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版:教育周刊 上一版3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扩大游泳场地供给 提升避险逃生能力
动态速览
培养教研能力 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帮问
从海口乡间到未名湖畔 一名农村女孩的“逆袭”之路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7月20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海口乡间到未名湖畔 一名农村女孩的“逆袭”之路
7月8日,一封北京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送达海口市旧州镇红卫村。不多久,村里人便口口相传:那个叫“张虹”的女孩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了!
张虹在吉林大学本科毕业时留影。(受访者供图)
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受访者供图)

    脱贫家庭走出北大研究生

    红卫村位于旧州镇北部,以种植传统水稻农作物和荔枝经济作物为主,种植冬季瓜菜、水果及养猪等为辅。全村50户人家、300多人口中,青壮年多外出务工养家。

    张虹家庭是红卫村里普通的“脱贫户”,家里有父母和与张虹年纪相仿的哥哥。多年来,在张虹的印象里,父母总是行色匆匆,从事着市井中最普通的工作:父亲张运正奔波各处打散工,母亲吴春梅在水果市场打工,负责售卖水果,俩人每月加起来不足5000元,这笔收入,维持着全家4口的生活和兄妹俩的学费。

    由于懂得父母养家的艰辛,从懂事起,张虹几乎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2018年,从海南华侨中学毕业后,张虹顺利进入吉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大学期间,她勤工俭学,申请奖学金补贴生活费。2021年春天,张虹决定要继续考研。

    初试、复试、毕业论文……在繁重的学习中,张虹常常觉得吃力,但她不想放弃,总是给自己打气,坚持不懈地学习。

    5月,吉林疫情来袭,吉林大学实行封闭式管理,张虹每日沉浸式改论文等候毕业。“你被录取了!”一天清晨,张虹被好友叫醒,她点开网络,北京大学的校园官网上,拟录取名单新鲜出炉,其中,“张虹”二字赫然在列。张虹舒了一口气,拿起手机给父母发微信报喜。

    7月,当烫金的录取通知书送达村子,“红卫村里出了北大研究生”的消息不胫而走,张虹成为十里八乡闻名的“别人家的孩子”。

    “小镇做题家”的“正向力”

    “‘小镇做题家’说的就是我。我认为这应该是对普通家庭孩子努力付出的正面肯定。”张虹认为,人不能选择出身,但可以付出努力去好好学习,争取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这正是农村学生走向理想舞台的“捷径”。

    “生活很平淡,但我从小注意吸收身边的正能量,从父母、老师、身边的同学身上汲取优点勉励自己,凭借努力一步步实现愿望。”张虹认为,正是这种“正向力”激励着自己坚持实现梦想。

    如今,来自北京大学的通知书上显示,录取张虹的是北京大学石油地质学专业,与其本科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一脉相承。

    “收到通知书那天,亲戚朋友让阿虹爸爸拍个照发过去看看,然后他们就把通知书照片发到微信群和朋友圈了,现在全村都知道了,我们感到很不好意思。”吴春梅腼腆地说,这么多年来,自己凌晨三点半起床、四点开始上班,儿女默默学习,如今儿子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女儿考上北大研究生,孩子们能实现梦想,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自己特别开心。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助力国家突破能源瓶颈,找到更好的资源。”张虹表示,即将踏入新的求学征程,自己已然规划了未来,希望可以继续升博,以己之力报效祖国。

    红卫村委书记张运清表示,脱贫户张虹考上北大研究生,这是村里的第一例,对全村的学习风气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让村民们再一次看到普通人凭借努力改变命运的希望。    (肖卫香)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自贸港·观察
   05版:海口+
   06版:民生
   07版:公益
   08版:城市综合管理与执法
   09版:国内
   10版:国内
   11版:国际
   12版:教育周刊
扩大游泳场地供给 提升避险逃生能力
动态速览
培养教研能力 提升教学质量
教育帮问
从海口乡间到未名湖畔 一名农村女孩的“逆袭”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