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双创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文明新衣”扮靓海口建筑工地
美丽古村有支老年志愿保洁队
金融扶贫新模式惠及贫困户
“诊脉”乡村学校发展良方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7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丽古村有支老年志愿保洁队
九年如一日“扫出”最美冯塘

    每天清晨四五点,在秀英区永兴镇冯塘村夜色朦胧中,“沙、沙、沙……”的扫地声就会准时响起,经过4个或清瘦或佝偻的身影一阵忙碌,天亮后这个拥有400多年的古村以美丽整洁的容颜展示在村民和来村里游玩的客人面前。

    打扫村庄的是4位老人,一群不穿志愿马甲的真正志愿者。自该村2008年建设文明生态村以来,老人们义务打扫村庄至今已坚持了9年,一天打扫4次,9年来风雨无阻。

    □本报记者 谢大强 通讯员 陈创淼 张丽珍

    老人带头守护文明生态村

    79岁的陈健钟是老年志愿保洁队的带头人,他告诉记者,2008年冯塘村创建文明生态村,在政府和爱心企业的支持下,原进村的羊肠小道和村内坑洼不平的泥土路,经改造后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还种上了绿化树,增添了石桌、坐椅、健身器材等休闲设施,村中的污水塘经清理改造,水清景美了,不再臭了。

    由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平时村里以老人和孩童居多,“那时候村里连一名保洁员都没有。”陈健钟说,不久后,焕然一新的村庄路边长满了荒草,地面随处是垃圾,与文明生态村极不相称。看不下去的陈健钟第一个站出来,他拿起大扫帚,对休闲点、村道认真清扫。

    由于需清扫的公共区域较多,原割橡胶养成早起习惯的陈健钟每天凌晨4点多就起床,这时天还没亮,老人于是找出割胶灯派上用场。见丈夫每天扫地太辛苦,陈健钟的老伴黄春香尽管背已驼了,但她没有一声怨言,主动加入到支援老伴志愿保洁村庄的队伍。

    即使再忙也没落下一天

    冯塘村村民休闲点有一株百年小叶榕,加上绿化种了许多小叶榄,每日落叶较多,路边的荒草一周不砍就长高,村里的环境保洁劳动量较大。看到两位老人起早贪黑打扫村庄,59岁的冯在恩和妻子吴金凤也主动加入了进来。

    冯在恩、吴金凤夫妇种了8亩香蕉、4亩多瓜菜,尽管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地里忙活,但即使收割香蕉、瓜菜最忙的时候,二人也没落下一天打扫村庄。“自己的村子要自己爱护,生活在干净整洁的村子里,我们心情也舒坦。”冯在恩说。

    9年来,老年志愿保洁队的4位老人形成了默契,每日凌晨,不需要相互提醒,以“沙、沙、沙……”的扫地声为号,其他人就会陆续赶来。陈健钟老人说:“就算有人生病了,其他人也会主动帮生病的人多负担一点。生病的只要还能下床,就算起得晚干得少点,都会来一起干。”

    村民受感召主动做卫生

    冯在恩、吴金凤的儿子冯思祥不想让父母太辛苦,每天早晚也坚持帮4位老人打扫村庄。不久前,秀英区将永兴镇农村环卫保洁交由海口玉禾田环境服务公司托管,冯塘村配备一名保洁员,玉禾田公司将冯思祥招录为该村专职环卫工人。对此,4位老人依然没有停下志愿服务的脚步,“总算有人接班了,人多了打扫就更加干净,也不会太辛苦。”冯在恩说。

    冯塘村民小组长冯在福说,4位老人打扫村庄都是自觉行动,扫坏了很多扫帚和垃圾斗,用坏了多个割胶灯,村里原来每人每月补贴100元,现在才涨到每月200元,“这点钱其实只够买劳动工具,他们虽不穿志愿马甲,却用行动真正诠释了志愿精神。”

    在老年志愿保洁队精神的感召下,如今村里无论大人、小孩都养成了自觉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主动做好自家房前屋后的卫生,打扫好院落周边及小巷的卫生,让这个古老村庄天天都是崭新漂亮的样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
   03版:要 闻
   04版:双创新闻
   05版:国 内
   06版:国 际
   07版:健康专刊
   08版:体育/文娱
“文明新衣”扮靓海口建筑工地
美丽古村有支老年志愿保洁队
金融扶贫新模式惠及贫困户
“诊脉”乡村学校发展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