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牢记嘱托 奋进椰城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牢记嘱托 奋进椰城
 
标题导航
海口扶贫有温度 百姓幸福有质感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9年4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口扶贫有温度 百姓幸福有质感
农业专家讲解槟榔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摘等,提升帮扶户种植技能。
▲帮扶单位“以购代捐”,增加困难群众收入。
▲扶贫集市增强贫困户脱贫信心。
▲扶贫招聘会帮贫困户找“饭碗”。
▲贫困户自产农产品在扶贫夜市备受青睐。 本报记者 苏弼坤 摄

    四月的海口,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一亩亩田地里的果菜飘香,农户种植的辣椒、豆角等农作物长势喜人,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延伸到村民家门口,构成了一幅脱贫攻坚生动的新农村画卷;一张张幸福的笑脸,一句句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话语,见证着贫困乡村的巨变;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4482户18994人减少到目前的346户851人,22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贫困发生率由3.15%降至0.12%,一串串数字背后,清晰印证了海口扶贫成果取得的成效。

    帮困帮到“点”,帮扶帮到“心”。近年来,海口使出连环招,抓住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和扶贫干部队伍作风转变两条主线,扭住产业关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帮扶有温度,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陈丽园

    用真心实干赢得群众点赞

    “真的很感谢,又给你们添麻烦了”“大哥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3月11日,市住建局质监站帮扶小组到帮扶户石榴园里采摘石榴、给石榴套营养袋。这只是田间地头常见的一幕,干部和帮扶户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农民丰收、干群密切的和谐画卷。

    群众利益无小事,为及时帮贫困户排忧解难,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海口成立19个脱贫攻坚战斗大队、184个战斗中队以及若干个战斗小队,各区三套班子领导挂点19个镇184个行政村,以有脱贫攻坚任务的镇、村为单位,划定脱贫攻坚作战区域,将镇村挂点领导、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村民小组组长等1998名扶贫干部全部编入战斗序列,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各方力量有效整合、攻坚压力传导到位的工作格局,真正实现扶贫开发政策直通脱贫攻坚工作终端,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一直以来,如何让贫困户脱贫和稳定致富,是海口广大干部群众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的课题。在探索实践中,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及感人事迹。琼山区甲子镇仙民村党支部书记林道祥生前一心为民,将自己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贫工作上,诠释了一名干部的最高境界;琼山区环卫局帮扶责任人因车祸住院,刚出院就奔赴甲子镇扶贫点,开展贫困户入户走访工作,为贫困户送去温暖;“一刻也不耽误”的驻村第一书记张萍,放弃休息时间,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带领82户356人贫困户全部脱贫……一支支激情似火的工作队、一段段割舍不断的帮扶情,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

    饮水安全工程引来“幸福水”

    放下菜盆,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美社村村民王子诗熟练地拧开水龙头,看着自来水流进洗菜盆内,他开心地笑了,“现在好了,只要拧开水龙头,就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了,24小时都有水,用水不愁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这件民生实事上,村民们朴实无华的话语给出了真实的回答。据了解,秀英区投入1675万元用于农村与社区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在多个村庄新建水塔6座、机井5口、大口井1口、管理房7座、除铁设备1套、消毒器6套及管道9000多米等,受益村庄9个、人口达23600多人,确保让农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放心水”。

    秀英区饮水工程是海口建设农村安全饮水项目的一个缩影。去年来,我市制定了农村饮水水质检测、贫困村庄农村饮水工程水质检测工作方案和农村饮水安全脱贫攻坚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筹集资金962万元,抽样检测建档立卡贫困户2755户的水质,检测结果全部合格,从而确保贫困户能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同时,共投入1.6亿元加快建设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打了186口井,铺设了75139米的管道,解决了112个行政村,358个自然村,175355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进一步保障农村供水,确保取水距离、供水量、水质全部达标。

    筑牢产业兴乡稳定脱贫之路

    红的洋凤仙、蓝的矮牵牛、黄的孔雀草……4月9日,甲子镇琼星村的赫森花卉基地内,各色花卉竞相绽放,在春日暖阳下展现出别样的魅力。基地里,脱贫户黄少恋和村民正忙着除草浇水。“在家门口上班,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靠双手打工挣钱,工资一个月2500元,生活有了奔头。”黄少恋笑着说。在辽山村,还有很多像黄少恋一样在花卉基地打工的“上班族”,他们在自家门口打工赚钱。据了解,花卉基地采取“企业投资+村民参与”的方式进行扶贫,以当地贫困户为主,拓宽村民收入渠道,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类似的扶贫模式,在海口不在少数。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源头上拔掉“穷根”。为此,海口多措并举发展扶贫产业增加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以“五带动全覆盖”模式促进带贫减贫和特色产业发展。全市共36家企业合作社,着力发展“公司+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抱团发展”和“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五种产业扶贫模式,建立36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641户11257人参与产业组织化,组织化程度从去年86.3%提高到今年100%。通过土地流转、技术帮扶、股份合作、务工就业、订单服务等方式,与贫困户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得益联结机制。

    与此同时,海口开展技术帮扶,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组建市、区、镇三级“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规模,聘请“田教授”通过角色转变实地指导;以消费扶贫促进扶贫产业做大、做强,消费扶贫推动扶贫农产品销售,增强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信心;引进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打造15个镇级电商平台,拓宽电商平台营销能力。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是近年来村民感触最深的,这也是海口高质量推进产业发展最真实的写照。

    “兜”出幸福新生活

    安居才能乐业。去年,海口累计完成2512户四类人员房屋安全性评定工作,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出具“危房改造对象认定表”或“房屋危险性等级鉴定书”。改造1180户全部达到“五个直观”要求,按时入住新房,并由住建部门完成对危改户第三方危房等级鉴定予以确认。

    实施健康扶贫,加大医疗救助,让贫困患者病有所医。“十三五”期间,海口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85户11396人,全部由政府资助参加并购买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健康商业补充保险。设立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健康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政府财政兜底五重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报销后,超出部分由民政医疗救助和政府财政兜底回补,建档立户慢性病门诊和住院实际报销补偿比分别为86.67%和93.56%。市域内全面实现“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

    脱贫大计,教育为先。“以前,每到开学都为三个孩子的生活费发愁,教育扶贫政策真的帮我们解决一大难题。”受益于教育扶贫政策,旧州镇联星村委会后生村脱贫户甘英花心怀感激。海口向核定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发放扶贫资助资金,向农村低保贫困学生发放教育保障资助资金。贫困家庭中的中职技校学生全部纳入识别帮扶对象,由教育部门统一落实教育补助金发放工作。“两免一补”作为普惠性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此外,对因身体残疾原因不能上学的贫困家庭学生采取“送教上门”服务,保障残障适龄儿童权利。

    眼下,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破瓶颈,斩穷根,让海口乡村焕发新生机。海口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扶贫开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年,海口将继续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紧抓产业、就业扶贫关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高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存量贫困人口345户849人全部脱贫,巩固已脱贫4075户17989人家庭收入稳定超过贫困线,巩固已达标出列的22个贫困村脱贫成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牢记嘱托 奋进椰城
   04版:要闻
   05版:国际
   06版:国内
   07版:副刊
   08版:文体
海口扶贫有温度 百姓幸福有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