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03版
美舍河故事·系列报道③
 
标题导航
海口馆特色展品展示“大美海口”
2017中国海博会 下周在湛江举办
海口首用“微创术”修复污水管道
“大雪”至速降温 全岛最低温10℃
海口市四所中小学获批建设
关注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
美兰区开展农村低保 及特困对象精准排查
我市已建成11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
农户变“养猪达人” 好学勤劳拔“穷根”
市国税局送策上门 助力环保事业发展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7年12月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户变“养猪达人” 好学勤劳拔“穷根”
三江镇贫困户潘在发日子越过越红火
贫困户潘在发努力学习养猪知识,变身技术达人,日子越过越好。 通讯员 刘平 摄

    □本报记者 曹马志 通讯员 刘平

    12月5日上午,天有些凉,潘在发早早起床,吃过饭,第一件事就是赶到猪舍里喂养自己的60余头猪,忙得不亦乐乎。

    潘在发是海口美兰区三江镇江源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共有7口人,大哥因眼疾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常年疾病在身,他与妻子还抚养着3个正在读书的女儿。“以前就靠种地养家糊口,‘威马逊’时10多亩橡胶和瓜菜都被打倒,没有收成了,小孩上学都要到处借钱。”

    精准扶贫点燃生活希望

    由于缺乏资金、技术,贫困的帽子一度将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压得喘不过气来,“感觉这辈子都看不到希望。”回忆起过往的艰辛,潘在发一度哽咽。

    2016年年初,当政府扶贫工作人员上门了解潘家的情况时,发现一家人的生活比想象的还要艰难。“一家人住在只有10多平方米昏暗潮湿的破旧瓦房里,孩子们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三江镇驻江源村扶贫挂点干部郑声裕告诉记者,镇里决定将其列入精准扶贫户。“由于有过养猪经历,2016年6月,镇里决定扶持他3头母猪,没几个月就生下了十多只小猪仔,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郑声裕说。

    去年9月、11月,镇里又分阶段扶持了潘在发共22头猪,还陆续出资为他修筑了猪舍、沼气池,购置了发电机并补贴了部分饲料费用。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潘在发心中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

    勤劳“猪倌”拔掉“穷根”

    潘在发还主动联系畜牧专家上门到猪舍为他答疑解惑,并在专家的帮助下学习如何为猪“看病”“治病”。镇里组织的农技培训班和电视夜校他一场都没落下。    在潘在发的悉心照料下,猪的数量从十几只壮大到五六十只,第二间猪舍也盖了起来。潘在发成了村里有名的“养猪能手”之一。今年4月,他与妻子将其中18头猪卖掉,进账26700多元。“就在前几天还卖了8头猪,赚了1万多元。”潘在发开心地说。

    利用养猪挣来的钱,潘在发不仅还掉了债,还在政府的帮助下盖起了一层楼房。潘在发一家将于年内彻底摘掉“贫困帽”,搬进新家的一家人再也不用“蜗居”在昏暗狭小的瓦房里。    “做梦都想不到能住进楼房!”潘在发82岁的老母亲符爱英激动地拉起镇政府扶贫工作人员的手,邀请大家走进新家参观。“感谢党和政府帮助!”老人的眼里泛起了激动的泪光。

    谈及来年的计划,潘在发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今年到现在靠卖猪挣了6万多元,争取明年挣10万,再盖一层楼!”潘在发笑着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
   03版:美舍河故事·系列报道③
   04版:要闻
   05版:双创新闻
   06版:社会
   07版:经济
   08版:国内
   09版:国内
   10版:国际
   11版:国际
   12版:体育/文娱
海口馆特色展品展示“大美海口”
2017中国海博会 下周在湛江举办
海口首用“微创术”修复污水管道
“大雪”至速降温 全岛最低温10℃
海口市四所中小学获批建设
关注海南国际旅游岛欢乐节
美兰区开展农村低保 及特困对象精准排查
我市已建成11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站
农户变“养猪达人” 好学勤劳拔“穷根”
市国税局送策上门 助力环保事业发展
海口启动拆除 江东高档别墅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