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作品阳光岛

“苏粉”秦纪明“沉浸式”传播弘扬东坡文化

让“东坡”成为海南文化流量密码


秦纪明为“东坡唐佐纪念园”题石。



秦纪明为话剧《海外东坡》题字。



秦纪明行书东坡诗《泛颖》。



秦纪明为“东坡唐佐纪念园”东坡亭题字,图为东坡亭匾额。



秦纪明在创作中。



在瑶城惠通井旁,秦纪明参与东坡文化古迹研学游自创的研学剧演出。


日前,一场“坡度——妙胜东坡主题书法展”在网络上引起了热烈讨论。展览分为诗文、断章、题刻三个单元,内容以东坡居儋诗文为主,字体侧重苏体行书。

此次展览的作者,正是海南省书法家协会理事、知名书法家秦纪明。他是一位身体力行的铁杆“苏粉”,不仅阅读大量的东坡文献、尺牍、典籍、墨迹,还经常进行实地乡野调查,除了多次走访海南的东坡书院、苏公祠、东坡唐佐纪念园等地外,东坡先生在其他省市留下的足迹,秦纪明也尽可能地实地参访。他还利用各种机会向各地苏学专家讨教,丰富对苏东坡的理解。

□本报记者 吴雨倩文/图

A 在“横竖”间感受东坡人格魅力

秦纪明从小受父亲启蒙学习书法,最初擅长的是行草,挥洒时笔扫千军,有风樯阵马之势,但又能清气满纸,不失于野。

近年来,秦纪明勤学研习东坡书法,落笔超逸,跌宕自然,已得东坡三昧。他感叹,学习书法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技法承袭,东坡书法尤其如此。东坡的字看似技法并不是太复杂,但背后有气度、学养的支撑。黄庭坚评苏书:“挟大海风涛之气”,东坡自己有诗:“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仅仅从点画技巧上追求,而忽视了背后气度、学养的因素,是很难学好东坡书法的。”秦纪明说。

为何将此次书法展的主题命名为“坡度”?秦纪明笑言,“东坡不是陡峭的难以接触的‘坡’,而是一座高峰,后人可以从诗文、书画、美食、养生、交友等不同的角度接近他,从而感受到东坡先生带给我们的除了诗情以外的人格魅力。”

“坡度——妙胜东坡主题书法展”展出了秦纪明近年来创作的20余幅精品佳作。他说,他在书写每一幅作品时,都认真了解过诗作背景,知晓东坡先生当时的人生经历才下笔的,“注入了自我的真情实感,从毫端体会东坡先生用笔之法度、行文之温度、阅世之气度、为人之风度,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秦纪明特别看重苏东坡对海南的贡献,东坡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写下《自题金山画像》: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秦纪明表示,后人解读这首诗,或许会认为有牢骚或自嘲的成分。但历经千年之后回头再看,这其实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最后的人间清醒。

“试想,东坡如果没有到过开封、没有到过杭州,今天的开封和杭州可能没有什么不同,但如果没有到过黄州、惠州、儋州,那么这三个地方的今天又会是怎样?三地相较,对儋州及至海南的影响最大。东坡被贬谪至海南,当时被称作蛮荒之地,生存环境严酷,生活条件艰辛,但东坡先生却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现状,为海南作出了诸多可喜的贡献。每每想到这些,我总觉得下笔如有神,短短的四行诗变得富有人情味,我也在一横一竖间感受东坡先生的人格魅力。”秦纪明说。

B “沉浸式”参与东坡文化活动

在海南聚集了一批像秦纪明一样的“苏迷”,大家出身不同、背景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热爱东坡,视自己为东坡文化的传播者,甚至以传播东坡文化为终身使命。

在海南,秦纪明遇到了很多的“苏迷”朋友。他笑言,“东坡”二字是“接头暗号”,永不过时的流量密码。不管在哪里,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提到苏东坡,都会找到知音或共同话题,这是其他任何人物所不具备的。

