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民生

实践长知识 研学共成长

海口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近日,40余名青少年走进位于龙华区新坡镇的蘑法生态农场,在插秧实践中体验农事劳动。


一簇簇整齐生长的榆黄菇,一丛丛娇艳欲滴的猪肚菇……近日,龙华区新坡镇仁南村的蘑法生态农场内,龙华小学学生吴浩铭和小伙伴们正在这里观察蘑菇的生长环境、制作蘑菇酱……在新奇的“蘑法世界”中开启研学之旅。近年来,海口推出多样研学之旅精品线路,以亲子、家庭为主题的湿地、特色农庄、民宿、博物馆等研学线路备受青睐。

□本报记者周慧文/图

劳动励心志 体验促成长

当天,由团龙华区委主办的“我是龙华好少年”青少年研学活动走进蘑法生态农场,40余名青少年在“生态课堂”中了解蘑菇种植、采摘蘑菇、制作菌包,在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中增长知识、收获成长。

“蘑菇具有多达36000多个种类,由成熟的孢子萌发成菌丝。”在食用菌文化展室,工作人员引导小学生学习蘑菇种植与大棚种植知识,了解生物有机肥、农林废弃物堆肥种植蘑菇的原理,探索各种蘑菇的奥秘。

“没想到平时吃的蘑菇是这样培育出来的,太神奇了。”就读五年级的吴浩铭感到受益匪浅,不仅科普了菌类知识,还体验了制作菌棒、微生物观察、有机蔬菜种植等活动。

记者看到,蘑法生态农场功能区划分明确,包括食用菌文化展室、菌棒制作观摩体验区、食用菌种植观摩体验区、有机蔬果种植观摩体验区、手工体验区、农事体验区等。在一旁的体验区内,有的孩子在水田里体验稻田插秧,有的孩子在菜地里采摘新鲜蔬菜,孩子们在各式各样的实践中学习农耕知识、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粮食的来之不易。

“农场依托蘑菇主题,致力于打造成集农业生产、研学旅行、亲子教育、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体验式生态农场。”蘑法生态农场负责人杨保军介绍,孩子们通过集体参与、亲自体验的形式,能够亲近自然、享受快乐、获取知识。

校内校外皆课堂 研学旅行助成长

“走进农场里,让孩子们看看蘑菇怎么生长,果怎样成熟,树怎么种,什么样的水果、蘑菇能被人们食用……这些都是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既是一名教师,也有着两个孩子的林绮表示,这样的研学之旅,可以将劳动教育落在实处,以劳促教,让孩子们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更加体会到家长的艰辛和不易。

目前,蘑法生态农场已开设了针对幼儿园春秋游、中小学研学的蘑菇主题、水稻主题、湿地主题系统性课程,以及针对食育、木工、手作等近100个模块化独立课程,已接待研学游旅客、学生超2万人次。“我们将依托生态优势,打造更多样化的研学旅游路线,让青少年‘寓学于游’,树立劳动创造幸福的正确观念。”杨保军说道。

日前,为加强海口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更好地满足中小学生劳动实践需求,有效支撑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全面开展,我市遴选了16个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中小学生“沉浸式”实地参与劳动实践,打造我市“双减”工作新样态。其中,许多生态农场、共享农庄位列其中,蘑法生态农场就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