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自贸港·关注
 
标题导航
海口琼山文明实践扩大群众“幸福半径”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1年5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索“1+365”试点模式 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海口琼山文明实践扩大群众“幸福半径”
琼山将红旗镇道崇村闲置学校,改建成极具乡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琼山新时代文明实践资金”设立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各类公益活动,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康登淋 摄。
琼山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主动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琼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了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等各类活动阵地,成为不少市民群众休闲游玩的打卡点。康登淋 摄
琼山区组建“民需快递小哥”队伍,为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让“志愿红”成为城乡最流行的颜色。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一座城市的价值名片。在海口市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方式融入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志愿者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扩大市民群众“幸福半径”,也让“志愿红”成为城乡最流行的颜色。当前,文明实践已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作为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和第二批500个深化拓展试点之一,琼山区在试点工作中,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琼山路径”,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和基层宣传思想工作全面整合、一体推进,打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三级架构,以“1+365”为试点模式,着力在“应众需、破众难、汇众智、集众力、为众享”上下功夫,开展各项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1’代表‘我’,象征志愿服务从我做起,‘365’象征党的关怀天天都在、志愿服务无间断。群众需要什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就开展什么。”琼山区委书记陈昊旻介绍,两年多时间里,琼山区把着力点放在扩大群众的“幸福半径”上,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琼山路径”,带给了琼山广大城乡地区新气象、新变化。

    □撰稿 许晶亮 王伦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龙泉摄。

    聚焦“三个中心” 解决“做什么”问题

    文明实践越往基层延伸,惠及群众越多,群众幸福感就越强烈。

    进入5月,琼山区三门坡镇的“海口火山荔枝”迎来大面积丰收,红红的果实鲜嫩饱满,挂满枝头。

    三门坡镇当地果农范小凤,近几年种植了21亩荔枝,每逢荔枝上市季节都要聘请10名以上的工人帮助采摘。5月初,他们家荔枝开始上市,预计产量超过3万斤,却迟迟请不到采摘工人。三门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走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党员志愿者,到荔枝园里帮范小凤采摘荔枝,解决了她的用工难题。

    连日来,三门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结合学党史办实事,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帮果农采摘荔枝,帮助果农做好荔枝产销工作。

    三门坡镇红明居脱贫户邢增义家的荔枝刚上市时,同样找不到工人采摘,三门坡镇不仅组织党员志愿者入园帮忙采摘,还联系了商家就近收购。对此,邢增义心里十分感动。

    “我们如何和情绪做朋友?”5月17日下午,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志愿者到旧州镇江南小学,开展“心灵之家 陪伴成长”新时代文明实践关爱乡镇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项目活动。志愿者通过一些小游戏,引导学生认识了情绪种类,学习如何与情绪做朋友,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如何正确表达情绪。

    琼山区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中,高举“一面旗帜”,坚持“一个思想、一条路线、一齐联动”思路,依托理论宣讲、文化、教育、科技科普、健身体育、医疗卫生等六大服务平台,将服务老百姓生产生活、满足精神文化需求和探索乡村治理有机统一,为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供贴心服务,打造百姓家门口的“服务中心、慈善中心、信仰中心”。

    琼山区还设立“海口琼山新时代文明实践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保障机制,汇聚各类社会爱心资金,用于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和各类公益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丰富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让文明实践延伸群众“幸福半径”。

    着力整合资源 解决“谁来做、在哪做”问题

    聆听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倾听悠扬婉转的歌曲、欣赏意境优美的诗词歌赋……位于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的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为了不少市民群众休闲游玩的打卡点。

