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版:综合资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聚焦第二届进博会

03版
聚焦第二届进博会
 
标题导航
成功实施“一刀双瘤”颅内手术
总监咨询会亮相家装节
国内首例“分区示踪法”注射技术胃癌手术获成功
“筑福海南”活动圆满落幕
海口翔迪“双十一”优惠提前享
儒符石塔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9年11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儒符石塔

    □林广臻

    儒符石塔,又称“草鞋塔”、“涅槃塔”,位于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西北约一公里的儒符村。初步研究认为此塔建于宋末元初,距今约800多年。关于石塔的建造历史有着各种传说,一说为纪念南宋名臣李光;一说为纪念宋代抗金将领白玉潭;一说为南宋中晚期,儒符村有一女子发心向佛,以一生编织草鞋积资建立此塔。

    儒符石塔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立于儒符村的稻田之中。儒符石塔基座大致呈正方形,用27层火山岩层层叠摆而成。基座顶部7.6×7.6米,底部10.3×10.3米,高度约为6.8米,上下均有收分梯形,中部略鼓,大致呈梯形。包括基座在内的整个儒符石塔,通高约12.5米。基座有步级上台面,步级全长9.5米,宽约2米,共28级踏步,步级和基座台面四周设石护栏围护。

    儒符石塔主体置于基座之上,通高约3米,整体自底部向顶部呈金字形。石塔基座中央为塔座,底平面大致呈正方形,由7层火山岩层层叠摆而成。塔座上为塔基,两层方形,刻有莲花瓣纹。塔身为楼阁式四层重檐,大致呈正方形,底边长约为2米×2米,内龛供奉石雕像一尊,出檐平直,檐角四周起翘。塔刹为葫芦形,高0.5米。塔身未倾圮前,四角上曾经有四根石柱,塔身旁边曾有一亭,亭内陈设着菩萨和武将神像,置覆钵和火焰盘轮等。此塔形制较特殊,由于儒符石塔有基座,石塔主体在基座上部,四角上曾经有四根石柱,有研究者曾认为是一种金刚宝座塔,或者是金刚宝座塔的早期形式。2011年对儒符石塔进行修缮时,因四角石柱和亭非文物主体,未进行修复。

    2011年对儒符石塔进行维护修缮时,还发现了石塔在宝座内藏有地宫。地宫规模不大,近似于梯形,出土有石龟、莲花瓣铜镜、圭形锡牌、宋代铜钱等文物。由于地宫内出土有宋代铜钱,以此为依据,初步判断儒符石塔可能建于宋代,但还未下有确切结论。

    儒符石塔的建造大量使用了火山岩,火山岩属玄武岩,莫氏硬度在5-7之间,用于开凿、加工火山岩的工具,其莫式硬度须大于火山岩的莫氏硬度。生铁的莫氏硬度在4.5左右,而钢的硬度在5.5左右,因此,对火山岩开凿、加工的很可能是钢制成的工具。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有磁州(今邯郸)冶炼“真钢”的记载,这也大致符合儒符石塔的建造时期。

    笔者曾多次参观儒符石塔,对于儒符石塔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从儒符石塔营造工艺和规模来看,女子以草鞋之微利,发心向佛建塔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至于抗金将领白玉潭笔者查阅资料,并未找到此人的真实存在。从地宫中出土的文物来看,建塔之目的为纪念某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另一种可能性则为某种界塔,用以确定某个边界或者财产。

    儒符石塔是海南现存宋代火山岩石塔中,规模最大的一座。虽然儒符石塔的形态质朴,但是在其建造的年代,能对火山岩进行大规模开凿、加工、雕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南古代的生产发展和建筑营造技艺。儒符石塔地处的秀英区石山镇有悠久的使用火山岩作为建筑材料的传统,使用火山岩作为建筑材料是海南古代建筑营造的一个地域性特点。

    儒符石塔形制比较特殊,是古代较为罕见的一种古塔形制,还留有许多未解之谜,值得继续研究。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聚焦第二届进博会
   03版:聚焦第二届进博会
   04版:国内
   05版:国内
   06版:要闻
   07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8版: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
   09版:要闻
   10版:综合资讯
   11版:要闻
   12版:民生
   13版:国内
   14版:国内/国际
   15版:文体
   16版:教育周刊
成功实施“一刀双瘤”颅内手术
总监咨询会亮相家装节
国内首例“分区示踪法”注射技术胃癌手术获成功
“筑福海南”活动圆满落幕
海口翔迪“双十一”优惠提前享
儒符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