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自贸港·关注
 
标题导航
环境整治“一张图” 美丽乡村成“方阵”
2021年海口市高考 单报生可网上申报
海口市工商联企业家 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党建引领促“蝶变” 葱香十里向前“冲”
南航精细服务保障 首届全国技能大赛
牵住产业“牛鼻子” 美好生活“引路人”
西沙游轮航线复航
忠诚履职奉献 铸就警徽荣光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0年12月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牵住产业“牛鼻子” 美好生活“引路人”
——记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第一书记李学林
李学林(右二)向村民介绍养蚕知识。 本报记者 陈长宇 通讯员 刘平 摄

    “刚卖了一批黑山羊,收入了4万元!”12月8日上午,美兰区大致坡镇昌福村脱贫户冯行伦碰到驻村第一书记李学林,兴冲冲地分享这个好消息,“多亏了精准扶贫,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当好群众贴心人,全心全意促脱贫。驻村两年多来,李学林从一名机关干部变身扶贫工作者,扎根乡村,因户施策精准帮扶,积极培育壮大扶贫产业,带领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全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本报记者 曹马志 通讯员 刘平

    因户施策 精准帮扶拔“穷根”

    “只要带着纯真、质朴的感情和群众打交道,不忘初心,真心服务,就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2018年8月,海口市统计局办公室主任李学林被选派到大致坡镇任昌福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2019年2月又担任昌福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

    贫困家庭各有各的艰辛,致贫原因也不尽相同。李学林走遍全村下辖的33个自然村,上门对每个村的贫困户做“家访”,他深知,只有摸清贫困的“底”,才能真正帮扶到“根”上。他还记得,冯行伦被列入贫困户前,一家人挤在破旧的老房子里,三个孩子在读书,仅靠着打零工的微薄收入,身上的担子格外沉重。

    “根据老冯的情况,我们将其列入精准帮扶对象。通过兜底保障政策,孩子上学有保障,还帮助他盖起宽敞的新房子,住院看病也不用愁。同时,充分考虑他的意愿和技能,送去10多只小母羊,支持发展产业。”李学林介绍,老冯和妻子勤劳肯干爱学习,最多的时候养了70多只羊,一家人很快脱了贫,腰包越来越鼓。目前,全村35户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立足特色 发展产业稳增收

    走进昌福村委会大道湖村,盛开的蓝莲花格外引人注目,成为村里的一道美丽风景。“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废弃多年的水塘,多年来杂草丛生。”李学林说,该村通过引入企业,盘活这块60多亩的撂荒地,不仅带来稳定的租金收入,还为不少周边的贫困户和村民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为了壮大村集体产业,李学林抓住特色产业的“牛鼻子”,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盘活撂荒土地680亩,带动贫困户大力发展桑蚕产业。同时,利用扶贫资金,打造了60亩火龙果基地,实现合作社与贫困户“抱团”发展,助力农户增收脱贫,2019年8月昌福村被评为海口市特色产业扶贫示范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李学林表示,昌福村将继续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等特色资源,发展旅游服务业,拓宽村民致富之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自贸港·关注
   04版:要闻
   05版:要闻
   06版:民生
   07版:国内
   08版:国内
   09版:国际
   10版:体育
   11版:教育周刊
   12版: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
环境整治“一张图” 美丽乡村成“方阵”
2021年海口市高考 单报生可网上申报
海口市工商联企业家 能力提升培训班开班
党建引领促“蝶变” 葱香十里向前“冲”
南航精细服务保障 首届全国技能大赛
牵住产业“牛鼻子” 美好生活“引路人”
西沙游轮航线复航
忠诚履职奉献 铸就警徽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