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自贸港·观察

秀英区石山民歌入选全省第六批非遗名录

民间“好声音” 传唱百年韵味长


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石山民歌深受小朋友欢迎。本报记者石中华 通讯员高彩莹 摄



在石山民歌进校园活动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演唱技巧。本报记者石中华 通讯员高彩莹 摄



1月30日,王如宣(左一)和村民排练石山民歌《美丽乡村幸福家园》。本报记者石中华 通讯员高彩莹 摄



陈贤富展示学生们演唱《火山谣》时的视频。本报记者石中华 通讯员高彩莹 摄


2023年11月,由文化和旅游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在江西举办,秀英区原创石山民歌《火山谣》借机“火”了一把。日前,海南省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秀英区石山民歌被纳入其中。

石山民歌流传至今已超过200年,记录了羊山地区的发展变迁,也抒发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近年来,秀英区在有效保护、传承石山民歌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创新力度,让石山民歌这一地方文化载体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本报记者陈丽园 特约记者陈创淼

A 用声音守望时光岁月

“一幅古老图腾刻在屋檐上,火山万年时光垒成一道墙……”1月30日下午,记者沿着干净整洁的乡道来到秀英区石山镇施茶村委会美社村,暖阳下,村子里有些热闹,走到休闲广场附近,欢快动听的歌声随风入耳。

循声望去,石山民歌表演队的队员们正在彩排,为即将到来的春节演出作准备。《我们的生活多美好》《火山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民歌热烈高亢,激情澎湃的旋律在广场上飘扬。

“我们从小就在民歌声中成长,我高中的时候开始系统学习,非常喜爱石山民歌。”带领大家唱歌的是石山民歌传唱发起者、退休教师王基光。年过七旬的他,用声音守望着时光岁月,一唱就是50多年。说起石山民歌,王基光充满自豪。数十年来,他一直坚持传唱石山民歌,不遗余力传承本地文化。退休后,他牵头组建石山民歌表演队,带领队员遍访石山镇内大大小小的村庄,收集了300多首当地民歌。他们创新传唱形式,编排了多首石山本地方言歌曲,并加入舞蹈、八音等元素,力求把民歌唱得更“响亮”。

同样,作为石山民歌的一名创作者和传承人,73岁的王如宣也在传承民歌文化的道路上奔走着。多年来,他用当地方言创作《中国梦百姓梦》《民谣唱出正能量》《劝和歌》等民歌作品,内容涉及到历史人文、风光景色、劳动生产、时政世态、婚姻爱情等领域。

“石山镇家家户户的老人都会唱,民歌民谣早已成为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王如宣说,石山民歌起源于清代石山镇博昌村,经一代又一代人口口传唱至今。今后,他将创作更多的新歌,让年轻一代能从中感受到本地民歌的独特魅力,推动石山民歌的创新传承。

如今,石山民歌表演队已从最初的20余名队员,发展到3个支队60余名队员,吸引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有‘新鲜血液’的加入,石山民歌才会传承得越来越好。”王基光欣慰地表示。

B 丰富活动激发传承热情

“王老师,这是儿童版的《火山谣》,有几个地方您帮我看看怎么唱才更好……”30日下午,石山小学音乐老师陈贤富赶到美社村文化休闲广场,在表演队休息间隙,向王如宣请教。

2022年,秀英区文化馆在石山镇中心小学设立了“火山山歌(即石山民歌)非遗传承示范基地”,并将石山民歌演唱设置为校本课程,邀请王如宣指导该小学音乐教师,再由老师为学生们授课。

因此,陈贤富师从王如宣,学习演唱富有现代生活气息的石山民歌,积累了不少民歌知识。去年以来,他开始尝试创作石山民歌作品。“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希望能够深入挖掘火山地区特色文化,在创作时加入现代音乐元素,然后把这样的作品带到课堂上,让石山民歌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陈贤富说。

“老师了解了民歌的创编和演唱特点之后,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创编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石山民歌。”秀英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说,除了教授学生外,学成的音乐教师组成了石山民歌传承研学教师团,融合现代音乐元素,对火山山歌歌曲进行编创,创新的演唱形式深受群众欢迎。

