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扬帆搏浪立潮头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用数字技术赋能海南农业发展
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微论摘要
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 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必然要求
《海口日报》理论版征稿启事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7月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数字技术赋能海南农业发展
□庄晋财

    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了“一本三基四梁八柱”的战略框架, 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港最大的特色,就是包含广大的农村地区,乡村振兴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而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农业,因此,省委省政府明确将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纳入海南四大产业体系,使其成为海南发展战略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农业发展亟待数字赋能,与其它领域的数字化水平一样,海南农业发展水平离数字农业的要求还有很长距离。但是,按照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全产业链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的战略要求,尽管海南农业现在还处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初期阶段,但引入数字技术,发展数字农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农业走不出的“蛛网困境”

    海南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条件,让这里物产丰富,瓜果飘香。以海口为例,大坡镇的胡椒闻名遐迩,全国百姓餐桌上所用的每10粒胡椒就有3粒来自这个小乡镇。大坡镇种有胡椒6万亩,2016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堪称“胡椒之乡”;龙泉镇的香芋也小有名气,五一村150多户农户,种植香芋600亩,年产量300万斤,香芋美名在十里八乡人尽皆知;遵谭镇龙合村的黄灯笼辣椒崭露头角,成行连片的“辣椒林”郁郁葱葱,拳头大的黄灯笼辣椒色泽诱人,深受消费者喜爱;三门坡镇的妃子笑荔枝以产量大上市早形成优势,种植面积近6万亩,年产量达3万吨,2020年农业农村部批准对“三门坡荔枝”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除此之外,冬瓜、苦瓜、荷花、豇豆,以及内地少有的莲雾、石斛、木瓜、菠萝、火龙果,构成了海南特色农业的美丽图景。

    但遗憾的是,这些品种丰富的农产品,并没有给海南的农民带来足够的财富收益。从全国比较来看,海南农村相对贫穷,村集体经济薄弱。原因何在?从根本上说,是传统农业走不出的“蛛网困境”,让海南农业经常面临“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局面。以三门坡镇为例,在“妃子笑”荔枝的收获季节,果农依然用最传统的方法实现荔枝销售;今年由于整体气温偏低影响到荔枝产量,刚刚上市的时候能够卖到十多元一斤,但仅仅过了几天,价格迅速降到了6元一斤。面对商贩,农民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能力,因为农户缺乏冷链设施,如果收获的荔枝不早日脱手,等到大批量上市,销路就成了最大困难。小农户无法有效衔接大市场,这是海南农业发展的障碍。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

    如何才能改变海南农业的现状呢?创新!根据熊彼特的定义,创新的内涵包括使用新的原材料、开发新产品、采用新技术或者新生产方法、拓展新市场、采用新的组织形式,简单说,就是投入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从现实来看,上述五种创新在海南农业发展中都有过尝试,但是创新的成本是高昂的,一个小小的果农,仅仅尝试一两种创新,得到的收益也必然非常有限。

    如何通过新要素的引入,实现创新整合,形成创新的聚合效应,让传统农业实现全产业链增值,从而帮助农民走出“蛛网困境”呢?从发达地区的经验看,需要数字技术赋能。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对创新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样地,应对传统农业发展的困境,如果运用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产业,完全可以走出传统农业的局限,通过产业融合,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形成完善的乡村产业体系,这是因为:

    首先,利用数字技术重塑农业生产流程,能解决农产品的非标准化难题。一般认为,农业依赖于自然条件,所以很难实现标准化。同一棵树上结的荔枝,由于太阳光照射的差异,树干阳面和阴面的果品品质都有不同。但是,如果运用数字技术,将不同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水肥条件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制定科学的田间生产管理方案,就能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同一区域的农产品品质差异问题,进而提升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农产品的标准化,是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也是稳定农产品销售的基础。举个例子来说,同一块地里的荔枝,在传统的生产条件下,不同树上的荔枝存在口感的差别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在智慧农业中,是可以做到口感、外观差别最小化的,这就需要数字技术的支撑。

