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双创”两周年 海口新蝶变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深入开展百日大研讨大行动
 
标题导航
助力一座城市的砥砺前行
不拘一格出新招 破除卫生管理沉疴
从零到一百 辛苦指数提升城市健康值
他们 感动了这座城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8月4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们 感动了这座城
▲志愿者向市民发送宣传单。
◀海口市疾控中心技术人员检测药品。
◀健康社区安全屋志愿服务活动。

    卫生部门是预防疾病传染,保障群众健康权益的一道重要关卡,繁琐的工作涉及到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你大病痊愈;当你在水质清澈的泳池中畅游;当你在市场放心选购着蔬菜和肉类;当你住进酒店舒适整洁的客房;当你去理发店剪了个漂亮的发型……

    你可知道,这背后饱含着医疗卫生战线各岗位工作人员多少辛勤的付出?

    我市医疗卫生行业多年来一直面临着任务重、人员少的困境,是许许多多甘于在平凡岗位中默默付出的卫生人,用不知疲倦的脚步和高度的责任心守护着百姓的身体健康,以及衣食住行的卫生安全。

    在城市的“蝶变”中,他们从来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卫生健康保障前沿,却从来不会缺席。

    他们值得我们由衷地道一声:谢谢!

    □本报记者 李晶晶

    忠于职责托付  他是保障人民健康的“守门员”

    天空中飘洒着蒙蒙细雨,当记者赶到当天凌晨才确定的采访地点时,一群人正或蹲或站在小区总水管旁边。一个满头银发,身穿浅蓝色制服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市卫生监督局副局长李松正在指导疾控技术人员提取水质标本。

    “表前、表后和末端水都要取,多采几份样本,查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他一边说着,一边撑着膝盖缓缓站起,20多年的痛风让他每一次蹲、站、爬楼梯、甚至行走都有些困难,但这些动作在他每天的工作中都要重复无数遍。

    在认识李松的6年中,每一次灾后恢复、日常巡查、投诉处理的现场,总有这一头银发,一身制服,微微驼背的身影。无论是小区、酒店还是公共场所,全市数千家供水单位的水泵房和蓄水箱几乎都在地下室或楼顶,许多地方都不通电梯,多年来,山东汉子李松就是用这样略带歪斜的脚步,一遍又一遍的走到关系着饮用水安全的“源头”,严格细致地为海口居民的饮水健康把着关。

    “双创”工作启动了,卫生监督机构承担着全市“双创”中重点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及医疗市场卫生监督的创建任务,需要完成的指标能细化成上百项,作为监督队伍的带头人,李松始终带头沉在第一线,从制定方案、组织动员、培训指导,再到督导检查,达标验收,每个环节,都坚持亲历亲为。

    “来啦?”11月11日,当李松带着澄迈“双创”考察团走进国贸海德堡酒店大堂时,客房部负责人董秋玲一声简单的招呼中透露出熟络。从酒店大堂到客房,从布草消毒到卫生档案的收集创建,一年多来,李松和他的同事早已数不清来了多少次,手把手的把“创卫”要求一一讲解给从业人员,讲不懂的就示范给他们看,凌晨3点多还在电脑前帮着酒店整理各种档案资料。

    付出也有回报,最让李松高兴的并不是获得了去年“双创先进个人”和今年“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而是他分管的公共场所卫生工作、饮用水卫生工作和学校卫生工作在2016年“创卫”国检时得到肯定、高分通过;同时,他参与编写的《海口市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指南》、《海口市供水单位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指南》已成为监督机构和经营单位开展创建工作的工具书;他力主在我省率先推行的“沐浴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供水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也在相关领域有序推进。

    “李局的日历是没有星期礼拜天的。”市卫生监督局饮用水监督科科长许超凡记得,在“创卫”的攻坚阶段,海口市内一酒店的水突然出现余氯超标,从晚上10点接到警情后,李松一直在现场协调指导整改,一直忙到次日凌晨4点多,直到水质达标后才打了一会盹。

    也正因为李松凡事都亲力亲为,没有一点领导架子,同事们送了他一个有爱的绰号“三当局长”,意思是他既当副局长、又当监督员,还当司机。

    可毕竟已经55岁了,长期超负荷的工作也让李松吃不消,今年元旦前夕,他由于劳累过度突发高烧住院,本以为终于可以休息几天,但李松却不听家人劝阻回到工作中。

    “我自己也学医,懂得照顾身体的。”看着爱人为自己备在手提包里的硝酸甘油片,李松笑说,干卫生监督干了一辈子,就想把应尽的责任尽到,对得起群众的信任就好。

    中午1点半,还在京华城检查指导四小门店的李松没来得及吃饭,又接到了电话,福隆广场有用户反映水质问题、龙华区的创卫点位还需要巡查……

    热血流淌架起和谐医患的桥梁

    今年3月,家住琼中县黎母山镇的82岁高龄患者王月梅因右肾切除手术急需术前备血,却遇到血库告急。

    “患者年岁高,如果术中用血不足,很可能就下不了手术台了。”,为了给老人备血,患者家属全都参加了血型分辨,却没有相吻合的供血人,老人眼看着难以及时接受手术治疗。

    就在最危急的关头,外科护士梁美莲主动提出,自己的血型与老人相合,愿意献血。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深知生命的可贵,也最能体会到缺血时急需救命血时患者和家属的心情,如果我的血能帮助老人康复,就是值得的。” 梁美莲说。

