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民 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海口六旬“灯痴”收藏上千盏灯
超时装修噪音不断 执法部门联动整改
假借贷款诈骗 逃到海口被抓
航模玩家
12345·连心桥
重点查处十二类交通违法行为
违停且未当场纠正的一律拖移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9年8月23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偿捐赠博物馆,写书研究灯文化
海口六旬“灯痴”收藏上千盏灯
王福和收藏的海棠子灯。
王福和在博物馆里给记者介绍,元宝形防风防水油灯的历史价值。
王福和收藏的鹤柄银油灯。

    青瓷省油灯、鹤柄银油灯、海棠子灯、玻璃罩铜制电灯、元宝形防风防水油灯……

    海口供电局灯文化博物馆里陈列着上千盏形形色色的灯。这些都是62岁的王福和老人的收藏,他将收藏的灯无偿捐赠给了博物馆。

    干了47年电力工作的王福和爱好灯具收藏,被人称为“灯痴”。在他看来,每盏灯上都打着历史的烙印,他想将这些灯盏的文化记载下来,留给后人。现在,他呕心沥血研究灯文化,在写关于所收藏灯盏文化的书籍。

    □本报记者 高潮 文/图

    受父亲熏陶迷上灯盏收藏

    8月22日下午,62岁的王福和在家中阅读书籍,为正在撰写的灯盏文化的书籍作准备。他退休前供职于海口供电局变电管理所,在变电站相关岗位干了47年,也跟灯盏结下了一辈子的不解之缘。王福和的父亲是一名电力技术人员,爱好收藏灯盏,他自小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收藏灯盏。

    王福和说,以前娱乐生活贫乏,他把收藏灯盏当成是一种娱乐,一种文化享受,每寻到一件精美的灯盏,他都欣喜若狂,要翻来覆去地看好久。

    王福和以前工作的变电站一般都在农村,他工作之余喜欢走村串户去收罗灯具,遇到与众不同的灯具,他就花钱买下来。加上父亲留下来的灯盏,他家中收藏的灯盏达到了上千件。“灯的材质有铜的、银的、陶瓷的,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民国的灯具最多。”他说,这些灯盏是时代的产物,留下历史文化的痕迹。

    王福和收藏的元宝形防风防水油灯最让他自豪,这盏宋代的灯专门用于船只航行,独特的造型可以防风防水溅。他认为,这对研究海南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很有意义。

    全部收藏捐赠给博物馆

    王福和因为收藏灯具名气在外,被人称作“灯痴”,吸引了不少鉴定机构上门,也有不少人想从他手中收购藏品,都被他拒绝了。“不管给多少钱我也不会卖,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要是卖了,我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对不起父辈。”他想让收藏的灯盏继续传承下去。

    由于灯盏材质的特殊性,加上海南气候潮湿,灯盏的保存一直让王福和头痛。他做了个大胆的决定,想把收藏的灯盏捐赠给博物馆,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文化瑰宝,来了解灯盏文化。

    王福和的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2017年,他将上千件收藏的灯盏无偿捐赠给了海口供电局的灯文化博物馆。“这些灯盏能展示给公众看,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现在,有专人来管理灯盏,他很欣慰。8月22日下午,在海口供电局灯文化博物馆里,一件件精美的灯盏陈列在透明玻璃展柜里,王福和对每一盏灯再熟悉不过:青瓷省油灯、鹤柄银油灯、海棠子灯、玻璃罩铜制电灯、元宝形防风防水油灯……

    潜心撰写书籍研究灯文化

    “每盏灯都是一段历史,我既然收藏了它们,就要把这种灯文化保留下来,不想看到它失传。”他指着博物馆里民国时期造型各异的海棠子灯说,这种灯蕴藏了海南当地的文化,灯具利用海棠果燃烧来照明,这种方式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可惜很多人现在都不知道了。

    王福和给收藏的灯盏找到好归宿后,仍没闲下来,他把心血都花在了研究灯文化上,现在正在为他所收藏的灯盏撰写书籍,他此前已经写了两本灯盏文化相关的书籍。家里的书柜塞满了关于历史文化的书籍,他每天在书上寻找关于灯盏的相关记载,潜心研究自己收藏的灯盏的历史价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指引下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要 闻
   04版:要 闻
   05版:要 闻
   06版:民 生
   07版:关 注
   08版:国 内
   09版:国 内
   10版:国 内
   11版:国 际
海口六旬“灯痴”收藏上千盏灯
超时装修噪音不断 执法部门联动整改
假借贷款诈骗 逃到海口被抓
航模玩家
12345·连心桥
重点查处十二类交通违法行为
违停且未当场纠正的一律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