    其次,利用数字技术重塑农产品差异化特性,解决农产品的同质化难题。依赖经验的农业生产过程,所造成的农产品非标准化,在销售过程中很难实现“优质优价”,从而出现典型的“逆向选择”难题。比如西瓜销售中,传统的西瓜销售方法,基本上是所有西瓜一个价,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价格都不会太高。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到的是好瓜还是孬瓜,全凭运气,这就是农产品销售中信息不对称形成的“逆向选择”难题。要让农产品卖出好价钱,那就是要让消费者有足够的信息准确判断产品质量。数字技术的引入解决了这个难题,那就是大家熟知的农产品溯源,利用农产品生长过程中的大数据,可以知道任何一个水果是哪家农户在哪个果园,甚至哪棵果树上得来的,甚至可以知道这个水果的各种成分含量,施肥施药过程,品质保证情况。这种具有透明信息的农产品,既是标准化的,又是差异化的,是用数字技术创造出来的标准化里的差异化,消费者如果想得到对这个农产品的充分信息,那就得为此付费。所以,数字技术带来的农产品差异化,可以带来新的溢价,从而少受“蛛网困境”的干扰。

    再次,利用数字技术重塑农产品的市场边界,解决农产品供求失衡困境。传统农业时代,经常听到的一种呼声,就是缓解农产品滞销。每到农产品收获季节,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就要号召干部群众购买“爱心芒果”“爱心香蕉”“爱心荔枝”等等,这种现象本质原因依然是信息不对称。我们经常发现,传统农业之所以难以为继,就是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农产品产地即销地,市场范围过于狭小。数字技术的作用在于,极大缩小了市场信息的搜索成本,无限扩大市场边界,并为远方的消费者提供充分的产品信息,让生产者和消费者成功匹配,从而完成农产品从使用价值向价值的跳跃。如今,农村电商在全国风起云涌,每年以1000个淘宝村的速度在快速扩张,正是这些淘宝镇、淘宝村,灵活运用数字技术,通过抖音、快手和电商平台,将四面八方的农产品卖到四面八方,让农产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匹配空间不断拓展,从而突破农产品销售的市场限制,减轻市场波动的风险。

    综合上述,将数字技术运用于农业产业,对农业对象、农业环境和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可视化表达、数字化设计、信息化管理,这就是未来数字农业的图景。在数字经济时代,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成为数字农业的四个组成部分。经过数字化改造的农业,将是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后的全新产业。有了数字技术的介入,农业不再是弱质性产业,而是一种“种植有大脑,生长有智慧,销售有溯源”的高科技、高附加值农业,这才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道路。

    万事开头难,就当前海南农业而言,数字农业的发展需要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实施,不可能一步到位。目前海南农业中最有可能引入数字化的环节是销售环节,也就是积极发展农村电商,利用海南丰富的农产品,打造几个淘宝村,甚至淘宝镇。鼓励发展农村电商至少有三个作用:一是营造创业氛围,推动创业经济发展,让农民通过创业实现就业,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提供支持;二是倒逼农产品生产过程数字化、标准化,改变海南当前农业发展的传统状态,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激发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使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乡村旅游服务等新兴业态,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实现高度融合,加速海南农村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有鉴于此,海南的基层政府和乡村工作管理部门,需要相信草根创业者的嗅觉,在加强数字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鼓励乡村创业,让数字技术助燃海南乡村产业发展,推动海南乡村产业向高质量转型升级,从而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力量。

    (作者系海口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第二十二批中组部、团中央(来琼)博士服务团成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扬帆搏浪立潮头
   03版:要闻
   04版:关注
   05版:民生
   06版:理论
   07版:国内
   08版:国际
   09版:副刊·骑楼
   10版:文体
   11版:粤桂琼十四市报业联盟专版·崇左
   12版:广告
用数字技术赋能海南农业发展
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
微论摘要
党建引领市域社会治理 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必然要求
《海口日报》理论版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