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版:奋楫逐浪开新局——海口全面深化改1/2021-04/11/03/2021041103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奋楫逐浪开新局——海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报道
 
标题导航
天蓝地绿水清 擦亮发展底色
海口有了全生物降解产品主题超市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1年4月11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4·13”以来,海口狠抓生态环境改善,加快提升人居环境——
天蓝地绿水清 擦亮发展底色
图① 海口凤翔湿地公园,市民游客在此散步赏景。 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图② 东湖成为海口重要亲水空间。 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图③ 3月5日,志愿者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内清理河道中的入侵植物。 本报记者 石中华 摄
图④ 3月2日,海口某企业正在生产由全生物降解材料制作的奶茶杯。 本报记者 王程龙 摄
图⑤ 经过生态修复的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群的白鹭飞翔。 本报记者 张俊其 摄

    最美人间四月天,海口处处是佳景。各大公园、景区,市民游客纷纷出游,人人尽享“好空气”;海口江东新区迈雅河、道孟河、芙蓉河等湿地公园建设进入尾声,湿地美景风光旖旎;在生机勃勃的五源河畔,“最美小鸟”蜂虎如约而至,开启新一年的椰城之旅。

    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口最强的发展优势和最大的发展本底。

    “4·13”以来,海口围绕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巩固改善,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明显,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报记者 龙易强 林毓美

    天更蓝:好空气全国“领鲜”

    日前,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1年2月和1—2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通报显示,海口空气质量2月及1—2月均排名全国前列。“海口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下降,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标准。”海口市生态环境监测站相关负责人介绍,“4·13”以来,海口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空气质量的改善,市民感受最深。

    春日海口,气候宜人。在海口白沙门公园里,市民在蓝天白云下踏青休闲。4月9日早上,70多岁的市民岳美姣像往常一样在这里打太极拳。“海口的天总是蓝蓝的,空气清新,市内又建了很多公园、广场,老年人能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真是一种享受。”岳美姣说。

    与岳美姣感受相印证的,是优化海口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一组统计数据:2020年,海口市持续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61天,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6%。在颗粒物较低浓度的背景下,PM2.5和PM10浓度保持逐年下降趋势,污染物浓度创历年来新低。

    “下一步,我们将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核心,突出能源结构、交通路网调整。进一步精细化管控,启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升级’工作,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努力为市民游客营造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科负责人黄雅说。

    地更绿:满城绿色“关不住”

    挺拔的椰子树、高大的火焰木,葱郁的红树林……走在江东大道上,放眼望去满眼皆绿。截至目前,海口江东新区道孟河示范段共种植乔木1.9万株,绿化率56.54%;芙蓉河示范段共种植2.4万多株,绿化率达到72.42%;迈雅河共种植乔木2万多株,绿化面积62万平方米。

    绿色是海口最亮的底色。据统计,2020年海口共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8670.3亩,占省里下达年度总任务的155%;海口市森林覆盖率为38.39%以上。海口10公顷以上的公园有11个,街边街心绿地、小游园及单位居住区附属集中公共绿地共有336个,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0.39%。

    推窗见绿,移步皆景,海口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绿色生活方式正成为海口的新时尚。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持续推进,海口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减量化效果显著,全市垃圾分类氛围浓厚,市民群众逐步养成环保绿色生活习惯。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市建城区4228个公共机构、企业及居住小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已配备分类垃圾桶的3983个,配置比例94.21%;已配备4223名垃圾分类督导员,配置比例99.90%,分类投放设施和垃圾分类督导员配备基本到位。

    “禁塑令”实施以来,以往随处可见的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餐具、购物袋等产品,已经在海口的诸多消费场所之中逐渐消失。海口国家高新区作为全生物降解材料产业集聚区和海南全生物降解材料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已初步完成产业规划编制,将在云龙产业园建设全生物降解材料及其制品示范区,目前已落地及注册企业17家,其中6家已投产。这将大大提升海南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能力,为“禁塑”提供更多、更好的替代产品。

    水更清:“水城共生”新画卷

    近日,“最美小鸟”蜂虎经过长途跋涉,又来到了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尖尖的黑嘴、小小的脑袋在洞口若影若现,似乎还不习惯被围观,待在洞中不愿露出“芳容”,吊足了慕名前来观看的市民胃口。

    除了“网红”蜂虎,在海口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2019—2020年度调查报告中,新监测到鸟类18种;新记录到植物21种;发现海南蜻蜓的新纪录——红腹异蜻……这里原是硬渠化水利工程,通过“生态水利工程+湿地公园”项目,正蜕变成为“水清、岸绿、景美、民乐”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海口湖塘星罗棋布,河流纵横交错,自古有“水城”美誉。“4·13”以来,海口以改善水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为目标,依托生态优势,以水体治理为主要着力点,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水生态环境格局。

    穿城而过的美舍河国家湿地公园、吸引珍稀动植物持续回归的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重现老海口“地标”色彩的三角池公园……海口用系统思维引领生态治水,一城碧水正成为城市一张新名片。近年来,海口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生态环境答卷,荣获国际湿地城市和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称号,此外,还荣获2020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

    数说成就

    天 蓝

    2021年第一季度,海口空气质量位列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二。

    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14微克/立方米,实现了自2013年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PM2.5年均浓度首次达到一级标准。

    地 绿

    全市森林面积8.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39%,成功创建省森林城市。全面推行“林长制”。

    建设2个国家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和46个湿地保护小区。全市湿地保护率55.53%,湿地保护面积16155.67公顷,获评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湿地修复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

    水 清

    在全国率先实行湾长制试点,在全省率先推行“河长制”。鸭尾溪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获全国水利先进实用技术“优秀示范工程”称号。海口荣获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称号。

    2020年,我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地表水国控和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黑臭水体消除率100%。

    全面推进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全覆盖工作,1478家企业完成发证登记,完成率为100%。推进海口市重点海域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海洋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等项目。

    绿色生活

    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去年底资源化回收利用率达到31.84%。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农村卫生厕所基本覆盖,完成587个自然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实施全面“禁塑”,引进全生物降解材料及制品项目8个。

    2020年全市推广新能源汽车10235辆,完成年度推广目标6002辆的170%。

    (本报记者 龙易强 林毓美 整理)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奋楫逐浪开新局——海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特别报道
   0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05版:国内
   06版:国际
   07版:副刊·阳光岛
   08版:文体
天蓝地绿水清 擦亮发展底色
海口有了全生物降解产品主题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