    在医护人员全力以赴的救治下,老人的手术非常成功,半个月就康复出院。为表达对梁美莲及外科全体医生、护士的感激之情,老人的子女特意从琼中赶制了一面锦旗送到医院。“医术精湛值信赖,热情护理暖人心”,一句简洁的话语,表达了患者医务人员热情服务,精心诊治的高度肯定和赞扬,也体现了医生护士关爱病人,服务病人的崇高精神和道德情操。

    树优良作风,抓优质服务,创优美环境,树文明形象。“双创”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创建,对标完善软硬件设施设备,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众多医护人员更是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真情挚意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用无私的爱心彰显出救死扶伤的职业风范,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两年间荣誉累累,其中,市人民医院先后被确定为“海口市创建文明城市示范点”和“病媒生物防制示范单位”,连续保持美兰区“双创”工作指挥部颁发的“文明卫生流动红旗”,医院餐厅获国家级慢性非传染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健康示范食堂”等荣誉称号;市第三人民医院荣获由海口市“双创”工作指挥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的“海口市文明卫生单位”;市妇幼保健院先后荣获“2016年琼山区‘双创’先进单位”、“2017年文明服务窗口”称号,成为医疗机构参与“双创”的典范。

    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志愿

    服务队送急救知识进万家

    “实施心肺复苏时,首先要观察周围环境是否适合施救,然后检查患者意识……”7月15日上午9点,第16期“急救微课堂”在海口万绿园的“急救安全屋”准时开课,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志愿服务队早早来到了“急救安全屋”,为现场的30名市民普及急救知识。

    从今年4月起,由海口市120急救中心发起、倡导和组织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普及知识、开展急救培训的“急救微课堂”,每逢周六上午都在万绿园热闹开启。

    “掌握了急救技能随时都能派得上用场。”市民刘先生说,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着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结合道具练习,让大家能够快速地掌握急救技能。

    据了解,今年5月20日,市120急救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成为全国首个急救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经过中级救护课程学习,获得急救志愿者认证,加入到为市民提供紧急医疗救助、急救知识宣传、急救技能培训、突发事故和灾难自救互救演练、大型赛事与活动医疗保障、灾难事故人道救援与救助等志愿服务当中。并在海口市江畔人家小区和万绿园建立了两个“急救安全屋”,定期开展“急救微课堂”,普及包括心肺复苏、紧急止血等在内的急救知识。

    “我们的团队每天都在壮大。”市120急救中心志愿服务队负责人付杰告诉记者,随着海口“双创”工作的深入开展,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走街串巷宣讲”变成了现在的“市民主动参与”,成员也扩充到6个分队,330多名注册志愿者的大队伍,大家把知识带到“急救微课堂”,并以此为点辐射更多的人群,营造出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未来,志愿服务团队将逐步把更多急救知识送到基层,开展独具特色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固定课堂宣讲,为大型赛事急救志愿者医疗保障服务,保证急救安全屋执勤。

    用最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病人

    曾经,在海口市人民医院门诊大厅的挂号及缴费窗口前,时常可以见到人山人海的排队场景,有时长长的队伍甚至延伸至医院大门口处。

    深知患者排队不仅耗时费力,还让原本焦虑的情绪变得更加烦躁,市人民医院不断向外院取经,引进多种先进技术设备,改变以往单一的挂号和缴费方式,实现了挂号缴费与网络的高效结合,让患者真正感受到便捷服务。

    为了尽可能解决患者非医疗服务方面遇到的难题,做好医院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市人民医院将商业运营中“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模式融入到了医院的非医疗服务中,探索出一套“院前—院中—院后”的完整服务链条。

    如今,患者到医院前,可通过七种方式预约挂号、预约诊疗和预约床位。到院诊疗时,门诊入口、大厅及各楼层的导诊员引导分流患者就医、检查、取药等,避免患者因不熟悉医院服务环境、服务程序而来回折腾,也有效地缓解了门诊的拥挤状况。对于老弱病残、行走不方便的病人,医院还会提供免费的轮椅。为方便外籍患者就医,医院“贮备”有英语、法语、韩语、德语、日语等20多名医务人员提供免费语言帮助。

    此外,医院在院内及车站设有接送点,提供专车免费接送出入院病人到市内各个汽车站、火车站,还为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属提供车船飞机票、出租车、酒店等预订服务,真正实现医疗机构作为窗口单位的公共服务功能,便捷患者就医。

    他抱着哭闹的患者像抱着自己的孩子

    一提到手术室,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幽静、冰冷和恐惧。但不久前的一天,发生在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手术室的这一幕,却深深震撼了许多人的心,改变了他们对医院的感受。

    一位小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来到陌生环境,孩子总是会害怕哭闹,为了确保孩子顺利接受麻醉等术前准备,手术室护士将孩子放在自己腿上,紧紧抱在怀里,一边安抚他,一边做术前准备。

    小医大爱,立足平凡岗位,真心付出自己的爱和呵护,也许,对孩子来说,这就是冰冷手术室里最温暖的地方吧!

    医者仁心,致敬!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深入开展百日大研讨大行动
   04版:“双创”两周年 海口新蝶变
   05版:双创新闻
   06版:“双创”两周年 海口新蝶变
   07版:“双创”两周年 海口新蝶变
   08版:“双创”两周年 海口新蝶变
   09版:“双创”两周年 海口新蝶变
   10版:“双创”两周年 海口新蝶变
   11版:国内
   12版:国际
   13版:社会
   14版:经济
   15版:体育/文娱
助力一座城市的砥砺前行
不拘一格出新招 破除卫生管理沉疴
从零到一百 辛苦指数提升城市健康值
他们 感动了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