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阳光岛 上一版3  
 

01版
要闻

02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与木为伴的匠心情缘
我市文化“三下乡”惠民系列演出落幕
海口市开展“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
高华中做客大讲堂主讲《点化艺术赏析》
秀英图书馆联合学校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书香公益沙龙活动分享海南非遗文化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11月26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木雕工艺大师吴孔德雕琢木材原始之美
与木为伴的匠心情缘
▶吴孔德木雕作品《旷世风流》。 值班主任:彭桐责任编辑:林青梅美编:蒙海龙版式:张蔚校对:张梅
正在进行木雕创作的吴孔德。
吴孔德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局部)。
吴孔德木雕作品《最可爱的人》。
◀吴孔德木雕作品《少年强——文脉相承》。
◀吴孔德木雕作品《少年强——奋发图强》。
▼吴孔德木雕作品《少年强——读书明志》。

    当废弃的枝条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当畸形的树瘤遇上了艺术,当枯朽的树根邂逅了知音,便能千变万化、演绎大千世界,这就是一块木头在匠人的刻刀下展示出的魅力。

    木雕艺术作为我国一项宝贵的艺术遗产,雕刻者在椴木、桦木、楠木、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木料上进行的雕刻,蜕变为一件件古朴精巧的木艺作品。近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孔德艺术创作基地正式揭牌,数千件栩栩如生的木雕工艺精品,诉说着这位匠人与木为伴的匠心情缘,在行刀运凿中打磨时光,在巧思精做中传递古韵,也体味着作品背后丰富多元的海南人文风貌和民族审美情趣。

    □本报记者 吴雨倩/文苏弼坤/图

    匠心独运 构思加持因材施艺

    17年前,吴孔德从浙江丽水奔赴海南。“从根雕艺术盛兴的江浙一带慕名南下,只为能在盛产好木材的海南岛继续根雕艺术之路。”他直言自己来对了地方,海南不但盛产木材,更是创作灵感源泉不断迸发的地方。

    因为热爱木雕艺术,吴孔德打小便在家乡跟随名师从一名小手艺人开始,奠定了厚实的童子功。不满足于仅仅让木雕成为谋生的手段,勤奋踏实、心存高远的吴孔德想要超越土地、超越旧的观念的约束,想用手中的小小雕刻刀雕琢他的天地。

    南方有嘉木,南冥有奇甸,热带雨林密布的海南岛蕴藏的千年古木召唤着年轻的心灵。2005年,吴孔德下定决心,跨越海峡来到了海南,在这里开启了他木雕人生的新篇章。海南的黄花梨、阴沉木、老船木等让吴孔德惊诧不已,“我深深感受到在海南进行木雕创作,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十余年来,他深入研究传统工艺的材料、技艺、题材、思想、环境等内容,不断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海南本土材质为主要雕刻载体,创作出风格明显、富有生命力的工艺美术作品,他既是船木雕刻的挖掘者、开创者,也是“压缩变形”“空雕”雕刻技法创始人。

    走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孔德艺术创作基地,数千件的人像、佛像、家具、装饰品、手把件、玩具等木雕艺术品造型新颖而迥异,颜色纯正而自然,风格多变而不俗,令人一时之间不知该欣赏哪件为好。尤其是以红色文化、椰风海韵、黎苗风情、风俗物产等元素创作出的富有海南韵味浓厚的作品,令人赞叹不已。

    谈到擅长的领域,吴孔德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他更为擅长压缩变形、空雕这样技法的独特风格,这种技法的特色是介于树根的自然形,很多树根形状怪异,甚至有的是具有“空、蛀、漏、透”这样自身特点的。人们常说“朽木不可雕”,但巧手能回春,在吴孔德看来这些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特性,可以说是“浑然天成”的,根雕艺术行为有这样的一些残缺美,或者说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结合木头的肌理,运用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与其结合,呈现出来的艺术作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具备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也更是自然与艺术相结合的价值体现。

    正是这种因材施艺的取舍、雕琢、磨制等,在吴孔德的刻刀下,诞生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只只精巧灵动的飞禽,一条条宛如游动的鱼儿,一朵朵傲然绽放的荷花,一支支静卧不语的烟头……无论是实用型木雕,还是欣赏把玩儿型木雕,每一件作品无不是自然美的“奇”与人工美的“巧”的联袂。

    创新之路赋予船木雕刻新生命

    在海南生活工作的十余年时间里,吴孔德创作的木雕作品数不胜数,尤其是以红色文化、椰风海韵、黎苗风情、风俗物产等元素创作出的富有海南韵味浓厚的作品,令人赞叹不已。《美好的明天》刻画了曼妙的黎族少女和帅气的黎族小伙子穿着美丽的黎族服饰,娴静地吹着黎族器乐,画面和谐舒适,歌颂美好幸福生活;《欢颂》采用金丝楠木为制作材料,以黎族人民辛勤劳作、载歌载舞的画面歌颂祖国;《海的女儿》,雕工细致立体,体型圆润,少女凝望着大海深处,将大海的壮阔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艺27年,吴孔德迎来了他艺术生涯一项极具分量的荣誉——今年8月,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活动中,他凭借《最可爱的人》《旷世风流》《少年强》3件木雕作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三件作品,彰显了吴孔德极具天赋的资深艺术能力,也体现了他对海南热忱的挚爱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挖掘。

    以楠木为材料雕刻的《最可爱的人》,塑造了老师、农民、医生、军人、环卫工、工程师、消防员、快递员、厨师、文学家、航天员(科技)、艺术家、运动员等不同岗位的人物形象,讲述了默默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心为美好的家园做出无私奉献的最可爱的人。作品人物情绪、表情、动作、精神状态上都拿捏的恰到好处,十余个人物在一个画面中充盈饱满,融洽和谐。

