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03版
关注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
 
标题导航
火山口
“遇见海口·最美时光”散文有奖征文大赛
火山口,“石”代的缩影
相看两不厌的火山口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11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火山口,“石”代的缩影

    □ 唐雄

    “马岭开屏障,崚嶒出万山。石田薄云际,丹灶在人寰。白玉飞仙去,金牛何日还。清风岩下树,空对鸟关关。”明代琼山进士、海瑞恩师郑廷鹄400多年前的一首《石山》,将海口火山口地区的环境与人文、民俗与生态,描绘得栩栩如生。古往今来,这片万年火山爆发带来的独特生态地貌和极具特色的火山文化,吸引众多游客纷纷踏至。

    火山口,是火山文化的缩影。走进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大门,犹如进入了玄武岩的石头世界,两条从山下向山上延伸的宽敞登山道,铺着一层大小不等的火山石。那一块块褐红色的玄武时代火山石,布满了岁月的痕迹。

    上山沿途,只见各种形状的玄武时期柱状火山岩,立于路中观赏带。两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涌动的岩浆形成葡萄状、球状、瘤状、管束状、绳索状、扭曲状、珊瑚状。每块岩石色彩斑斓,姿态万千,极像金蟾、石骆、石狮、石猩。几处熔岩流,完整保留着熔岩停止流动冷却后的形状。万年前那一瞬喷发的火山,导致万木烧毁,动物泯灭,人类逃亡。如今,绿意盎然,四周栽种的高大的古榕树和野生重阳树及花梨、沉香等珍稀植物,给人带来生机与绿荫。走在登山道上,毫无燥热之感,唯有清凉。    

    再往上走,便是火山口地区常见的火山民居。民居由四四方方的火山岩堆砌而成,屋顶的灰色瓦片成排垒成一条条排水通道。屋旁,陈列着甘蔗榨汁器、五谷脱壳器、钩犁、耙、躺柜、石缸、石盆、石臼、石磨、木器等许多火山地区自古以来的生产生活用具。触摸这些记载人与石相伴的火山文化脉络实物,我们不得不钦佩火山口人的智慧。他们巧妙地将火山岩磨平,凿成生活用品,达到人石合一的境界,着实令人称奇,叹为观止。

    民居上方,立着两块诗碑。一块是海瑞的《游滴水岩》,另一块便是郑廷鹄的《石山》。海瑞将火山口的万千景象,尽收诗中:“露磴盘圩郁万岑,碧峰飞映翠华临。鳌飞玉栋浮云烂,鹊隐琼岩对雪峰。石顶有泉时滴滴,洞门无日昼阴阴。簿书多瑕偏乘兴,潦倒尊中有满簪。”让人平添无限遐思。

    从清朝道光年间建造的山神庙和罕见的野菠萝群旁走过,便是万年前海底咆哮、烈火喷薄而出的火山口。火山爆发口直径220米,深90米。豁口立着一块写着红色“火山口”大字的火山石。坑内分层生长着茂密蕨类和灌木等植物,坑底景象与海瑞描写的吻合,极具神秘色彩。

    登至峰顶222.8米的海口最高之巅,不禁想起杜甫“一览众山小”之句。俯视海口市区高楼林立的雄姿,远眺波涛汹涌的琼州海峡,看青葱绿意的山麓飘起袅袅炊烟,巍然壮观。清风拂面,富氧的清新空气沁入肺腑,心旷神怡。

    火山口,浓缩了一个“石”代。如今,其火山生态与文化的完美融合,又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缩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03版:关注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
   04版:国内
   05版:国内
   06版:国际
   07版:副刊
   08版:体育/文娱
火山口
“遇见海口·最美时光”散文有奖征文大赛
火山口,“石”代的缩影
相看两不厌的火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