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副 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标题导航
“中国科举文化展” 述说千年科举之路
“善德家风”公益活动 省图书馆举行
台湾青年在京开启 “互联网+梦想之旅”
河北宁晋发现隋唐 至明清时期的窑址
河北磁县发现 清代王氏族谱
超星杯数字阅读活动启幕
乐亭大鼓传承人 领办书场留住乡愁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8月1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科举文化展” 述说千年科举之路
▲科举考场的模型沙盘。
▲贡院考棚号舍。
▲麻布坎肩夹带用蝇头小楷写满了作弊的范文。
▲清代五子登科、三元及第铜帐钩。
▲清代“春风得意木雕”。
▲仿清文一品仙鹤补子。补子是区分官职品级的主要标志。
▲清乡试朱卷。

    “禁漏初停兰省开,列仙名目上清来。飞鸣晓日莺声远,变化春风鹤影回。广陌万人生喜色,曲江千树发寒梅。青云已是酬恩处,莫惜芳时醉酒杯。”莺儿在旭日的柔光中飞鸣,轻拂的春风带来了回归的仙鹤,洋溢着喜悦之感的诗句,描绘了考生们对科举的信心,及酬谢朝廷恩典之情……

    近日,“中国科举文化展”在海口展出,共展出50余件(套)关于科举文化的珍品。置身其中,仿佛穿越回到千年之前,犹如打开了历史宝匣,触摸历史文脉,领悟历史沧桑与风华。

    □本报记者 吴雨倩 文/图

    展览——以文物、复制品、沙盘模型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科举制度历史变迁

    科举制度,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创立,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兴学堂,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300年,成为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人才选拔方法。

    本次展览分为“科举制度沿革”“科举考试程序”“科举与社会文明”“科举与教育”及“科举的国际影响”五个部分,汇聚大金榜、乡试朱卷、清写本夹带、历代状元题名卷、翁大铨捷报等50余件(套)展品,以文物、复制品、版面、沙盘模型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地展示了我国科举制度的历史变迁,向市民生动地呈现了自隋朝开科取士到清末废止科考1300年的科举兴衰史。

    其中,古籍《千字文》在展览中备受市民关注。它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条理分明,通顺可诵,咏物咏事的韵文,其内容又涉及到有关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今传本南朝梁周兴嗣撰,成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全书一千字,组成连贯通顺的四字句,押韵,便于儿童朗读背诵。

    观点——窥一斑而知全豹,理性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

    科举制度坚持“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任用”的原则,在一千多年里,大量出身寒门的才俊之士,得以获得跻身仕途,一展才华的机会;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思想家和学问家,大都是经过科举道路而崭露头角的。

    海口市民刘菲表示,科举考试是取士之制,学校教育是养士之法,选材必先育才,两者互为依存,密不可分。同时,科举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读书人数急剧上升,在科举主导下,官学、私学、书院以及各种私塾空前发展,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

    在此次的展览中,50余件(套)珍品,70块展板条理分明地展现了1300年来,中国科举制度的发展和走向,市民朋友窥一斑而知全豹地知晓中国科举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而更加理性地分析科举制度的利弊,全面、准确地了解科举制度、认识科举文化。

    然而,历史是不断前进的。来自四川的游客李芳雨表示,曾经处于世界前列的中国,到了明清时期,日渐衰退,尤其是清朝中后期,科举考试的文体以八股文为主,成为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扼杀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到清朝末年,在封建制度行将灭亡之际,“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已成为历史的必然。

    停止科举制度之后,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一月设立学部,将旧有国子监并入,掌管全国教育行政。鼓励读书人出国留学,归国后参加学部主持的游学生考试,并根据考生成绩,相应授予进士和举人的功名后任职。

    影响——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东亚、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文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一的时间,1300年的时间里,产生了数百万的举人,近十一万进士,七百多名状元。隋唐之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和科举制度有着不解之缘。不论是安邦治国的名臣,还是授业解惑的教育家,抑或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艺术家,有不少出身于举人、进士。其中不乏科举夺魁的状元。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不乏科举人士的身影。

    1300年间,除了元朝初期的几十年一度停止外,无论是历史长久的统一王朝,还是不断更迭的五代十国;无论是中原汉族政权,还是各个少数民族政权,都不曾放弃采用这一制度。

    中国科举制度对祖国的统一、社会的和谐稳定、各民族的团结和融合,对中华文明的建设和传播,尤其是对儒家文化和古代教育事业的促进和发展,以及对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民风民俗的形成,都曾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中国的科举制度对东亚、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文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历史上,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等国家一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实行类似的选官制度。

    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西方各国也从中国科举制度中得到启发,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从中受益,找到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文官考试制度。

    ■相关链接

    科举中的作弊

    在此次于海口举办的“中国科举文化展”中,有一件特别的展品引起众多市民的兴趣——麻布坎肩夹带(清1644——1911)。这件麻布质地的中式坎肩,高宽仅为50×55厘米,前后里外均用蝇头小楷写满了用于作弊的范文。

    据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科举作弊中,夹带常见的方法有将经文藏在衣服鞋袜里、密写在衣物或身体上。其他各式随身物品,包括文具、食品、蜡烛等都曾被用作夹带。

    2005年在天津发现了一套完整的清朝考试作弊工具,仅火柴盒大小,共9卷本,均长4.5厘米,宽3.8厘米,厚0.5厘米。每卷本内约有10余篇文章,共10多万字。让人称奇的是卷本内文字约有1毫米见方,通过牛角刻版印刷而成,可见当时作弊手段的高超,并形成了规模。

    此外,在河南洛阳发现的一本《五经全注》,被誉为世界之最的微型书,系清光绪年间科举作弊所用。这本小书有342页,共30万字,书长6.5厘米,宽4.8厘米,厚1.5厘米,宣纸印刷,细丝线装订,书中刊载着《易经》《书经》《诗经》《礼经》《春秋》五经,并附有注释和序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04版:城市更新
   05版:关注澄迈体育事业发展
   06版:粤桂琼十一市报业联盟专版·茂名
   07版:国 内
   08版:国 际
   09版:社 会
   10版:经 济
   11版:副 刊
   12版:体育/文娱
“中国科举文化展” 述说千年科举之路
“善德家风”公益活动 省图书馆举行
台湾青年在京开启 “互联网+梦想之旅”
河北宁晋发现隋唐 至明清时期的窑址
河北磁县发现 清代王氏族谱
超星杯数字阅读活动启幕
乐亭大鼓传承人 领办书场留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