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嫦娥五号完成绝大部分大型试验
“蛟龙”号完成 2017年“第一潜”
嫦娥四号将拉开 中国探月四期大幕
今年取回月壤 他日载人登月
我国火星探测器 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南海海底再次 发现“大洋红层”
我国探测瞄准火星、小行星和木星
六位“嫦娥”去探月 各司其职有不同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3月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海海底再次 发现“大洋红层”
2月28日,“决心”号上的科学团队成员在岩芯实验室观察讨论“大洋红层”样品。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决心”号3月1日电 由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三次南海大洋钻探进入关键时期,科学家在南海北部的海底意外发现了“大洋红层”。这是大洋钻探在南海海底第二次发现“大洋红层”。

    据“决心”号上的海洋沉积学家、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刘志飞教授介绍,2014年,在我国科学家主导的第二次南海大洋钻探IODP349航次中,曾在南海中部海盆第一次发现了“大洋红层”,当时位于大洋地壳玄武岩之上。此次在南海大陆斜坡的底部再次发现了“大洋红层”,到目前已有一百多米沉积,具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

    “大洋红层”是一种远离陆地、在深水中慢速堆积、在富氧条件下形成的远洋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微米级的黏土矿物,也可能含有微体化石碎片等。由于细小的沉积物在海底停留时间很长,颗粒外表容易形成一层铁锰氧化物,加之沉积环境缺少有机质,这些偏红色的氧化物被埋藏后就将颜色保存下来,形成独具特色的远洋红棕色泥岩,因此被称为“大洋红层”。在现今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海底均有广泛分布。

    为了判断新发现的南海海底“大洋红层”沉积年龄,来自北京大学的黄宝琦、日本岛根大学的古泽明辉和中科院南海所的向荣,轮流值班寻找其中的有孔虫化石。他们将坚硬结实的“大洋红层”样品敲成小块,用双氧水加热,搅拌两小时,熬成好似“巧克力酱”的泥浆后,再用水“冲样”筛选,发现其中有许多有孔虫化石。

    据分析,刚开始出现的“大洋红层”里有孔虫,大约生活在900万年前。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发现了最古老的有孔虫化石,大约生活在1900万年前。也就是说,这里的“大洋红层”至少已经沉积了一千多万年。

    刘志飞表示,“大洋红层”代表了远洋和极其安静的深海环境,在南海的海底沉积发现“大洋红层”,说明当时的南海是面向西太平洋开放的边缘海。而现今的南海是半远洋沉积环境,南海东部的菲律宾岛弧带向北移动,致使南海成为半封闭海盆,深海环境发生了巨大转变,现今的南海海底再也没有“大洋红层”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双创新闻
   05版:社会
   06版:经济
   07版:国内
   08版:国内
   09版:国际
   10版:国际
   11版:体育
   12版:汽车周刊
嫦娥五号完成绝大部分大型试验
“蛟龙”号完成 2017年“第一潜”
嫦娥四号将拉开 中国探月四期大幕
今年取回月壤 他日载人登月
我国火星探测器 进入初样研制阶段
南海海底再次 发现“大洋红层”
我国探测瞄准火星、小行星和木星
六位“嫦娥”去探月 各司其职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