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娱乐 上一版3  
 

01版
要闻

02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传承老手艺 “舞”动新生活
梅国云笔外意象 探讨孩子早恋问题
本土作家曾万紫 举办新书分享会
刘恺威获 最佳男演员
刘海粟遗作追忆“沧海一粟”
迪士尼打造 首部华语爱情电影
海口再添温泉乐园 融入表演吸引游客
《英雄本色2018》 热血沸腾兄弟情
资讯广场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11月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龙舞
传承老手艺 “舞”动新生活
为市民生活增添喜庆,呈现浓浓海南文化
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上进行龙舞表演。 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本报11月4日讯(记者吴雨倩)披着红红火火的龙衣,像蛟龙过江般地腾空而起,龙头飞舞、头尾交跳、龙身摆尾,配合得非常完美,市民不禁热烈鼓掌。近日,这一幕发生在凤翔湿地公园的“海口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活动上,传统的精湛技艺栩栩如生,令人回味无穷。

    龙舞起源于人们对龙的迷信,距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耍龙灯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龙舞的主要部位是龙头、龙身两个部位。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为九节龙、十一阳龙、十三世龙、多者可达二九银龙。十五节以上的龙比较笨重,不以舞动,主要是用来欣赏,特别讲究装潢,具有很高的工艺价值。

    已经研习龙舞技艺40余年的老艺人文龙告诉记者,海口市龙华区、美兰区都有舞龙队伍。逢年过节,海口街坊乡里的民众都喜欢扎龙、舞龙,尤其是以龙文坊的舞龙活动著称。龙文坊是海口历史最悠久的街坊之一,因其状似两条须龙,被认为是龙的家乡。

    逢年过节,居民们便聚集在龙文坊附近,造龙、舞龙,庆祝平安吉祥、五谷丰登。活动高潮多在农历正月至二月间。清朝末年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龙文坊的龙队沿街游行表演,龙队浩浩荡荡,威风凛凛,成为当时海口的一大盛事,为海口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增添喜庆、祥和气氛,呈现出一片浓浓的海南文化。

    “目前,我市有6支左右的舞龙队伍,”文龙说,海南龙狮是传统的舞蹈,于2009年申请为非遗保护项目。

    如今,他正教授着一支名为“龙武醒狮团”队伍,团里有近60名成员,年龄跨度较大,从十余岁到五十余岁的团员都有。龙舞的表演形式有多种,九节以内的侧重于花样技巧,较常见的有包括,江龙漫游、龙头飞舞、头尾交跳、龙身摆尾等。

    其中,十一节、十三节的龙,侧重于动作表演,有各种各样的金龙玩珠、火龙刀蜡,应有尽有的花样让我们眼花缭乱,非常好看。2015年,文龙带领着龙武醒狮团到琼中参加全省的龙舞大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令文龙担心的是,随着年轻人外出工作,学习龙舞的的人越来越少,队伍青黄不接;其次,参与扎灯舞龙的手艺人难找,扎灯需要三到四个月,会扎灯的人少,愿意学扎灯的人更少。最重要的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无法正常发放薪资,所以兼职的人员很多。

    针对以上的困境,市群艺馆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积极举办传承人培训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年轻人关注并学习。此外,集结我市龙舞队伍进行切磋性的比赛,从中挖掘人才,为龙舞的传承奠定良好基础,“舞”动新生活。

    小资料

    龙舞,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祈求平安和丰收,成为全国各地颇具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龙舞文化,已经遍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地区,以至欧美一些国家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03版:要闻
   04版:国内
   05版:国际
   06版:副刊
   07版:体育
   08版:娱乐
传承老手艺 “舞”动新生活
梅国云笔外意象 探讨孩子早恋问题
本土作家曾万紫 举办新书分享会
刘恺威获 最佳男演员
刘海粟遗作追忆“沧海一粟”
迪士尼打造 首部华语爱情电影
海口再添温泉乐园 融入表演吸引游客
《英雄本色2018》 热血沸腾兄弟情
资讯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