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2019海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2019海南两会

03版
2019海南两会
 
标题导航
“湿”意海口 众享生态福祉
上下联动做好规划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构筑学校生命共同体 打造全面育人新模式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9年1月31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一小学
构筑学校生命共同体 打造全面育人新模式

    做手工、学摄影、卖报纸、写春联……这个寒假对于海南省农垦直属第一小学的学生来说有些“忙”,他们的寒假作业有点特殊,除了传统的书本知识题目作业外,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学生策划、教师指导、家长参与的方式一改自上而下的传统教学模式,解放教师和家长的双手,让学生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农垦一小以学校为纽带,使老师、家长和学生一起形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和不断完善自我的生活文化团体,让学校成为了师生、家长成长的“生命共同体”。

    □本报记者 刘骄骄

    A

    坚持以人为本 创建班级共同体

    1月24日,天刚亮,农垦一小六(5)班的学生吴瑞霆就起床开始检查、调试他的相机装备,为当天“我是小小摄影师”活动做准备。“这是我本周第二次参加实践活动了,与上次不同,这次的活动是我策划,我主导的。”吴瑞霆告诉记者,前两天他参加了班级“吉言”小组举办的“小小菜园活动”,觉得很有意思,这次终于轮到他“做主”可以大显身手了。

    “今年寒假我们班共组建了12支小分队,这12支小分队将围绕不同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我是小小烹饪师、我的电脑我做主、我在图书馆的三场活动,我是卖报小行家......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自己策划的。”据六(5)班班主任吴映玲介绍,目前,学校各班级已经开始尝试组建4到5人的班级小组,形成学习共同体。学生以共同体为活动单位,小组内可以互帮互助、互相监督。

    “当形成小组凝聚力之后,班级就开始专注小组的个性发展。例如每个小组取一个寓意深刻的名字。”吴映玲老师表示,今后无论是平时的常规生活,还是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学校都将坚持贯彻一个原则即团队原则。以一个小组团队为基本单位,让学生知道小组内部是荣辱与共的共同体。这样才能让班集体中的每个学生都成为这个班级的主人,以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参与班级管理,为班级负责。

    “学校开展这种形式的实践活动非常好,不仅丰富了孩子的假期生活,

    更能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在小组里的重要性。”吴瑞霆妈妈说。

    吴映玲老师同时也是农垦一小的德育主任,她认为,创建“班级生命共同体”是对班主任角色和地位的重新思考。“传统班级是管理学生的组织,在这样的班级里,教师是管理人,是权威,是指挥者。学生完全是被动的、被管的、无权的。而在班级生命体中,教师和学生的目标是一致的,师生地位是平等的,班主任角色是全新的。”她表示,在现代教育的管理模式中,班主任的宗旨应该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存在,关爱每个学生的生命质量,彰显每个学生的生命价值。

    B

    促进多方融合 构建学科共同体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未来的教育,绝不会仅限于单一面向,而是跨领域整合性学习,更强调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并且能够真正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最大地激发孩子潜能。

    农垦一小率先认识到这一点,开始大胆尝试改革创新,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取得多学科知识的收获。以三年(3)班小雨分队的认识植物实践活动为例,学生们从植物不同生长时期的形态、味道入手,采用观察、触摸、闻嗅等方式,以听说读写等形式表现,这样在活动中就可以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叶子、花瓣等成长过程,用统计图表示,记录它的成长变化规律,这是数学课的知识;认识植物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关于植物的英语或者歌曲,

    又提升了英语能力;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感受到生命的生长不易,进而学会尊重生命,爱护环境,这是法治道德课的内容;学生将心中最美的植物用画笔记录,这是美术课的内容;学生们在公园内奔走观察,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意志,这是体育课的内容...... 

    “传统的分科课程教学,学科与学科之间互不相通,这样学生固然可以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对于事物的整体性却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三年(3)班班主任周晓慧告诉记者,各类实践课的开展,改变了以往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用实践课本身巧妙地建构了各学科共同体,从各学科专业的角度带着孩子们观察、体验、学习,从而让孩子们对植物有了更深层次、更立体化的了解。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更为开放的课程体系,让孩子们真正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同时,切实感受实践的快乐,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不少家长也表示,这些注重动手的实践作业比那些抄抄写写的书面作业更能培养小孩的创新思维,更符合当代青少年培养方式。

    C

    打造现代型学校 培养幸福共同体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老百姓摆脱了贫困,这其中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提供有保障的国民基本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过去,中国基础教育功不可没。但是,在从生活富裕走向国力强盛的未来几十年,仅仅满足于“读写算”的国民素养教育是完全不能支撑这一发展进程的。实现学校由传统型学校向现代型学校转型,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已成为大势所趋,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凸显学校教育的时代性。

    农垦一小校长黄馨玉认为,当前学校的变革与发展离不开家庭力量的支持,深入牢固的家校关系是实现“生命共同体”建设的关键。

    据了解,为了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联系,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近些年来农垦一小积极邀请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邀请从事某种职业或具有某项特长的家长以客串教师的方式,协助学校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以本次寒假实践作业为例,在活动开展前,班主任会对本班家长资源进行了解,家长从事的职业各自不同,其中蕴藏的教育资源对孩子来说更是一个宝藏。”德育主任吴映玲向记者介绍道,比如,六(5)班吴柏霖小组就利用家长是医生的资源开展了“我的眼睛亮晶晶”实践活动;一(1)班小八组利用家里有采摘园资源开展了“我是小果农”实践活动;四(6)班自由无限组利用家长社区资源开展“写春送福”活动......

    “家校共同体”就是以此为纽带,为家长、教师搭起了一座互帮互助的桥梁,对家长而言是一次特殊的体验,对教师来说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对学生而言更是一场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文化盛宴。黄馨玉校长表示,创建班级管理共同体,构建学科教学共同体,打造家校合力共同体,形成学校生命共同体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让儿童返璞归真,让教师回归初心,让教学回归自然,将自主的热情无限放大,将学习的方法不断迁移,让课程的改革不断深入,才是现代教育的模式。

    “在我看来,支持好学校发展的,不是悠久的历史,不是优良的地段,不是高耸的大楼和一流的设施,也不是喧嚣一时的升学率,而是潜藏在学校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文化因缘、人格魅力和情感互动。”黄馨玉校长说,“学生、家长、教师、学校是命运的共同体、利益的共同体,也是学习的共同体、价值的共同体,更是幸福的共同体。”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2019海南两会
   03版:2019海南两会
   04版:城市美 产业兴⑧
   05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6版: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07版:民 生
   08版:经 济
   09版:国内/国际
   10版:文娱/体育
   11版:粤桂琼十一市报业联盟专版·玉林
   12版:教 育
“湿”意海口 众享生态福祉
上下联动做好规划 加快特色小镇建设
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构筑学校生命共同体 打造全面育人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