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文化阳光岛 上一版3  
 

01版
要闻

02版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03版
关注2022年海南冬交会
 
标题导航
新年视听音乐会《新征程上》元旦登场
黎锦光辉艳若云
《核桃树之恋》月底海口上演
“云直播”创新传播海南历史文化故事
市群艺馆举办迎新春公益惠民文艺晚会
“绿书签行动·阅读伴成长”走进社区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絣染“织娘”秀出黎锦魅力
黎锦光辉艳若云
▲董文静的作品《寻》。
符仁姑介绍自己的黎锦作品。
◀曹春楠设计的作品《锦上添花》。
▲絣染织物创新设计家居作品。
▲黎锦“两创”理念设计出的女士包。
▲彭艺作品《斑布》。
▲白玲作品《黎族服饰》。
东方市美孚黎族絣染织物。

    □本报记者 吴雨倩/文 见习记者 杨忠凯/图

    絣染,作为黎锦中一个独特的染织方法,它以手工絣扎经线图案后,再蓝染织造形成朦胧的装饰纹样面料,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一起,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海南黎族絣染文化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瑰宝,其图案造型与工艺承载着海南当地文化的朴素之美,兼备具象与抽象造型的创意之美,同时它也承载着海南独特地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历史传承、自然物产。

    近日,以探索黎族絣染技艺传承与新时代融合的“黎絣染韵——黎族絣染技艺传承创新作品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展,该展览是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唐丽春教授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黎族絣染技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优秀成果展示,16组120件家居、文创、装置艺术和服饰四大类主题的黎锦作品,展现了黎族民间文化和海南地域风情的特质,也将传统技艺在时尚文化中生根发芽、绽放异彩。

    A汇集各地人才 振兴古老技艺

    海南黎族絣染技艺是海南黎族人民传承至今的古老纺织技艺,是我国染色技艺的活化石。由于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在日常纺织品中人们会把纹样作为一种符号,记录黎族各方言地区的黎族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传统海南黎族的纺织品记录了海南黎族的历史与文化。

    “黎族絣染技艺传承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是海南省第一批获批立项的国家艺术基金美术类人才培养项目,从全国各地报名者50余人中遴选出的16位学员,有文化管理部门人员、高校教师,也有国内知名高校的在读博士研究生,授课专家团队由非遗研究学者、黎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艺术设计专家组成。在为期三十天的集中授课阶段,以理论系统性、当代实践性、时代民族性、跨界创新性作为课程构建规范,以理论系统性为基础,以当代实践性为目标,以时代民族性为特色,以跨界创新为手段,带领学员解析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工艺元素,进行符合当代审美与生活化的设计,从而促进海南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实现其当代价值。

    谈及此次项目的渊源,唐丽春告诉记者,国家艺术基金是我国最高级别各门类艺术创作、展演、人才培养的资助形式,旨在繁荣艺术创作,培养艺术人才,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推进艺术事业健康发展。2021年6月,我省正式出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保护传承工作明晰方向,勾勒路径,进一步加强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的系统性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此基础上,海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与东方文化馆、黎锦传承人等合作,2021年获批“黎族絣染传承创新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展览现场,观众们不禁被各式各样新奇的创意所吸引,这些作品的共同之处在于将絣染这一黎锦的核心技艺应用在各类新工艺品、生活用品以及装置艺术的设计之中。此次展览作品共16组,120件,分为家居、文创、装置艺术和服饰四大类。其中包含了东方文化馆、黎锦传承人的传统经典作品,也涵盖了学员创新时尚的作品,无论内容形式、材质、色彩等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都具有海南黎族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各有千秋,各展魅力。

    B传统嫁接时尚 守护特色文化

    来自东方市文化馆的黎锦市级传承人符仁姑说,絣染是我国古老的印染方法,这种特殊技艺在海南黎族尚存,虽然我国其他民族也有絣染,通常是先织布后絣染,而黎族的絣染技艺是先絣染后织布,不仅丰富了图案的层次,还有朦胧美的艺术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展览现场,符仁姑带来了数件近期完成的黎锦作品——长筒裙和围巾。她介绍,在作品表现时,以黎族传统图样表达方式为主,其中融入了较多具有美好寓意的图案设计,如木棉树象征着欣欣向荣、多子多福的寓意;还有男耕女织的图案设计,表达对生活的向往,寓意美好的爱情故事等。“我希望来海南的游客能穿上我们设计的黎族图纹服饰,感受海南淳朴的民风和多彩的民俗。”她说。