关于秦纪明对东坡书法上的研究,最值得说道的便是关于《献蚝帖》的故事了。

为了更好地研究苏体,秦纪明多方搜求与东坡有关的墨迹碑版。几年前,他在儋州东坡书院的碑廊第一次看到《献蚝帖》刻石时顿觉惊艳,便拍了照片回去研究。不久之后,秦纪明在北京参观苏东坡主题文物特展时,看到了明拓《晚香堂苏帖》中的《献蚝帖》原拓。返回海口后,秦纪明便将之与东坡晚年书迹《渡海帖》《江上帖》对比,发现儋州的《献蚝帖》与东坡晚年书风有明显差别,怀疑《献蚝帖》会不会是后人伪托。

带着这个疑问,秦纪明翻阅大量古代书画鉴藏笔记,清理出《献蚝帖》的递藏轨迹和明清两代鉴藏家的评价,认为《献蚝帖》最早出现是在明代中叶,地点则是人文荟萃的江南一带,在此之前不见于著录,《晚香堂苏帖》之前的几本苏书汇刻也没有收入。由此他便得出一个大胆的推论:在明代以苏州为中心的崇尚古书画且造假成风的年代,《献蚝帖》极可能是当时人的伪托之作。

2022年,海南省第五届书学讨论会征集论文,秦纪明便将他近两年的论证成果写成《献蚝帖献疑》提交,得到了不少业界专家的认可。

自澄迈县老城镇国社村的“东坡唐佐纪念园”开园以来,每天都迎来络绎不绝的人群,纪念园内的东坡亭匾额和对联都出自秦纪明之手,落笔超然,字体潇洒隽永。另外,在纪念园处的一块大石上,“忘机”二字广受业界专家赞誉,秦纪明笑言,感谢国社村“东坡唐佐纪念园”相关负责人姜维民老先生的信任和邀请,为“东坡唐佐纪念园”多处景观题字,如今来自四川眉山等地的专家学者已来到该纪念园参观游览,期待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知晓这个地方,共同为弘扬东坡文化献计献策。

在首届中国(海南)东坡文化旅游大会期间,秦纪明“沉浸式”参与了多项活动。东坡美食荟现场挥毫泼墨,书写东坡先生的多首诗词;饰演琼北古村·瑶城东坡文化古迹研学游自创的研学剧——《致东坡先生的一封信》的重要角色,并为瑶城东坡行迹馆和家风馆创作展陈内容;参加第六届东坡居儋思想文化论坛以及东坡诗文全国名家书法作品展……“数十项有意义且内涵丰富的东坡文化活动,让我对东坡先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知,感触极深。此前更多的是研究书法层面,而今更多的是对东坡先生的人生经历、人格魅力有了更多的认知,对我接下来的文化创作提供了源泉和灵感。”他说。

C 东坡“文化大餐”绘就文化底色

“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倦客愁闻归路遥,眼明飞阁俯长桥……”苏轼被贬到海南写了一百多首诗词,其中有《移廉州由澄迈渡海元符三年六月二十日》《澄迈驿通潮阁(其二)》《别海南黎民表》等,最为海南人所熟知。秦纪明说,东坡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南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海南历史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下,海南省东坡文化保护、研究和利用工作不断做深做实,推动东坡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夯实文化基础、增强文化底蕴。

海南省苏学专家们建议,设立东坡大讲坛,在海口开展群众性、常态化东坡文化传播活动。可效仿其他城市建立以苏东坡命名的公园或是街道,如常州东坡公园、眉山市东坡湖公园、惠州东坡大道以及黄州东坡大道等。此外,他特别期待加快儋州桄榔庵的修复。桄榔庵是苏东坡流放时在儋州的居住地,很多苏迷和游客都想目睹一下千年人物当年的居住、生活原貌。

2023年,东坡相关活动频频上演,已逐渐发展成为海南文化活动的“爆品”。其中,以“三苏”文化为主题的图书展览荟萃155家出版社出版的“三苏”文化图书共计600余种,其中展销图书超400余种,藏书展示有200余种,目前展销图书品种还在征集充实中,是目前国内近年来品类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以“三苏”文化为主题的图书展览;省内外多台不同艺术类型的“东坡文化”舞台艺术惠民精品集中演出,把富有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与时代概念相结合,融入海南特色元素,全方位、多角度向观众展现东坡文化魅力;举办东坡经典诗词唱诗赛事、东坡文化原创精品主题晚会、宋韵文化体验、雅宋风华市集等活动。

文化搭台、消费唱戏,一道道文化“大餐”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展现东坡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唤起海南人民的文化自信,绘就出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绚丽的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