会
   03版:关注2017海南省两会
   04版:关注2017海南省两会
   05版:双创新闻
   06版:经济
   07版:国内
   08版:国际
   09版:文娱
   10版:体育
   11版:副刊·骑楼
   12版:地产周刊
天后宫:33块石碑讲述传奇
海南北漂画家将 为阿曼国王画肖像
王明森幼教主题 摄影作品屯昌开展
“你是我最美的诗” 椰城浪漫派对举办
中国成为2018年 古巴国际书展主宾国
王芳教你最好的方法读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