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副刊·骑楼 上一版3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自贸港·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项目(第四批)集中开工
 
标题导航
重温炽热青春 眷眷母校深情
非遗“东山草编”主题 诗歌朗诵活动举行
市养老文化研究会 乔迁新址
海南题材少儿童话 《海南动物镇》出版
陕西考古出土 颜真卿书丹墓志铭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温炽热青春 眷眷母校深情
欧大雄新作《芹英治校》出版,讲述文昌中学辉煌治学往昔
欧大雄新作《芹英治校》中记录了许多感人往事。
作者(左)采访原琼台师范校长詹尊沂。
欧大雄辛苦寻到的符芹英和其母亲妹妹的照片。
大道朝阳,文昌莘莘学子从这里步入知识的殿堂,走向人生辉煌。
符芹英(二排中)和文昌中学高十三届(4班)学生的合影。

    母校音容心底藏,栽培恩泽永难忘。欣看桃李繁枝果,仰望松南大厦梁。亲切师生常入梦,悠闲草木总萦肠。芹英治学铸璀璨,教育兴邦翥凤凰。

    近日,国家一级作家、海南著名学者欧大雄新作《芹英治校》正式出版,文中重话沧桑历史,缅怀先辈功勋。该书以符芹英校长为主线,褒扬包括校长、老师们、职员们在内的海南文昌中学团队,展现风雨兼程、苦难辉煌的海南文昌中学历史,挖掘滋养很多代文昌中学人们心中的精神内核。

    □本报记者 吴雨倩/文 康登淋/图

    教育之根苦涩

    教育之果甘甜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个好学校。”校之长乃校之魂,学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治校能力。

    欧大雄回忆,他1965年考上文昌中学。符芹英1954年至1970年担任海南文昌中学校长,是文昌中学历史上履职最长的校长之一。他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淡泊名利,任劳任怨,不随波逐流,不好高骛远,坚持不懈打基础、抓改革、强师资、树校风。在他的治理下,文昌中学一年一个新台阶,连续多年高考录取率位居海南前列,一批又一批学子步入大学殿堂,成大器者不乏其人。尤其是1961年高考,文昌中学位列海南第一,广东第三,创了历史记录。1958年和1964年,文昌中学男子排球两次全国夺冠。文昌中学风生水起,名气日隆,成为誉满海内外的名校。符芹英,也成为了海南教育的一面旗帜。

    说到符芹英的过往,欧大雄眼里有了些落寞,那是对符芹英坎坷人生的遗憾。他告诉记者,在旧社会,1917年出生的符芹英家租种祖田,受高利贷催逼和日军烧杀抢掠,无法生活。他受抗战的感召毅然投身于革命,当过乡长、区长。后来,在各种机缘巧合之下,符芹英被任命为文昌中学校长,先后在近17年的任职中,经历了文昌中学历史上物质条件最差、政治运动最为频繁的时期。

    教育之根虽然苦涩,但教育之果是如此甘甜。不幸的人心里却怀揣着炽热的温暖,符芹英一肩担起了全部的重任。他全面准确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注意传承中国传统教育精粹,大胆借鉴国内外好的东西,善于向陈序经、王屏山等大师学习新的教育思想,并结合实际集为大成,逐步形成具有文昌中学特色的办学理念。

    此外,符芹英是以人为本、爱生如子的楷模。他强调师爱是师德的根本,引导老师用真爱去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用信任去填平双方的心理鸿沟,用期待去开发学生潜力,用欣赏去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时至今日,一些古稀之年甚至耄耋之年的老同学每每想起这些,依旧心潮澎湃,热泪盈眶。”欧大雄真挚地说道。

    不辞辛苦调研

    写书献礼文中

    2015年初,欧大雄开始筹备书写《芹英治校》,没想到念头一动,便是2000多个日子的行动。为写好《芹英治校》,欧大雄不辞辛苦,深入调研,采访了海内外近300余位校友和教育界有关人士,搜集了包括首任校长陈玉芝等在内的几百张文昌中学师生的珍贵照片,追忆了近300名鲜活的文昌中学人的感人故事。

    细细阅读下来,顿然觉得该书场面恢弘,材料翔实,文字流畅,图文并茂,编排手法新颖,虽然涉及的事和人众多,但始终紧紧抓住主线,串珍珠般把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现出来,从中凝结出治校之道,文昌中学之魂。正如许多文昌中学的校友评价所说, 该书是文昌中学历史的浓缩本,从中不仅追忆往昔,更多的是借鉴治校之道。

    30余万字的《芹英治校》分为“文教情缘”“初掌文中”“师道至圣”“弦歌如潮”“噩梦醒来”“余烛焰炽”以及“后记”等几大部分,以自身的真切感受以及对芹英校长深切的追忆,欧大雄通过层层递进的叙述形式,娓娓道来符芹英竭力加强文昌中学教师队伍建设,把其建设成为一流优秀的团队,撑起了教育的殿堂,千古流芳;后来,经过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符芹英逐渐成熟练达,举重若轻,掌好舵向,通过艰苦的努力,把文昌中学的航船驶向了辉煌的彼岸,高考成绩跃居海南前列;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符芹英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他大智大勇地保护师生与学校财产,拨乱反正时不懈地努力,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新贡献。1985年,符芹英离休。他念念不忘文昌中学的师生,认真回忆人生的经历,回顾教育事业的历程,总结治校经验教训。1992年因病逝世,享年75岁。