    采用海沉木为载体的作品《旷世风流》,两米多高的苏东坡,遥望远方,傲傲然独立于世,将苏东坡洒脱豪迈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变废为宝,更显珍贵。”吴孔德说,经过多年海水侵蚀的海沉木,有的部分千疮百孔,坑坑洼洼,有的部分不断被冲刷,反而平整,因材施艺,精心雕琢,塑造出了一代文豪苏东坡面对人生浮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豁达,也将其超拔的精神境界呈现出来。

    《少年强》是一组三件套作品,包括《少年强——奋发图强》《少年强——读书明志》《少年强——文脉相承》,分别是一个俏皮的小男孩在踢足球、一个沉着的少年在弹琴,以及一个娴静的少女心无旁骛地看书。说起创作缘由,吴孔德表示,少年强则国强,应大力倡导培养少年之奋发图强的顽强精神。

    数十件以船木为载体的木雕作品是吴孔德数年来的心血结晶。他说,正是因为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容易找到浸泡了长时间的船木,有的船舱板、船梁已经被腐蚀形成了蜂窝状,其本身的器型就极具艺术性,再融入工匠巧夺天工的手艺,使之成为艺术品。

    木雕作品《济公》就是依据腐朽的船木造型,将凹凸之处适当打磨,蜂窝状的地方恰好变成破旧的衣服和扇子的点睛之处。还有《独思》《杜甫》《归途》《枯荣》等都以船木为载体的木雕作品。吴孔德说,船木雕刻在国内受到了诸多业界专家的认可和关注,也有一定的市场。

    传承之路 高校讲学招徒授艺

    一件件木雕作品透着油光,光鲜亮眼,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孔德满是伤痕的手,这些伤痕就如同一座座奖杯一样,成为吴孔德珍惜的“荣光”。如今虽说头顶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青年木雕艺术家”“海南工艺美术大师”等头衔,吴孔德仍在不断探索求新,传承根雕这一古老技艺。

    压缩版《清明上河图》是吴孔德目前正在带领徒弟在根木上创作的艺术精品。“这件作品总共分文4段,前三段已经完工,正在准备做最后一段。”

    有挑战才会有进步。吴孔德时常这么告诉自己。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图》呈现的物件都是立体的,树上的叶子、人物的头饰、船上的帆、驮着货物的马、轿夫肩上的轿子……几乎是将画作《清明上河图》中的每一个元素在珍贵的黄花梨木上雕刻出来,画面中的每个人每个小物件的比例都恰到好处,甚至连文字也清晰可见。不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件作品不是通过现代的机械操作法,而是融合简洁的木雕民间工艺,将透雕、刻花、压浅、戳、削等方法结合起来,采用纯手工技艺所制作出来的。

    “黄花梨木极其珍贵,我在创作时也异常小心,生怕浪费了任何一块木料。黄花梨本身的纹理就很是吸引人,在雕刻时也会根据其本身的特点进行创作。如黄花梨木料中有一小块圆弧状,我不会削掉铲平,而是将‘拱桥’设置在这个地方,雕完后果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仿佛就是浑然天成。”对每一件作品,吴孔德工作的重点不是在后天的雕琢上,而是放在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的自然形态上,如树枝、根须、树洞、枝节、树疤以及纹理、色泽、形态等,在天马行空的艺术形象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和最本真的体现。

    对海南的情感,吴孔德表示,一言难以概之,是一种心安的归属感。“包容的海南接纳了我们这些闯海人,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用自己的力量去宣传海南,建设海南。”这些年来,吴孔德走进高校任教,同时招收徒弟,传授技艺。他陆续收徒60多位,其中有12位成为省级工艺大师,这中间又有6位南海工匠。用海南的木料也好,雕刻海南的文化主题也好,他希望具有海南特色的木雕可以为更多人所知,并为海南的木料赋予文化内涵,推动木雕作品成为海南自贸港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记者手记

    木头无言 匠心其妙

    □本报记者吴雨倩

    在一段或是一块木料上进行雕刻,在艺术家的心里都会演绎成形神兼备的客观物象,可能是一条寓意吉祥的鲤鱼,可能是一个温馨的庄园,也可能是趋吉避凶的吉祥物……好的木雕作品,可以让空间充满美好的气息。

    今年8月,海南雷公马因为三亚疫情成功出圈。吴孔德连续赶工一周,创作出了一件以船木板为原材料的木雕作品《琼州雷神》,他把雷公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并将原本在雷公马身边的植物换成了“火”的形象,寓意着熊熊烈火驱除一切不吉祥。

    有人说,木雕艺术家是木料的园丁,让木料在手中呈现出丰富多姿的生命状态。也有人说,木雕艺术家是木料的说书人,让木料在手中讲述跌宕起伏的人间故事,传递人世间生生不息的情怀道义。所以对他们而言,木雕既是一门手艺,也是一种与木头、与自己、与人、与世界交谈的方式。

    木头不言,匠心其妙,这就是木雕打动人的地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03版:要闻
   04版:国内
   05版:国内
   06版:国际
   07版:决战卡塔尔·世界杯特别报道
   08版:阳光岛
与木为伴的匠心情缘
我市文化“三下乡”惠民系列演出落幕
海口市开展“春风村雨”文化惠民活动
高华中做客大讲堂主讲《点化艺术赏析》
秀英图书馆联合学校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书香公益沙龙活动分享海南非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