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自贸港·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引入艺术美学 激发村落活力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引入艺术美学 激发村落活力
——艺术文化振兴乡村的海口样本
▲游客在898艺术村墙绘前拍照留念。本报记者 陈长宇 摄
龙塘雕刻传承人王科美正在制作木雕作品。 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游客在898艺术村体验陶艺制作。本报记者 张俊其 摄
▲艺术工作者绘制用于售卖的画作。本报记者 陈长宇 摄
▲游客在898艺术村挑选纪念品。 本报记者 陈长宇 摄
▶孩子们在898艺术村开心地游玩。 本报记者 康登淋 摄

    盛夏时节,椰城一片生机勃勃。走进位于海口江东新区的898艺术村,蓝天白云与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墙绘相映生辉,市民游客不时驻足拍照,富有艺术气息的乡村图景令人流连忘返……

    近年来,海口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引入艺术美学激发传统村落活力。如今,火山古村吉安村、文化古村道贡村、898艺术村、“雕刻之乡”龙塘镇等地,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实现“蝶变”,走出一条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艺术文化振兴乡村路径。

    □本报记者 陈歆卓 陈丽园 陈钰婷 史瑞丽 见习记者 黎越

    激发活力 艺术文化让乡村更美

    沿着火山石铺就的路面步入秀英区石山镇吉安村,一幅生机盎然、活力十足的景象映入眼帘:原本古朴的火山石房屋“穿”上了色彩缤纷的艺术墙绘,屋外的小帐篷下摆着桌椅和乐器,一辆蓝色的“老爷车”停放在绿油油的草地上,人们在村中游览、散步、休憩……

    “以前这村子没这么漂亮,也远不如现在热闹。”秀英区石山镇北铺村党支部副书记符馥樑告诉记者,吉安村村民大多在2000年左右外迁,逢年过节才会回到村里。由于长时间无人居住,这里的房屋、道路渐渐破败。

    2019年,相关企业跟村民签订合约后,吉安村迎来了蜕变。美化外墙、修建水泥路、装饰室内……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闲置房屋变为“黄金屋”,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过来租住。每到周末,租户还会自发组织文艺活动,引得众多市民游客纷纷驱车前来“一探究竟”。音乐、绘画、书法等活动的开展,让村里洋溢着热情与活力,吉安村也因此成为小有名气的“艺术村”。

    “来吉安村参加过音乐会和集市,很有意思。”通过几次游玩,游客冀珍珍已经深深喜欢上这个新兴的艺术村庄,“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民居,也有趣味十足的墙绘和装饰,游玩时让人赏心悦目,拍照也非常上镜。”冀珍珍说。

    无独有偶,坐落在羊山地区的龙华区龙桥镇道贡村,与吉安村一样有着错落有致的火山石建筑,同样在艺术文化的滋养下实现“蝶变”。

    “道彪翘楚辈赓秀,贡炳瓜瓞世永昌”,还未走进道贡村,村口的对联已经透露出了浓浓的人文气息。作为一座有500多年历史的古村,道贡村不仅有着丰富的古老建筑、历史古迹,也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道贡村名为清代琼州官府所赐,意为‘培养贡生之道’。”道贡村党支部副书记吴挺尊介绍,道贡村自古以来有着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传统,村中有乾隆皇帝为吴儒珍遗孀的慈孝所感动而赐的“三世一肩”牌匾,光绪帝表彰吴学谦、吴龙海父子的圣旨等文物古迹。

    多年来,村民对古民居和历史文脉细心保护,并将良好家风家教世代传承。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道贡村更是在保护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的基础上,深挖历史古韵,提炼展示道贡文化,发展体验产业吸引游客。

    如今,道贡村内修起村史馆、文化广场和文化长廊,通过村史村情、羊山民居、民间工艺、书法画作等方式传承展示历史文脉;修缮破旧民居,利用残垣断壁造景,展示石磨、榨甘蔗机等传统石具,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受昔日的道贡村生活,唤起乡愁。

    研学创作  艺术赋能让人气更足

    七月盛夏,正值出游好时节,位于美兰区白驹大道的898艺术村,低矮村居清新秀丽,一面面栩栩如生的墙绘作品让人赏心悦目。

    走进村内的陶艺工作室,一股陶泥的清香扑面而来,在陶艺师陈日壮的指导下,几位孩子正专心致志地制作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揉捏、搓条、盘筑……一个个稚嫩又充满创意的作品逐渐成形。

    从不起眼的陶泥,到精致的彩釉瓷器,需要用心、用时间打磨,陶艺如此,这座新生的“网红”艺术村更是如此。2020年前,这里曾是一座破旧沉静的古村庄,一群艺术家到来后,用彩色画笔将村庄“改头换面”。