    在展馆,海口经济学院南海美术学院教师董文静通过絣染技术创作的小物件显得时尚且新奇,不少观众轻声讨论,很是喜欢。董文静告诉记者,非常幸运能成为此次国家艺术基金美术类人才培养项目的一员,经过一长段时间悉心求学,最终呈现了十余件作品。“踞腰织机难以把控,我改用了较好操作的织布机,并尝试作出类似却不需要非常对称的图纹,这样也别有一番风味。”

    董文静的作品《寻》采用生活化的视角,做出了有趣的尝试,如为金属小剪刀的把手缠绕上絣染的棉线,既是装饰,又具生活的温度。从她设计的装饰性挂件中,显现出古老技艺与当下审美的一次碰撞,黎族絣染含蓄朦胧的视觉形象、沉稳厚重的色彩、抽象古拙的纹饰造型,无不彰显出高雅的品位。而黎族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富有美好寓意的双喜及福的字样也在作品中被延续下来,展示了黎族人民的精神和价值观念。

    四川轻化工业大学美术学院教师卓千晓说,海南黎族絣染文化既是黎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海南手工艺发展缩影的呈现。无论内容形式、材质、色彩等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涵都具有海南黎族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她的《黎蕴》设计系列作品,以黎族絣染传统图案和技法为基础,在完成絣扎图案后,多次扎经套色蓝染、茶染再结合不同媒染剂达到返璞归真的效果。其设计作品表现出黎族民间文化和海南地域风情的特质,给人以深刻的想象。

    此外,学员丁雪妍的作品《霓云海上来》、马丽丽的作品《黎族织锦絣染时尚包设计》、包容华的作品《海礼》等,运用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纯植物染棉线,同时与金属材料相结合,用新颖的方式将黎族妇女的审美趣味与现代的审美巧妙结合,作品包含耳饰、项链等首饰,将黎锦絣染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极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C活化黎族织锦 创新当代设计

    “黎锦光辉艳若云”,清代进士程秉钊在《琼州杂事诗》如此称赞黎锦。进入新时期,海南在黎锦技艺保护传承上积极作为,主动探索,让黎锦在当代更加光彩夺目“艳若云”。

    东方市文化馆馆长王秀荣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她说,很高兴此次的项目吸引了清华大学美院在读博士、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硕士、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硕士、贵州民族大学硕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等全国各地的艺术人才齐聚一堂,通过传统和现代的工艺手法,活化黎族织锦,创新当代设计。“此次的成果展只是一个契机,我们希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黎锦,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弘扬中得到发展。”

    黎锦发展的前路如何?令人欣喜的是,海南大学在研究生和本科生中已开设了《海南黎锦技艺创新》等理论课与实践课,并与东方市文化馆等签约挂牌共建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此外,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则将黎锦图案课程纳入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申报的黎锦传承项目获批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为我省高校传承以黎锦为主的海南传统文化艺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海南省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与东方市人民政府、江苏省江南大学纺织学院共同合作,创办“东方黎族传统工艺工作站”,对黎族织锦文化内涵研究、技艺发掘传承和产业培育推广发挥积极作用。

    唐丽春说,非遗的传承不应该仅仅只有传统的一面,更应该是当下的、当代的,不同文化群体参与的生产实践与艺术实践。近几年来,在全省范围内,黎族织锦文化创意设计作品以活跃而多元的面貌,走近公众,融入生活,在全省范围内,黎锦苗绣文化创意设计作品走进校园、商圈、景区、基层文化站点等地点进行展示展销,同时通过征集推动产品研发,打造海南非遗文创孵化平台;鼓励利用黎族苗族符号和纹样服装、配饰等时尚生活消费品结合,走出特色道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03版:关注2022年海南冬交会
   04版:要闻
   05版:国内
   06版:国内
   07版:国际
   08版:文化阳光岛
新年视听音乐会《新征程上》元旦登场
黎锦光辉艳若云
《核桃树之恋》月底海口上演
“云直播”创新传播海南历史文化故事
市群艺馆举办迎新春公益惠民文艺晚会
“绿书签行动·阅读伴成长”走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