近年来,秀英区大力推动石山民歌保护、传承和创新,除了开展石山民歌进乡镇、进校园活动,还组织以传承人王扬勋和王如宣为主的传承队伍,参与火山文化节系列活动、公益课程汇报展演、文艺汇演等演出活动。

“看到政府大力推动石山民歌传承,我们很开心。”王如宣说,系列活动的举办有助于开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并激发他们对此产生热爱,也有助于引导他们自觉成为石山民歌技艺的保护者、传承者。

此外,秀英区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积极组织石山民歌传承人和优秀民间艺人参加技艺培训班;利用“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我们的节日”等节庆活动,借力线下展演、线上直播等多种形式传播石山民歌,让这一非遗项目得到保护和传承,并焕发出新的活力。

C 结合时代特色推广新歌

2023年11月16日,石山民歌非遗原创音乐《火山谣》唱响2023中国原生民歌节,歌调悠扬,节奏起伏,获得了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了海南本土文化艺术的无限魅力。

“第一次走出海南唱我们自己的民歌,感觉很自豪。”1月30日,记者在美社村见到了《火山谣》参演者符妙玲和符金清,回忆起演唱的情景,她们仍难掩激动之情。“我是博昌村的村民,从小受爷爷奶奶和爸妈的熏陶,石山民歌我几乎都会唱,这次和大家一起登上全国性的舞台,让我们的民歌被更多人听到,真的很开心。”符金清说道。

不同于绝大多数石山民歌完全采用石山方言演唱,《火山谣》是以普通话为主、石山话为辅。“我们打造《火山谣》这样的精品歌曲主要是为了宣传和传承石山民歌,如果完全采用本地方言,大部分听众听不懂,无法学唱、跟唱,达不到最好的效果。”秀英区文化馆工作人员高彩莹介绍,为了扩大宣传面,在原生民歌节的表演之后,秀英区文化馆趁热打铁,迅速推出了《火山谣》的MV版、童谣版等不同版本,在多个平台播放。

“石山民歌长期处于口传心授的传承状态,我们深知,靠传承人单打独斗,难以破解非遗文化面临的后继乏人问题。”秀英区旅文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石山民歌走出羊山地区、走出海南,相关部门和热爱民歌的群众一直在努力蹚出一条符合时代需求的创编推广之路,近年来创作了多首富有特色的舞曲和原创音乐。“石山民歌具有传承性、独特性、形象性、局限性的特色语声,其历史文化和传承水平都具备省级非遗项目保护价值。”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秀英区相关部门将继续探索多元化的传承方式,将石山民歌传统唱法和现代音乐元素结合起来,创作更多由石山民歌改编而来的原创作品,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形成辖区内全面覆盖,积极推动石山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记者手记

弦歌不辍 芳华待灼

□本报记者陈丽园

石山民歌起源于民间,旋律中带着“泥土的芬芳”,在海口羊山这片孕育文明的土地上久唱不衰。作为独特的民间歌谣,石山民歌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歌调独特、旋律优美,具有不可替代的艺术、文化价值。

石山民歌传唱至今,离不开一代代人的努力。近年来,为保护传承这一地方特色文化项目,各级政府部门不断加大石山民歌作品创作、传唱培训、传播普及力度,推动石山民歌进校园、开展火山文化节系列活动,并融合创新,打造系列石山民歌文艺作品。

石山民歌主要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授,方式较为单一,目前在以传承人王如宣为核心的队伍中,大多数成员年事已高,非遗传承急需注入“新鲜血液”。石山民歌这一非遗项目的传承需要更多青年“守艺人”来传唱,融入现代元素成为了必然。因此,在传播普及的过程中,应结合现代文化和行之有效的手段,吸引更多社会力量投入其中,在保留根与魂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创新,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群众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提高非遗传承人的社会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借助各种活动和奖励政策,培育、壮大民歌传承新生力量,推动石山民歌培训常态化发展,拓宽人才培养渠道,才能让石山民歌经久不衰,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