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理论

微论摘要

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为民造福就是最大政绩。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群众利益,既要为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着想,多做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也要多做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努力帮助群众解决一个个具体困难。

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科学谋划、精准施策。从群众的需求来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广泛且日益多元,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领导干部要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处理好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等关系,深入调研、科学谋划,及时精准掌握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发展期盼,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努力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抓好办成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不仅要有为民造福的使命担当,还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我们要聚焦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以求真务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精神、久久为功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干,一锤接着一锤敲,把一个个“小而美”的民生项目抓实落地,不断推动“愿景图”变为“实景图”,真正让群众可感可及。

——摘自《人民日报》

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新征程上,我们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掌握好调查研究这项基本功,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问题所在,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使制定的政策更加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群众需要。政策实施后还要跟踪反馈,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调整完善。

重视研究分析。对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要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要及时跟踪评估,视情况调整优化。

丰富调研手段。开展调查研究,既要问计于专家,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借助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调查研究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也要适应时代特点,进一步拓展调查研究渠道、丰富调查研究手段、创新调查研究方式,尤其要注重学习和运用好网络化、智能化等新手段,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基层群众的真实想法,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及时性和科学性。

——摘自《人民日报》

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始终坚守理论创新的魂和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相统一,让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

坚持是为了更好发展。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不动摇,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不中断,确保党的理论创新始终沿着正确方向不断推进。

发展才能更好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排斥一切真理,不管它来自何时、来自哪里,只要是真理性认识,都可以作为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养分。”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更好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摘自《人民日报》