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时 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要 闻
 
标题导航
汶川十年,世界见证中国力量
禁炒高考状元 需要釜底抽薪
别让“熊孩子”惯出了“熊家长”
“左右为难”
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孝行”
水上飞机
母亲节,把爱大声说出口
海口国家高新区举办2018年首场靶向(技术工人) 招聘会公告
海港城项目建筑退线及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补偿建筑面积规划公示启事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5月1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禁炒高考状元 需要釜底抽薪

    为确保2018年高考各项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实施,5月8日,教育部会同国家教育统一考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召开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指出,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一旦发现严肃处理。

    (5月9日《光明日报》)

    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明确叫停炒作高考状元,要求不得对高考升学率及高分考生进行宣传。各地也曾相继下发禁令,然而,每年高考放榜后仍会出现“炒状元”的热潮。屡禁屡炒,何哉?其实,人们并非不了解“炒状元”的利益链条及危害性,也并非不知道高考状元不等于成功者,但人们依然乐于“看到”状元,只要“状元”的眼球效应还在,炒作现象也必然会继续出现。

    在这把炒作热火里,首先有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怪,几千年的状元崇拜,让人们很难一下子进入到视状元如粪土的无视阶段。其二,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高考仍是通往成功的最佳通道,在唯分数论的大环境下,高考状元就不可能不成为人们的焦点,媒体、学校等不可能放过这么一个“大噱头”。就算学校等官方不再炒作,现在自媒体兴盛,一段“状元访谈”就能让民众的朋友圈、微博沦陷。“炒状元”的火力之所以持久,源于民众的感情需求,源于唯分数论的“高分崇拜”。状元的“热搜”不用买“僵尸粉”,虽然他们的粉丝是短暂的,但每一个都是真实的“分数粉”。这场全民参与的“炒作之火”,又岂是一纸禁令能熄灭的?

    不抽薪,何以止沸?禁令只是一盆冷水,短暂的沉默后是下一次的沸腾。要想改变“炒状元”,必须改变现行唯分数论的高考制度,当高考分数不能成为名校的保障,高考状元也就不值得人们围观了。否则,再多的人用再多的数据调查说明状元不代表成功,也无法熄灭人们“状元代表通往成功之路,代表人才”的崇拜之火。国外之所以不围观状元正在于即使你是状元也不一定进得了哈佛,分数只是一个参考,在录取之前,还要经过面试。

    现行的高考看似是最公平的,却也有不公之处。完全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分数考试本身就违背个性意志,不公于不善死记硬背、个性不同的人群,而更注重品质、自理能力等方面又何尝不是给贫困孩子更多机会呢?相信在自理能力方面,很多城市孩子都不能与其竞争。

    在前段时间的《极限挑战》慰问高三学生时,曾有几个加分问题,兴趣、眼界等都囊括其中。成功从来都不只是分数,反过来看,极限队员均留在了原地,没有加分的他们均在各自领域获得了成功。条条大路通罗马,高考分数只是现行教育下的一种选拔方式而已,决不能仅以此战的成败论英雄。

    要想解决状元热潮,唯有釜底抽薪。当然,实行面试等素质选拔必然要经过一系列的法规调整,确保公平竞争,不给“打招呼”现象留后门。相关部门要勇于尝试创新,思考完善法律法规,追求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     □王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要 闻
   04版:城市更新
   05版:时 评
   06版:国 内
   07版:国 内
   08版:国 际
   09版:社 会
   10版:经 济
   11版:副 刊
   12版:体育/文娱
汶川十年,世界见证中国力量
禁炒高考状元 需要釜底抽薪
别让“熊孩子”惯出了“熊家长”
“左右为难”
母亲节最好的礼物是“孝行”
水上飞机
母亲节,把爱大声说出口
海口国家高新区举办2018年首场靶向(技术工人) 招聘会公告
海港城项目建筑退线及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补偿建筑面积规划公示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