    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设有“习‘语’领航”“泽·不忘初心”“化·美舍文脉”“生·文明生态”等4个展厅,并设有文明礼堂、小型沙龙区、传统文化展演区、市民互动体验区,为志愿服务、理论宣讲、生态科普等提供活动场所。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上,琼山区做到有场地、有设备、有人管,活化了文化室、闲置教学点等资源,统筹整合阵地482处,架构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宣传思想文化阵地,依托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科普馆,建成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区文化馆、党建服务中心,打造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基地;将红旗镇道崇村闲置学校改建成实践站,围绕乡愁主题打造“五乡”文化室,建成极具乡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礼堂。

    琼山区还坚持“共建共享、相融互促”原则,找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党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的契合点,融合统筹推进,充分释放基层活力,将全区256名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及625名帮扶责任人全部纳入志愿服务队伍。发动党员干部、“最美”人物、乡贤、文艺工作者等31000余人,组建38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

    云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融合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组建“解疙瘩便利店”,成功调解纠纷220余宗。

    大坡镇树德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融合人居环境整治,创新“369”工作法,把每月3、6、9的日子定为“村庄保洁日”,助力塔昌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

    文明实践越深入、越向基层延伸,越是推动惠民政策落地基层,越是扩大市民群众的“幸福半径”。琼山区在文明实践活动中,要更多地到基层农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努力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志愿服务”为抓手 解决“怎么做”问题

    5月10日下午3时许,府城街道小巷里的一家老爸茶馆内,人们三五成群地围坐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随着几个身穿红马甲的人进入店内,嘈杂的茶馆顿时安静下来。

    只见一位身穿印有“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红马甲、头发花白的老人走到茶馆正前方,用海南话亲切地跟大家打招呼:“老乡们下午好,我先问你们两个问题。大家了解冯白驹将军的历史吗?他是怎么成为琼崖革命的一面旗帜的?”这位老人入座茶桌,顺着这两个问题,向茶客们讲述革命先烈冯白驹将军的英雄事迹。

    这是琼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益·老爸茶”理论宣讲活动的一幕。宣讲的老人是区退休老干部郭仁忠,74岁的他自从2019年“益·老爸茶”宣讲活动启动就自愿加入其中,成为一名义务宣讲员。

    在海南,年长者被称为“老爸”。多为老人光顾的大众茶店也被称为“老爸茶店”。遍布在大街小巷的简易茶馆里,一壶飘香的茶水,聚集起男女老少,话家常,弥漫着独特的海南文化。

    琼山区利用当地这一特色风俗,2019年5月推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益·老爸茶”宣讲活动,把宣讲同老爸茶、琼剧等海南本土文化巧妙融合,发动“草根名嘴”组建“益·老爸茶”宣讲队伍,编写“口语化、乡土化、琼山化”宣讲教材,以老爸茶店、村民聚集场所为阵地开展宣讲,把群众从麻将桌、“是非窝”转移到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中,推动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城市乡村,文化阵地;老爸茶坊,滋润心田;志愿服务,扶老帮困;身边好人,弘扬新风……自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琼山区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推进志愿服务,让“志愿红”成为城乡最流行的颜色,文明实践成为一种社会新风尚。

    琼山区组建“民需快递小哥”队伍,孵化培育志愿服务项目460余个,开发微信小程序,做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打造“田螺计划”等一批群众参与度高、口碑好、影响力大的项目;围绕“我为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贡献”等重点,开展歌训赛、“最美”系列评选、“六治”主题比武等活动,激发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以点带面激励群众奋斗幸福生活的热情,引导他们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成立“海口琼山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与交流中心”,搭建理论研究和学习交流平台,及时总结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工作路径与规律,固化为理论成果,探索建立“实践—理论—实践”的试点模式。

    “琼山区将在巩固当前中心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研究与交流中心平台作用,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着力在推动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群众参与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精准供给机制、有效运行机制上下功夫,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扩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果。”琼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钟红霞表示。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自贸港·关注
   04版:专题
   05版:要闻
   06版:民生
   07版:国内
   08版:国内
   09版:国际
   10版:文体
   11版:教育周刊
   12版:海南金融
海口琼山文明实践扩大群众“幸福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