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副刊·阳光岛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要 闻

03版
自贸港·反响
 
标题导航
我的扶贫情愫
夏花绚烂(组诗)
夏蝉煮沸的村庄
六月情怀
火山盆景园
女孩你真的回不来了哟
夜间杂念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6月7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扶贫情愫
□ 刘 力

    呱呱落地时,母亲缺奶,邱妈把我喂得白白胖胖;蹒跚学步时,父亲下放,村里邻舍总送点米菜杂什。自幼百家扶,深嵌感恩心。多少人帮衬过,没统计也真的没法统计。

    白衣翩翩恰少年。大学实习在山区执教。偶送学生返家,见破屋凄凉,家徒四壁,心有触动,从口袋里掏出了5元钱。自然,吃了半月咸菜,却也乐在其中。那孩子后来有出息,上了交大,至今年过半百的他成了爱心慈善家,“滴水恩涌泉报”是他的口头禅。那时起,扶贫情愫也在我心中萌了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成了常哼的歌。

    儿子未满周岁,受命挂职扶贫,在一个叫保卫的村子,每天走村入户。与村民聊天,从听哑语到能用点方言,心与心的距离便近了,间或跑市上县,两部载重二八自行车散了架。寒来暑往,二年惜别,村里有了新修的乡级公路,整齐的校舍,翻修的小水库,还有茂盛的花生园。心中生出些不舍,村民送至村头,车上的我也不由自主的频频回首。数年后返村,有位大爷抱着我叫“阿力书记”,泪眼朦胧。30年过去,还有位村民进城送来了带泥的花生,见到他,我想念起了立夏和过年时老乡们自制的粉蒸肉。

    南昌有个“1168”爱心基金会,因首批资助1168名贫困学子得名。初始,干新闻的我是积极的边缘人宣传者,而后兼了秘书长,一干五年多,竟有数千名学子得助毕业,不少还上了大学,读了硕士。记得当时的市委书记、市长年年参加基金会活动,有央媒报道:洪城涌动爱心潮。

    那期间最难忘的有二人,揭保如董事长领衔公司十几年连捐数百万,如今他已退休,爱心却在延续;还有位叫李玉川的残疾女学生,凭毅力读完了中央美院硕士,数次用作品拍卖回捐,她如今执教高校,常在电话里给“叔叔”说那时的心情。每每新年,我总能收到温馨的年片和微信,好多人提及那份资助。

    有对上了大学的姐弟,12年后找到我,还捎来了乡下母亲自榨的花生油。峥嵘岁月稠,看着很阳光的他们,那个衬衣缺扣的姐姐,流着鼻涕的弟弟,很清晰的形象总会回到脑中。许多年过去了,很怀念“1168”,很欣慰在那个集体里呆过。

    脱贫攻坚伊始,正逢枫林村脱贫收关。这时的我,已是小分队队长。那个村太大太分散,仅仅数月,我们完成了最后的工程——几座小型电站。当村里响起电机的泵声,自来水流进最后几户,村民喜悦至极,竟有人跪谢。这个镜头永远定格在了脑中,有欣慰,有自豪,扶贫情愫渐深。自然,我们也得了当年的扶贫先进。

    村级扶贫的最后一站在三阳集。当邀约的爱心人士和新桌椅、音体器材、电脑送进村小时,不足20名学生的小校园热闹得像赶集;恭请农大专家,走进桑海购药种,敲定种植收购协议,村里圈出了药田;修好了最后一段村级公路,验收时,当时的乡长鹏跃说:从你们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扶贫。我们是看着身后的公路,路边的校园、药田走的。那是城市和乡村间的一条扶贫路,平常而寂静,这以后再没回去过,心里却悟,村里一定更好了,村民的喜悦是有明账的。

    又是数载,有了“一对一”,有了许多“第一书记”,扶贫更加精准了。

    东源村,藏在南昌后花园山坳中。我们去时,这里依山建起了月亮湾山体公园,游人如织。

    我的伴叫刘峰。夫妻一哑一傻,家有二老二小六口人。刘峰打的竹椅手艺一流,这几年被我大量代销了。如今,一孩子已工作,夫妻做清洁编竹椅,不亦乐乎。去了多少次记不清了,即便路过,也会不由自主地绕进村里。每次去,老人都会从内屋拿出好烟,尽管有点霉,味道却挺好,那是来了贵客才抽的烟。老人用大红纸写的感谢信,我拍了照,一直留在手机里,那是他的心里话,充满了对政府的感恩。

    去年春节,文艺轻骑兵进村演出,我赶了过去,已经脱贫的刘峰一家乐呵呵地看着节目。拉着我的手,一个劲地说:生活好,有鱼有肉,孩子读书不花钱,衣服是你们送的,碗也是你们买的……与刘家人围坐,打开手机,复看那封感谢信,还有每次与他们的合影,其乐融融,喜悦连连。临别,硬要送我葛粉,说是自己种的,难以拒绝,却是一片情依依意浓浓。

    去年末,又领新任务,再续“一对一”,固贫防返。现在那个村叫东洲,对口老乡名任水。孩子出外打工,七旬夫妻相依为命。登门叩访,老屋虽旧,屋内却整洁干净,甚是舒心,主人穿着朴素,分外热情,虽然老姐姐的腰再也直不起来。脱了贫的老人不停地说共产党好,政府好,还点出了一串扶贫干部的名字。我悄悄地记下了二老的衣鞋码。

    疫情稍松,又去村中。“又送衣服又送鞋”大姐说个不停。正计划为老人整整屋舍,修段下水道,村里的大棚蔬菜还要帮一把。与二老剥着瓜子坐聊,心情奇好,从他们的笑容可以窥见生活的满足,心中的甜蜜,扶贫的蕴意,不正是一轮轮的扶贫曲,颤动了老人的心么?

    从一个被扶助的孩子,到一名扶贫干部,时光悠悠五十年。从第一次留给学生5元钱,35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始终品味着那些善事,每个地方,每段经历,留下的全是感动,全是悦忆,更多的却是欣慰,是长长的记挂。

    今日长缨在手,缚住贫困苍龙。如今,扶贫又入攻坚收关。与许许多多的人一样,我们只是一个点。然而,不正是这些似乎不起眼的点,汇成了浩浩扶贫潮么?

    久困于贫,玉汝于成。这一路,许多人共同走过,互相帮衬,扶上一把,以真心兑换真心,以感动兑换感动,让人体验大地的静美和善意。彼此姓名会随时光淡忘,记忆却会长留,情愫更会长萦心间。

    扶贫路上,与我牵过手的人们,你们好吗?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要 闻
   03版:自贸港·反响
   04版:国 内
   05版:国 内
   06版:国 际
   07版:副刊·阳光岛
   08版:体 育
我的扶贫情愫
夏花绚烂(组诗)
夏蝉煮沸的村庄
六月情怀
火山盆景园
女孩你真的回不来了哟
夜间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