    欧大雄说:“我做了一场梦。梦中追寻符校长治校的足迹与真谛,分析他教育的理念及理想,为此自豪地笑过,感动地哭过。梦醒后,便决定一定要在文昌中学112年华诞以及符校长103岁诞辰之际,对着喷薄的旭日,爽朗的微风,捧出沉甸甸的《芹英治校》,这是献给文昌中学的一份礼物吧。”

    姊妹篇将出版

    再续文中传奇

    “最忆是文中。”欧大雄时常这么说。

    20世纪70年代,有好几年,文昌中学高考成绩居海南第一,使得文昌中学成为了全国名校,为文化之乡增添了浓墨重彩,众口皆碑。欧大雄自豪地告诉记者,当时的他在读的文昌中学,时常被人夸赞。

    在书写《芹英治校》期间,欧大雄说,《芹英治校》虽然由他撰写,是他辛勤笔耕的成果,但也是文昌中学部分师生以及诸多老教育界人士集体智慧的结晶。他提道,陈修伟副校长,范基民、郑心伶、陈行波等老师,庄迪劲、欧英洲、吴亚利、黄良岱、李经柳等学兄们不厌其烦地向他讲述文昌中学的往昔,并多次给予修改书稿,提出不少灼见,才使得如今出版的《芹英治校》更加严谨和具有借鉴意义。

    还有令人值得欣喜的是,欧大雄即将出版另外一部新书,名为《芹英校长和他的弟子们》,该书约50万字,目前已经完成,预计2021年初出版。欧大雄介绍,该书可以称为《芹英治校》的姊妹篇,之前在书写《芹英治校》时,已经收集了近300万字的素材资料,但无法尽数呈现于《芹英治校》一书中,丢弃许多未曾公开的素材非常可惜。经过深刻的思考后,为了更加准确而真实地反映文昌中学的情况,重新梳理素材,并融入新的素材,特再书写《芹英校长和他的弟子们》一书,以飨广大读者,也完成了自己的愿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文昌中学,追忆可亲可敬的文昌中学老师们,再续文中传奇。

    从青丝到白头,欧大雄一直都在文学创作的路上。谈话的最后,他精神矍铄地告诉记者,书写《芹英治校》,让他倍感欣喜地感受到那种对校长老师的怀念、对同窗之情的想念、对母校的眷眷深情,时常写作至半夜仍旧心潮澎湃,他祝福文昌中学,百年名校,代代出彩,越来越好,书写新的历史篇章。

    记者手记

    每每想起 清晰如昨

    □本报记者 吴雨倩

    年近古稀的欧大雄和记者谈起当年的芹英校长、任教的老师,以及众多的同窗,他的眼里熠熠生辉,很多往事依旧清晰,母校高耸的椰子树、整齐的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回忆里溢满了浓浓的欢乐。

    他告诉记者,芹英校长一直被大家所敬重,文昌中学的学子们先后出版了《我与文中》《依旧少年》《文中试验班》等怀念母校怀念芹英校长的书籍。于是,他怀着真切的思念,反复阅读了诸多的回忆文章后,多次感动得流下热泪,便下定决心撰写《芹英治校》,回忆文昌中学的往昔,挖掘更多的真实故事,回顾为文昌中学辛勤耕耘的校长和老师们,共同探索文昌中学走向辉煌的“秘笈”。

    在欧大雄的讲述中,他没有丝毫半点抱怨成书过程的辛劳,虽然前前后后花费了近6年的时间,做过数次百余本样书,样书堆在家里已经有3米之高;他没有感叹成书过程中多次往返寻人之难,虽然前前后后访过近300余位校友以及教育界有关人士,有的人多达反复采访20余次,记录他们所说的一字一句。当年通讯极不发达,都是靠着“听说”而至,其中的艰辛难述于笔。

    令人感动的是,远不止书中讲述的历历往事,更多的是笔者注入一字一句的真情实感和宽广胸怀,让读者在阅读此书时,不但有轮廓还有无限的想象,往昔那些令人敬重的校长和老师们,曾经那个辉煌的文昌中学,过往校园里清脆的欢声笑语、青春的容颜,都清晰如昨,就好似还发生在昨天……

    欧大雄,1952年出生,海南文昌人。曾任文昌县县委常委、文昌县人民武装部政委,海口市人事劳动保障局副局长,海口晚报社社长,海口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海口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海南省文联副主席,现为文昌市文化研究会会长,国家一级作家。出版《郑介民军统生涯》《独脚将军陈策》《归宿——郑庭笈将军传》《南海探宝》《伯爹尧》《阉鸡亭》等10部著作,先后9次获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自贸港·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项目(第四批)集中开工
   04版:自贸港·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项目(第四批)集中开工
   05版:国内
   06版:国内
   07版:国际
   08版:副刊·骑楼
重温炽热青春 眷眷母校深情
非遗“东山草编”主题 诗歌朗诵活动举行
市养老文化研究会 乔迁新址
海南题材少儿童话 《海南动物镇》出版
陕西考古出土 颜真卿书丹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