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版:副 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01版
要 闻

02版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
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标题导航
露天茶馆里的慢时光
指缝间脱落的秋
带着疼痛行走
红皮小花生
有戏相伴的时光
母亲怀中的簸箕
 

返回海口

返回新数字报

2018年11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母亲怀中的簸箕

    □ 曹雪柏

    簸箕,这种关中地区农村常见的农具,用途广泛,可簸,可晒,可盛。母亲这辈子好似与簸箕形影不离,一顶旧簸箕好像永远黏在了母亲的怀里。

    儿时记忆中,无论春夏秋冬,母亲怀里总有一顶簸箕,不是拨弄麦子玉米,就是择菜捡豆子。尤其每年夏收,土场上的麦子都要从母亲的簸箕过一遍。簸箕的使用是一门技术活,常年的劳作,母亲练就了一手过硬的“簸箕功”。或簸,或旋,或扇,或颠,母亲怀中的簸箕使用自如,动作娴熟而优美,那时母亲的双臂看起来是多么的有力。

    母亲的那顶旧簸箕年深日久,柳篾已经磨得发亮。几处散落的柳条子被母亲用粗布缝得严严实实。母亲双臂端着簸箕富有节奏地扇动着,粒粒粮食规规矩矩待在簸箕里,而那些秕糠、麦秸、麦皮迎风全都“扫地出门”。和大多处的农家一样,母亲就用怀中的簸箕,打理着日子,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常记得夏日的晚上,凉风习习,虫蛙低鸣,夜深人静,母亲还端着簸箕在院子里簸着麦子,“沙沙”的声音,犹如一曲古老的民间小调响彻深夜,流淌我的童年。

    庄户人家过日子,讲究个颗粒归仓。那些洒落在院边泥土中的麦子,母亲一一扫回,用簸箕侍弄干净,再装进了圆鼓鼓的蛇皮袋子。就这样,我家的日子在母亲的簸箕声中一天天好起来。

    平日里居家过日子,母亲总是怀里端着簸箕择菜。吃米饭的那顿,母亲总要把一粒粒的米在簸箕里拨弄来,拨弄去,挑出各种杂质才下锅。

    春日里乡村野地,千草百花,都能捋掐回来当饭吃。母亲簸箕里总有捡不完的野菜,什么荠荠菜、苜蓿、苦菜、洋槐花总能变着花样,满足我们全家舌尖上的味蕾。秋冬季节,母亲的簸箕经常用来晾萝卜干,晒核桃,晒玉米糁。

    那年我去上师范,离家后的第一个秋天母亲就给我捎来了一大袋炒好的豆子。半袋子豆子粒粒圆鼓鼓的,大小一模一样,没有一丁点儿杂物。后来听父亲说,你妈为了给你炒豆子,几夜都没合眼,怀里揣着簸箕,一颗一颗挑出来的……听着父亲的絮叨,我顿时热泪盈眶。

    母亲出生贫寒,成婚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艰难的岁月磨炼了母亲刚毅,勤劳,任劳任怨的秉性。一顶簸箕,一团针线就是母亲大半辈子的家什,缝缝补补,挑挑拣拣,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来了。

    又是一个周末,携妻带子,回到了乡下老家。远远就看见,母亲怀里端着簸箕,坐在院子边择菜。阳光照耀下,母亲满头的白发格外引人注目,娴熟的动作有条不紊。多么温馨而熟悉的画面啊,真不忍心去打破。

    母亲沉浸在她的簸箕世界里,享受着她独有的平静生活,这也许就是一个农村老母亲满满的幸福所在。怀里端着簸箕的母亲,是我心中一幅最美的画,一幅永不褪色的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CopyRight2002-2004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hkwb
琼ICP备05001198号
   01版:要 闻
   02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
   03版:海口·脱贫攻坚进行时
   04版:要 闻
   05版:时 评
   06版:城市更新
   07版:国 内
   08版:国 际
   09版:社 会
   10版:经 济
   11版:副 刊
   12版:体育/文娱
露天茶馆里的慢时光
指缝间脱落的秋
带着疼痛行走
红皮小花生
有戏相伴的时光
母亲怀中的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