    “这两年,来村庄设立工作室的艺术家越来越多。他们向当地村民租房子,目前每年能为村庄带来100万元左右的收入。”898艺术村负责人王凯介绍,“部分村民又当房东又当股东,收入大幅增加。”

    如今,898艺术村集聚了来自书法、油画、雕塑、黎锦等众多专业领域的60多位艺术工作者,提供书法、绘画、扎染、陶艺等体验课程,为市民游客搭建了一个“接地气”的艺术文化体验平台,每逢节假日常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与898艺术村多种艺术“百花齐放”不同,琼山区龙塘镇有一项艺术被传承已久——龙塘雕刻。据了解,雕刻是龙塘镇最大的特色,精打细算的龙塘人将石雕手艺发展到极致,在人多地少、多山多石、物质贫瘠的小镇中雕出了精彩的百味人生。

    7月18日上午,走进龙塘镇文彩村,王科美正在院里专心雕刻,一凿一刻十分专注。走近看,他手下的一块木板上,祥龙图案雏形初现。“像这种手工雕刻制品,需要用20多种刀具细细打磨而成。”王科美说。

    从初出茅庐的学徒到一代非遗传承人,69岁的王科美学习雕刻技术已有50多个年头。“龙塘雕刻技术传承到如今名声越来越大,但学的人越来越少。希望年轻人多多学习,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王科美告诉记者,其小儿子已接过衣钵,专心学习这门技艺。

    虽然龙塘雕刻不如从前辉煌,但王科美依然坚守着。平日里,他经常去学校传授木雕知识,不少热爱雕刻艺术的人士还专门慕名来到村里旅行,带动了附近的乡村游。

    “你们看,村里的村门都是我设计的,上面的雕刻是一点一滴刻上去的。未来,希望学龙塘雕刻的人越来越多,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王科美憧憬道。

    文旅结合  融合发展让产业更旺

    一座座艺术文化村落获得了市民游客的青睐,也让人们对村子的发展前景充满期盼。针对文化艺术村如何立足已有成绩、着眼长远发展等问题,相关专家及市民游客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吉安村的变化,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生动缩影之一。但现在的吉安村人气仍不够,希望政府部门和企业加大力度,用好资源做好规划。”在吉安村游玩的市民张盛认为,村子“活”了,村民的钱袋子才会鼓起来,才能让百姓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吉安村活动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租户自发组织的活动已初步打响吉安村的名号,下一步将继续加强规划,让村庄更具有特色,并以劳务合作、项目外包、火山石文创产品加工等方式让村民参与进来,助力本地村民增收致富。

    “带着家人到道贡村玩过几次,这里景色秀美、空气清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更是让人每次来都有新收获。”市民刘其就职于一家旅游咨询公司,对旅游路线规划颇有心得。“每次来都是当天往返,很少住下。希望道贡村大力发展特色民宿、设计更丰富的旅游路线和体验项目,吸引游客来‘慢’游,拉动更多消费。”刘其建议。

    记者了解到,道贡村计划以传统文化展示为核心,带动村民发展火山民宿、特色餐饮,提升旅游服务能力,让游客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让村民吃上“旅游饭”,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市民李先生家住府城,一次偶然机会了解到龙塘雕刻后便为之深深着迷。“龙塘雕刻风格独特、历史悠久,可惜近些年的知名度有所欠缺。”李先生说,期待龙塘镇今后能够举办更多雕刻主题活动,提高知名度,打响“雕刻”艺术品牌,带动更多市民游客来体验、研学和游玩,助力龙塘雕刻艺术绽放新的光彩。

    龙塘镇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计划将雕刻与文旅项目结合,通过打造龙塘雕刻工作室、研学体验基地等方式促进镇域产业发展壮大。

    “发展有了高起点,后期的每一步规划更需要步步为营。”在898艺术村负责人王凯看来,多元业态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跨界合作互补共赢是值得一试的新路径。今年5月,898艺术村与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合作签约,共同探索实施校企合作模式,为校园艺术品提供展示平台,同时反哺村子的艺术氛围。

    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符祥康认为,近两年898艺术村进入发展“快车道”,独特的资源优势带来很大潜力,但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和统筹管理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导致目前发展面临瓶颈。因此,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充分支持,通过优惠政策及经费支持等方式,将更多艺术家“引进来”,让这座艺术村“走出去”,进一步激发村落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自贸港·观察
   05版:海口+
   06版:民生
   07版:公益
   08版: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
   09版:国内
   10版:国内
   11版:国际
   12版:教育周刊
引入艺术美学 激发村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