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今日热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闻

02版
要闻

03版
要闻
 
标题导航
海南吹响进军资本市场集结号
我们都是有“家”的孩子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4年1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都是有“家”的孩子
走进海口市社会福利院“模拟家庭”
  ▲1月9日下午,福利院的孩子在“妈妈”的带领下在小区散步。

  爸爸妈妈———原本是世界上最理所当然的存在,是构成快乐健康的童年最基本的元素,但对于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们来说,却变得无比奢侈。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他们得到越来越多的关爱,有了崭新的文具,甚至是昂贵的残疾辅助器具。现在,他们也有了“爸爸妈妈”。

  □本报记者 李晶晶/文 黄一冰/图

  “模拟家庭”:少了谁都会觉得空落落的

  “红枣、芝麻、大豆……”8日下午3时,家住海口市福利院的梁妈妈精心备齐了8种食材,她打算熬制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等着丈夫和4个孩子回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个“腊八节”。

  梁妈妈是河北人,40多岁,和蔼可亲,笑起来很爽朗。家里宽敞明亮,收拾得干净利索,客厅中间并排放着红黄蓝绿四个小凳子,地上铺着彩色的拼图垫子,墙上贴满了拼音贴图和孩子们出游的照片。电视柜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张6个人的全家福,梁妈妈和丈夫满脸幸福地坐在沙发上,身边围绕着3个活泼的小男孩和一个可爱的小女孩。

  “女儿叫瑞斯,5岁多了,今年1月被领养去了美国。”指着全家福中的女孩,梁妈妈转过脸抹起了眼泪,“老是想到她要走时舍不得我的样子,她说她走了就没人帮我洗碗了。”两年的朝夕相处,早已让梁妈妈和自己的“儿女”血脉相连,少了谁都会觉得家里空落落的。

  在梁妈妈家的书桌上,整齐地放着5个文件夹,一个是“模拟家庭”定期进行的整体情况汇报,另外4个文件夹的封面分别夹着4个孩子的照片,文件夹内的表格每半个月填写一次,按时间顺序排列着,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瑞斯是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且智力低下的小孩,从出生起就被收养在福利院。瑞斯离开后,一个名叫诗曼的5岁女孩进入了这个家庭。

  2013年2月1日至15日,梁妈妈记录道:“诗曼来家庭一个多月了,家的环境在慢慢改变着她。刚开始哥哥喊她一起玩,她会推开哥哥,并举手抗议,往后退缩。我告诉诗曼,我们是一家人,好朋友,并亲切地把哥哥和她的小手握在一起,诗曼终于露出接受的表情。我把她紧紧搂在怀里,给她及时的鼓励。”

  现在,诗曼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她会主动去牵小朋友的手,表示友好。如果有人惹到她,她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暴躁地发脾气或推开对方,而是冷静地走开,找到老师或“妈妈”说自己的委屈。

  很快到了下午4时半放学时间,梁妈妈放下手中的活,带着记者,沿着她每天往返多次的小道,来到孩子们的学校。远远地听到院子里传来歌声,那是老师正在带着孩子们排练新年的节目。

  “妈妈、妈妈、我妈妈……”刚迈进学校活动场,几个清脆稚嫩的声音就响亮地叫开了。5岁的诗曼、5岁的达琪和6岁的棕琪从活动场的不同角落,穿过跳舞的人群,朝着梁妈妈飞奔过来,争先恐后地抱着“妈妈”的腿,大声笑着。

  “这是我的妈妈,我妈妈第一个来接我回家了。”4岁的春松说话并不清晰,他患有唐氏综合症,智力发育迟缓,但这并不妨碍他向小伙伴炫耀自己的满足。梁妈妈抱起这个最小的儿子,脸贴着脸,母子俩转着圈玩耍,扬起阵阵欢快的笑声。

  “这孩子身体弱,动不动就生病,也最粘人。”回想起去年3月春松得的一场大病,梁妈妈仍心有余悸,守在医院的两个星期,她整整瘦了11斤。连自己24岁的亲生女儿都时常调侃她说:“妈,我小时候你都没这样心疼过我!”

  在小春松的心里,自己是有妈妈的,每当梁妈妈离开医院时,他都会努力地叫:“梯、梯……”他想嘱咐梁妈妈坐电梯下楼,不要累着了。

  在福利院,并不难区分出“模拟家庭”的孩子,他们更爱笑,爱闹,爱和人打招呼。家庭顾问李莉新总结说,有“家”的孩子更有自信心和爱心,性格会更开朗外向,在成年后会表现出更强的责任感。

  情感关爱:爱的付出是一个长期过程

  福利院的孩子是不幸的,他们中大多数身有残疾又失去了至亲的家人,命运送给他们一个称呼,叫做孤儿。

  但他们又是幸运的,特别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愿意走近这些孩子,带他们看到福利院以外的天空。他们的成长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也有机会接触到除老师以外更多的人。

  “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孩子们缺少的不再是衣服和食物,而是情感关爱。”海口市福利院社工部副主任冯熠说,“模拟家庭”模式在海口开展才3年多,主要是借鉴国内其他城市的一些经验,目前通过招聘的方式,组建了6户爱心家庭,每户养育4个孩子。住房和孩子们的生活费用都由福利院承担,招聘的条件是35岁以上,子女不在身边的夫妻,特别要求“妈妈”是全职妈妈,爸爸可以在外从事其他工作。这些条件的制定,都是希望尽可能地为孩子们营造出正常家庭氛围,让他们能和普通的小孩一样,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形成鲜明的个性、独立的行为能力和判断力。

  目前,海口市福利院开展的养育方式主要分为四种。除“模拟家庭”外,还有让孩子长期生活在爱心家庭中的寄养模式,和将孩子不定期放在爱心家庭的助养模式。这几种方式下,孩子的监护人依然是福利院。此外,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还可以领养孩子,这种模式则是将孩子的监护权交给爱心家庭,福利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定期探望。

  无论是以哪种方式助养孤残儿童,都需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他们塑造独立健康的人格。海口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唐凤英认为,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社会福利事业,用自己的方式给有需要的人送上温暖,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爱的付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对于孤残儿童,疏导他们长期压抑以及被忽视的情感需求,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更大的诚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晚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闻
   02版:要闻
   03版:要闻
   04版:时评
   05版:都市
   06版:民生
   07版:国内
   08版:美食煮意
   09版:今日热读
   10版:经济
   11版:国际
   12版:文娱
   13版:汽车
   14版:汽车
   15版:汽车
   16版:体育
海南吹响进军资本市场集结号
我们都是有“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